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你怕了嗎?!!!
白血病常被人們稱作“血癌”,是一類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細胞因為增值失控、分化障礙、凋亡受阻等機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大量增殖累積,并浸潤其他非造血組織和器官,同時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臨床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關節疼痛。
面對白血病時人們總是存著畏懼的心理,覺得白血病是不治之癥。事實上,在現今醫療、科技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下,部分白血病的治療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多數類型白血病主要的治療手段還是化療和骨髓移植,當然也有一些類型的白血病是暫時不需要化療的,例如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患者在疾病的慢性期服用格列衛即可長期得到緩解。要說白血病中效果最為顯著的兩種非AML-M3(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和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莫屬了。
1.AML-M3(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髓系白血病中效果最好的莫過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了。M3在80年代的時候還是不治之癥,死亡率高達80%。M3發病急,病程發展也很快,出血傾向嚴重,曾被認為是最為兇險的白血病之一。直到之后,人們發現了一種特別的中藥:雄黃,為患有M3的患者打開了一個嶄新的大門。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是最早一批應用砷劑來治療M3的一群人之一,1979年就已經有一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患者用青黛、雄黃獲得了緩解,而后生存了20多年,未用任何西藥。這種治療思路的發現完全顛覆了M3患者的命運,現在M3不僅可以治愈,且緩解率可達80%,與過去有著天翻地覆的差別。不僅如此,M3還是所有白血病中唯一一種能夠不通過移植就可治愈的疾病。可見白血病也是有弱點的,它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
另外青黛、雄黃對其他慢粒患者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其可使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腫大的脾縮回來、升高的白細胞降下來,這方面也是這是有明確療效的。
2.兒童ALL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起源于淋巴細胞的B系或T系細胞在骨髓內異常增生的惡性腫瘤性疾病。異常增生的原始細胞可在骨髓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同時也可侵及骨髓外的組織,如腦膜、淋巴結、性腺、肝等,發病率約為0.67/10萬,其中ALL兒童期(0~9歲)為發病高峰,可占兒童白血病的70%以上。不過兒童急淋在兒童惡性疾病中的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經過化療等治療后緩解率可高達90%,5年以上的長期無病生存高達80%左右。
面對白血病要多一點勇氣,不是所有的白血病都是不治之癥。相信之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疾病的認知會越來越深,對于疾病的治療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相信自己,即便面對白血病也要有無畏的勇氣,告訴它:白血病,我不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