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傷痛中開出的絢麗之花——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的故事

1925 年 9 月 17 日的墨西哥城,一對年輕情侶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登上了一輛公共汽車,但女孩馬上意識到自己丟了雨傘,于是他們又趕緊下車,隨后擠上了第二趟車,在后排坐下。

幾分鐘后,一輛迎面而來的有軌電車從側面撞上公共汽車,將車子拖行了幾英尺。幾名乘客當場死亡。

自畫像《破碎的柱子》展示了事故對她身體的破壞。《時代》雜志曾將弗里達的藝術總結為 “以畫筆和顏料繪制出的充滿痛苦磨難的自傳。”

幸運的是,男孩子亞歷杭德羅·戈麥斯·阿里亞斯(Alejandro Gómez Arias)只受了點輕傷,但他馬上看到女孩傷勢嚴重:一根鐵扶手從她的骨盆部位穿過(她后來回憶說就象“劍刺穿公牛一樣”), “劇烈的沖撞撕開了她的衣服。車上有人帶著一包金粉……那金粉撒滿了她血淋淋的身體。”

這個女孩就是弗里達·卡羅(Frida Kahlo,全名:Magdalena Carmen Frida Kahlo y Calderón)。在那場事故中,她的盆骨骨折、肩膀脫臼、鎖骨骨折,扶手刺穿了她的腹部和子宮,脊椎斷了三處(醫生后來發現還有三塊椎骨也斷了),右腿斷了11處…在此后的29年中,她做過至少32次手術…也因此喪失了生育能力,雖然她嘗試過但都最終流產…但她仍然頑強地活了下來,并在日后成為一位標志式的人物,一位擁護共產主義的藝術家,一位女權主義者。

墨西哥二十元紙幣上印的是每一屆的總統先生,每隔幾年就會更新。五百元紙幣是為了紀念墨西哥革命一百周年而發行的,兩面各有一幅肖像,即弗里達·卡羅和迭戈·里維拉。弗里達的肖像,仍然是標志性的連成一字的濃眉和傳統發式與服裝。

1?  早年經歷-第一次事故

弗里達1907年7月6日出生在墨西哥城郊區Coyoacan的藍屋(La Casa Azul),父親威廉·卡羅(Wilhelm Kahlo)是來自德裔猶太移民,經營著一家照相館;母親瑪蒂爾德·卡爾德隆·岡薩雷斯(Matilde Calderon y Gonzalez)是西班牙和土著混血兒,是一個嚴格而虔誠的信徒。

藍屋不僅是弗里達童年時的家,也是她從1939年到去世時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迭戈安排下,藍屋于1958年作為Frida Kahlo博物館開放,那時迭戈也已去世一年了。

弗里達與母親的關系一直比較緊張,但與父親關系很親密,他向她介紹歐洲哲學家的著作,如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和亞瑟·叔本華…她自小就在父親的照相館里幫忙,并從他的朋友那里接觸到了繪畫。

攝影師的父親鏡頭下的弗里達

六歲時,弗里達患上了脊髓灰質炎,康復后留下后遺癥,走路一瘸一拐,但這并沒有影響她對學習新知識的渴望。1922年,作為第一批被錄取的35名女孩之一,弗里達進入國立預科學校學習,打算將來從事醫學工作。

預科學校時的弗里達,幽默、開朗、外向與自戀。她在學業上表現出色,對墨西哥文化非常感興趣,并且在政治上也變得活躍。

在學校時,弗里達認識了一群持不同政見的學生,與他們的交往也進一步激發了她對文學和政治的興趣。她還與其中一位積極分子亞歷杭德羅成了戀人。校園、青春、激情、夢想…直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將她年輕的身體和對未來的計劃撞得支離破碎。
她在醫院里整整躺了一個月,渾身打滿石膏,躺在一個棺材一樣的盒子里;回家后又在床上困了幾個月。
為了打發時光,弗里達的父母給她做了一個特別的畫架,并在她頭頂上放了一面鏡子,這樣她就能對著鏡子畫自畫像。在弗里達一生中,她創作了143幅畫作,其中55幅是自畫像。雖然發型、服裝和肖像各不相同,但總是以無動于衷、堅定的目光展示著自己。她說:“我畫自畫像,因為我常獨處,也因為我是我自己最了解的主題”。

