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漢,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兩個字:“強漢”!誠然,衛青霍去病三次深入漠北,掃蕩群胡,封狼居胥山,凱旋而歸;李廣利再戰匈奴雖然失敗,但也不乏飛將李廣之孫李陵橫穿大漠千里奔襲、直搗匈奴王庭的壯舉,匈奴集中十多萬精銳騎兵,才艱難阻擊了李陵5千人的孤軍;漢宣帝時,常惠大破匈奴迫使呼韓邪單于入朝請降,鄭吉再破車師國設西域都護府,趙充國蕩平西羌威震青藏;漢元帝時既有重蹈“和親”路線命昭君出塞,又有陳湯遠征中亞消滅郅支單于的傳奇。陳湯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就是向世界發出的王者獅吼!既使過了上千年,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對這話仍是心有余悸,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站在肯特山(即漢代狼居胥山)上感慨:漢,至強也!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統一天下,但留下“白登之圍”的缺憾。經過文景之治休養生息,平定七國之亂后,漢朝國力大增。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三次深入漠北遠征匈奴,給匈奴以重創。漢昭帝在位時,大臣霍光輔政,漢朝國力繼續增強。漢宣帝繼位后,采用“王道”與“霸道”兼而用之的手段治理國家,設西域都護府,西域正式納入漢朝版圖,此時的匈奴已分裂,呼韓邪單于率眾投降,漢朝國力達到頂峰,延及漢元帝初期。
漢宣帝時漢朝疆域
漢元帝為人仁慈柔弱,崇尚儒家、排斥法家,對外戚、儒臣、太監勢力不加約束。輔政大臣史高與宦官中書令弘恭、仆射石顯、外戚許家結黨營私,將德高望重的輔政大臣蕭望之陷害致死,元帝雖然悲痛,卻沒有對朝中奸黨進行任何處置。蕭望之、周堪等賢臣冤死后,石顯與史、許兩家外戚勢力勾結,拉攏匡衡(注:鑿壁偷光的那位)、貢禹、五鹿充宗等奸佞儒臣,架空元帝專權國政。皇帝選秀,因為王昭君沒有賄賂石顯,石顯命畫師將王昭君畫得很丑,到昭君出塞時,元帝才看到她的真容,元帝想反悔,但為時已晚。
閹宦石顯
石顯專權,禍國殃民,國內政局亂象叢生,豪強兼并土地之風漸起,社會矛盾開始激化,漢朝國力迅速衰退。漢成帝繼位后,不理朝政、好色貪淫,寵愛趙飛燕、趙合德姐妹,縱容趙家姐妹殘殺皇子,最后竟然淫死在趙合德身上,皇權落到太后王政君娘家手中。漢哀帝繼位后,淫癖更甚,女人都不愛玩了,居然玩起了同性戀,幾年后就一命嗚呼了。漢平帝繼位,外戚王莽篡權,西漢終于滅亡。
絕代雙嬌,淫死皇帝
早在漢宣帝在世時,他就感嘆:“亂我家者,太子也!”果然,他死后太子漢元帝上臺,漢朝迅速走向衰落。班固《漢書》評價:“(元帝)牽制文義,優游不斷,孝宣之業衰焉。”南宋名臣、學者洪邁《容齋隨筆》也認為:“孝元之優柔不斷,權移於閽寺,漢業遂衰。”千古偉人毛主席在品讀這段歷史時感慨:“前漢自元帝始即每況愈下”,可謂一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