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知道,《三國演義》是中國最好的一部歷史小說,或許后面不必加之一。
但是,有人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個地理盲,在他的《三國演義》里,有很多低級的地理錯誤。
比如下面這三大錯誤。
董卓亂京之后,引起關東十八路盟軍討伐,他在洛陽坐立不安,干脆一把火把洛陽給燒了,然后帶著漢獻帝逃向長安。
這時候,董卓的部將李儒獻上一計,表示董卓棄洛陽,一定會有追兵,不如設下伏兵,如果有兵來追,先放他進來,然后我這里進行截殺,兩面夾擊之下,一定能給追兵一個教訓。
被教做人的不是別人,正是曹操。
當時以袁紹為首的聯軍在酸棗會師,卻人人觀望,每天喝酒擼串,就是不進攻。
曹操看到后,極為氣憤,自己帶著兵馬沖了上去。一去就中了埋伏圈,被呂布等董卓大將打得滿頭是包,差點光榮犧牲,還是曹洪說了一句:“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把自己的馬讓給了曹操,曹操才逃了出去。
有意思的是,這個地點不在別的地方,而在滎陽。
滎陽在洛陽的東面,董卓如果棄洛陽奔長安,應該朝西走,因為長安在洛陽的西面啊。為什么董卓要跑到東邊來呢?難不成就是為了給曹操攢經驗值?
要么,曹操原本想著自己是追不上的,沖上去,只是想表示一下自己勇猛,沒想到董卓不按套路走位啊,活活坑了曹操一把。
大家都聽過關二哥過五關斬六將的事情。
關二哥一心投奔大哥劉備,帶著嫂嫂告別曹操,一路上被曹操將領阻止。關羽就過一關斬一將,殺出了一條血路,回到了哥哥的身邊。
那這五關是什么關呢?
東嶺關、洛陽、汜水關、滎陽、滑州黃河渡口。
可是,如果把地圖一劃,這個走位就有點意思了。
他原本是離開曹操的許都,去投奔在冀州掛單的劉備,他出許都,徑直向北,渡過黃河就行了。可是,他卻先到了東嶺關,這個關到底在哪現在也不清楚,只是出了東嶺,為什么跑向了西北邊的洛陽,你家哥哥在東邊啊。這一轉就是四百多里地,到了洛陽,突然發現有GPS了,調轉車頭朝東,經過汜水關、滎陽,渡滑州渡口到了冀州。
這一轉,幾乎多走了一千里地。這是為什么呢?難道關二哥是聲東擊西,故意多走路,把曹操轉暈?
還是羅貫中為了給關二哥多攢經驗,讓他多跑了一段路,多下了些副本,多打了些怪?又或者關二哥本身就是一個路盲,走著走著,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
在《三國演義》的第五十六回,是周瑜跟諸葛亮的直接較量,最終以既生喻何生亮而告終,周瑜被活活氣死。但是,如果仔細看一下,周瑜可能是被自己的兵蠢死的。
當時周瑜準備奪取荊州,可是諸葛亮早有準備,周瑜偷襲不成,手已經伸了出來,不好意思馬上收回,就假稱自己要去奪西川。
可是,周瑜走到巴丘的時候,又被劉封、關平二人封住了水路,周瑜一下進退不得。
這時候,諸葛亮好死不死的摧命書來了。
“漢軍師中郎將諸葛亮,致書于東吳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別,至今戀戀不忘。聞足下欲取西川,亮竊以為不可。益州民強地險,劉璋雖暗弱,足以自守。今勞師遠征,轉運萬里,欲收全功,雖吳起不能定其規,孫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豈須臾忘報 仇哉?今足下興兵遠征,倘操乘虛而至,江南齏粉矣!亮不忍坐視,特此告知。幸垂照鑒。”
諸葛亮又是嘲笑,又是恐嚇:倘操乘虛而至,江南齏粉矣!
我啊,是不忍心你們江東基業毀于一旦,所以特地通知一聲。
周瑜就此氣血攻心,活活氣死。
這一段寫得極妙,但在地理上又犯了一個大錯誤。周瑜如果要從荊州城下去取西川,應該往西邊走啊,為什么跑到了東南角的巴丘,這走位,估計諸葛亮也看不懂。
難怪周瑜要活活氣死。
其原因,大概是羅貫中要照應周瑜死在巴丘的史實,又要虛構諸葛亮氣周瑜的橋段,一實一虛,難免出了漏洞。
可見,就算羅貫中這樣的大神,有時候也會犯地理上的錯誤。這個不怪羅貫中,畢竟他們那個時代,交通不便,有些地理搞錯,也是常事。
而如果對著地圖看歷史,我們才能發現這些奇妙的小錯誤。
所以,我們常說地理歷史不分家。兩者相互照應。
給孩子學歷史,一定要配地理書,學地理也可以配著歷史來學,這樣對地理了解更深刻。我的書店剛上架一套:藏在地圖里的歷史地理。《少年學歷史》十本,《少年學地理》八本。一共十八本。
此書是中國頂尖的地圖出版社山東地圖出版社,跟上一本大熱的《藏在地圖里的古詩詞》是同一家出的。書籍采用地圖講歷史講地理,配以精美的插圖,孩子拿到后極為喜歡,手不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