1926年,弗里達完成了她的第一自畫像《穿著天鵝絨裙子的自畫像》,她將它作為愛的信物送給亞歷杭德羅,然而兩人最后終告分手。

她最著名的自畫像也許是《帶荊棘項鏈和蜂鳥的自畫像》

1927年,弗里達加入了墨西哥共產黨(PCM),并開始接觸墨西哥城的藝術和政治圈子。她認識了攝影記者蒂娜·莫多蒂(Tina Modotti)和古巴革命家胡里奧·安東尼奧·梅拉(Julio Antonio Mella),彼此成了親密的朋友。
1928年6月,在莫多蒂組織的一次派對上,弗里達被介紹給迭戈·里維拉(Diego Rivera),彼時他已經是墨西哥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也是PCM中極具影響力的成員。
其實弗里達在預科學校時就不止一次見過迭戈。當時迭戈正在校園里創作一幅名為《創造》的壁畫。弗里達經常在一旁觀摩,她還告訴一個朋友,總有一天她會嫁給他。
迭戈對弗里達向他展示的作品中的誠實和獨創性印象深刻,鼓勵她繼續自己的藝術追求。盡管迭戈當時已有家室(這是他的第二次婚姻),并且兩人年齡相差近20歲,但兩人很快就開始了浪漫的關系,并于1929年8月21日結婚。

他們婚后搬到了莫雷洛斯州農村,在那里弗里達完全致力于繪畫

弗里達母親并不滿意這場婚事,說兩人在一起是“大象和鴿子”( 指兩人在身高、體重和年齡上的過分懸殊)。然而,這場婚事得到了父親的首肯,部分原因可能是父親知道迭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付女兒的醫療費用吧,不斷的醫療費用已經使這個中產家庭瀕臨破產了,他希望有人能接替他照料女兒并繼續支持她的藝術追求。

2? 動蕩的關系-第二次事故

“我的人生里有兩次重大事故。一次是車禍,一次是迭戈。迭戈是目前為止最糟糕的。”弗里達曾經這樣評價她與迭戈·里維拉的婚姻。
迭戈被譽為“墨西哥文藝復興”的美術巨人,而他的另一個名聲則是他沉溺女色。婚前他曾告訴弗里達自己的這個毛病,并且表示:沒辦法,醫生都說這是他身體的原因,但他愿意嘗試為弗里達保持忠誠。然而,里維拉并未能遵守自己的承諾。事實上,蜜月期還沒結束,兩人就已經有諸多矛盾了。

他們的家與工作室,該房子由一座橋連接的兩個獨立空間組成,這似乎也是兩人關系的一種寫照。

而性格奔放、感情強烈的弗里達也從來不是一個逆來順受者,只不過與迭戈不同的是,她是一個雙性戀者。

她與匈牙利攝影師尼古拉斯·穆雷(Nickolas Muray)有一段斷斷續續持續了10年的戀情

穆雷被認為是在鏡頭前捕捉到卡羅最豐富多彩的男人??

1936年,弗里達加入了第四國際,并經常在藍屋會見國際知識分子 、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她還向流亡的俄共領導人、她的政治偶像列昂·托洛茨基及其妻子納塔利婭· 塞多娃(Natalia Sedova)提供住處,她與托洛茨基也有過一段短暫的戀情。

還有日裔美國雕塑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

盡管這樣,當弗里達發現迭戈與她妹妹克里斯蒂娜的不倫之戀時,她還是感到了雙重的背叛,并將內心的痛苦以她一貫強烈的風格在自己的畫作中演繹出來。

在不斷的沖突中,兩人于1939年離婚。但次年即復婚,維持著一種“開放式婚姻”,一直共同生活到弗里達離世。
盡管兩人關系起起伏伏,但在藝術上弗里達還是從迭戈那里受益匪淺,而迭戈也里是真正深刻理解弗里達的人,他在一封信中對朋友說:“她的畫尖刻而溫柔,硬如鋼鐵,卻精致美好如蝶翼;可愛如甜美的微笑,卻深刻和殘酷得如同苦難的人生。”

