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房原本是一件好事,現在農民手里也有錢了,建個新房子也是為了改變下自己的居住環境。
不過大家注意到沒有,現在農村建房越來越少了,不像前些年的時候農村建房隨處可見,其實這里就涉及到很多政策上的問題,比如說現在如果你是使用紅磚建房那么是不允許的,另外就是“一戶一宅”實施之后,農村的宅基地管理也越來越嚴格了。
農民在農村建房自然是離不開宅基地的,但是以前宅基地管理并不嚴格,很多人也認為這宅基地就是自家的個人財產,殊不知宅基地歸屬村集體所有,直到近些年宅基地的相關規定陸續出臺之后,很多農民才恍然大悟,原本宅基地是村集體的財產,而自己只是擁有宅基地的使用權,但是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設新房子,其實這是合情合理的,可是有些情況下村委會是不同意的,因為你可能建設的房子不合法,如果想要合法在自家宅基地建設新房,那么以下這4點就要事先了解清楚。
1、翻建新房需要經過當地的審批
以前農村建房有個特點,那就是比較隨意,根本就不需要和任何人打招呼,因為自己家里的宅基地上建房子,任何人是管不著的,不過現在不同了,隨著相關宅基地規定的出臺,農村不管是新建還是翻建新房都必須要經過當地有關部門的審批,也就是鎮上,審批經過之后,才能在自己家里的宅基地建設房屋,不然未經審批就建房那就是違法行為,一經發現,將面臨拆除和罰款。
2、所建設的房屋不得超過規定的標準
以前農村建房確實沒有什么規定,但是現在隨著新農村的發展,這規定也是越來越多,當然所建設的房屋也越來越多樣化,有的人有錢了就蓋起了小洋樓,但是根據相關規定,翻建房屋不得超過規定的三層以上,相信大家也看到現在農村蓋樓基本都是在三層,并且總高度不能超過13.2米,這主要是考慮的農村建設高層建筑很多建筑隊沒有資質,建設的樓房不標準,存在安全隱患,村里自然也不會同意。
3、沒有宅基地使用權的不能建房
宅基地的問題比較復雜,以前宅基地所延續的是世代相傳,也就是說宅基地就是個人的財產,這樣的做法已經歷經了千年,但是現在的土地是歸屬村集體所有,而農民只有使用權,有了使用權才能在宅基地上建房,但是有這樣的情況,有的人戶口遷到城市居住,但父母還在農村生活,而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繼承了房屋,然后就想著翻建新的房子,那么這就是不允許的,因為子女的戶口不在村里,也沒有宅基地的使用權,所以不能新建房屋和翻建房屋,只能繼承父母的房屋,直到房屋倒塌之后,宅基地由村集體收回,所以村委會是不允許沒有宅基地使用權的人在村里建房,戶口遷出等于不再是本村的村民,更不能享受村里的任何福利。
4、宅基地存在爭議的
現在農村宅基地基本已經確權完成,并且明確了宅基地的歸屬權和使用權,但是有些人的宅基地可能存在爭議沒有確權,比如說兩家鄰居或者兩個兄弟姐妹對于宅基地的使用權有爭議,一方說宅基地是自己家里的,另一方說宅基地是自己的,那么在這種爭議還沒有解決完的情況下,是不可以翻建房屋的。
除了以上這些條件,另外像村里已經明確統一規劃建設的村子也不能建設新房,村委會雖然沒有執法權,但對于村里的私自建房有監督權,可能很多農民對于這樣的條件不能理解,覺得宅基地是自己家里,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怎么就成了村集體的呢,并且為何不能隨意建房呢?其實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是為何更好的監管土地使用規范,為了今后新農村的發展以及整體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