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獸又稱走獸是中國畫中較難表現得好的一門,宋朝沙門 德洪即指出:「畫工能為神鬼之狀,使人動心駭目者,以其無 常形,無常形可以欺世也,然末始以為貴。惟犬馬牛虎有常形 ,有常形故晝者難工,世之人見其似,則莫不貴之。」
以寫意法畫畜獸,早在漢代壁晝及魏晉磚畫中即可見到略為豪放的表現法,五代石恪的畫中亦可見具有禪意的虎,但到明朝才比較盛行寫意的畫法,如沈周的寫生冊頁中亦有走獸, 郭詡的「牛背橫笛圖」墨色的乾濕濃淡變化生動,并以破筆枯墨掃出牛毛,意趣橫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代的畜獸畫家,多以寫意法表現, 如徐悲鴻的「雙馬圖」,結合西洋畫的明暗觀念與正確的解剖學知識,表現出天馬行空的奔馳氣概。林玉山的猛虎,表現出兇悍威嚴的氣勢,齊白石與李可染的牛,都有獨特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