文/主任
水滸中的兵器很多,其中刀是最普通也是最常見,也是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武器。而刀的種類也很多,比如樸刀、戒刀、腰刀、解衣刀、雁翎刀、偃月刀等等。但水滸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就是三種刀,戒刀,樸刀和腰刀。
那么,在這三種武器中,真正用于實戰(zhàn),哪種刀的威力最大呢?
首先看戒刀,大家在水滸中看到使用戒刀的人有魯智深、武松等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都出過家,也就是說,戒刀這種武器是出家人用的。其實也不是用來打架殺人的,而是用來砍柴、裁衣的,在實際生活中,這種刀很短。
但是到了水滸中,戒刀就變成了一種武器,長度達到了三尺長,因為水滸中有一句話描述過戒刀說是:戒刀燦三尺春冰。按照宋朝的尺寸,三尺就是一米多長,有三尺長了。
前面說過,魯智深和武松等都曾經(jīng)用過戒刀,而且也創(chuàng)下過很多戰(zhàn)績,這種刀使用方便,進攻和防守都很均衡,雖然材質一般,但是在高手手中,那就是無尚利器。
相比戒刀,樸刀與腰刀在水滸傳中的出鏡率就更高了,無論是梁山好漢,還是走在路上的小卒子或者闖蕩江湖的人,這是他們隨身經(jīng)常攜帶的武器。
之前小編在一篇文章中說過,這類刀具在當時是非常容易獲得,加工成本低,帶在身邊防身最好,就算掉了、被偷了、斷了都沒有關系,大不了再買一把。
所以,我們在水滸中經(jīng)常看到的一個場景描述就是,這個好漢跨口腰刀,提條樸刀,或者說提了樸刀,懸口腰刀。抑或是跨了一口腰刀,拿了一條樸刀。
等等,這樣的描述很多,從施耐庵先生對這些用詞可以看出,無論是樸刀還是腰刀,攜帶都十分方便。
而就樸刀和腰刀來說,它們之間還是有不同的地方,從長度來說,腰刀短柄、樸刀長柄,樸刀更長。從作戰(zhàn)功能來說,樸刀可以用于馬戰(zhàn),當時盧俊義捉史文恭用的就是樸刀,楊志和林沖在梁山腳下大戰(zhàn)四十回合的時候,用的就是樸刀。
相比樸刀可以用于馬戰(zhàn),腰刀就只能近身防守。所以,腰刀有其局限性。
當然,就這三種刀來說,如果只講威懾力,那當然是樸刀最厲害,腰刀其次,戒刀最后。因為戒刀本身就不是用來殺生的。
當然,無論是什么武器,決定這種武器威力的還是人的因素,如果你本身能力不行,就算你拿著屠龍寶刀,也干不過一根吹火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