在這幅早期肖像里,迭戈拿著調色板和畫筆,象征著他成功畫家的地位,弗里達在這里只是一個妻子,穿著傳統服飾,是一個被動和支持的角色,牽著才華橫溢、廣受贊譽的丈夫的手。她站在丈夫左側,人物位置與傳統的婚姻肖像畫相呼應,表明她作為女性的道德地位較低。

事實上,在弗里達繪畫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被迭戈的盛名所籠罩,被稱為“壁畫家的妻子”,直到晚年才獲得國際認可, 迭戈反過來被稱為“弗里達的丈夫”。

他們的婚姻中有欣賞、恩愛、背叛、合作、憎恨…兩人都相信共產主義,他們投身于墨西哥的人民運動,為本國的民族文化驕傲。20世紀的前期后來被稱為墨西哥的文藝復興。

3? 成就

1938年, 超現實主義創始人安德烈·布列塔尼(André Breton)訪問墨西哥城期間,被弗里達的畫迷住了,經他安排,弗里達在美國紐約舉辦了第一次個展,并引起了巨大的媒體轟動。

1939年,盧浮宮買下了卡羅的《框架》,成為20世紀墨西哥藝術家的第一件被國際知名博物館購買的作品。

此后,弗里達的國際聲譽不斷增長。1943年,她的作品被紐約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佩吉和她的收藏的故事點此)的本世紀藝術畫廊(Art of This Century Gallery)的《女性藝術家》收錄。同年,她被任命為教育部美術學院La Esmeralda的繪畫教授。

《摩西》(1945年)獲得了國家獎

《兩個弗里達》于1947年被現代藝術博物館買下

與此同時,她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醫生做了一個手術試圖伸直她的脊柱,但沒有成功,從1950年開始,她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輪椅上。
1953年春天,弗里達在墨西哥的Lola Alvarez Bravo畫廊做了她在墨西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個展。雖然醫生告誡她不要去現場,她仍然乘坐救護車去了畫廊,躺在放在畫廊中心的四柱床上,與觀眾講笑話、唱歌…
同一年,由于軟組織壞死,弗里達不得不截去膝蓋以下的右腿。
的畫帶著痛苦的信息”“繪畫完成了我的生活”——弗里達語。My painting carries with it the message of pain. Painting completed my life.)
1954年7月13日,弗里達在藍屋去世,官方死因是肺栓塞,但有傳言說是自殺。她一直在堅強地抗爭,終于是累了,生命之火也漸漸地暗淡,離開也的確是一種解脫。
她日記里最后的話是:“我希望離開這個世界是快樂的,我不愿意再來”。

4遺產

弗里達在眾多的畫作中用一種非常直白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一生所受的傷痛(你很難斷然分清那些是肉體或是精神上的):車禍、流產、背叛,但她的畫作并不僅僅是個人的主觀體驗,還包括了她對性別、種族和社會階層這些社會問題的反思。
藍屋博物館里陳列了很多弗里達的生前用品。這件石膏胸衣支持著她的身體,也是她的畫布。
雖然出生于1907年7月6日,但弗里達總告訴人們她出生于1910年。這一年,正是墨西哥革命爆發之時,激進的土地改革,婦女同工同酬法,還有社會主義思潮…她就在這種革命的狂熱中長大,民族自豪感的復蘇和隨之而來的進步思想的傳播深深地鼓舞了她。
弗里達也同樣很直白地在畫作中表露出自己的政治傾向,她認為美國是剝削性工業化和資本主義的化身,是剝削鄰國的寄生蟲。

《墨西哥和美國邊界線上的自畫像》,1932年。圖中,墨西哥一側以自然、歷史和文化遺產的彩色圖像為代表,而沉悶的灰色工廠和污染景觀則代表美國,而畫家手中的旗幟清楚地表明了其忠誠所在。

盡管弗里達生前就已經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家。但從上個世紀70-80年代,她受到越來越多追捧,并在 21 世紀達到了一些評論家所說的“弗里達狂熱”。她成了一種精神符號,她身上有著太多的標簽,馬克思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女權主義、超現實主義,甚至有人稱她是“女版切·格瓦拉”…

攝影展上的弗里達的照片

她的個人生活,就如同她的畫作與服裝一樣色澤鮮明而濃烈,痛苦與激情,愛與恨,忠誠與背叛…充滿了戲劇性, 在她去世后的幾十年里激發了許多文章、書籍和電影。

其中包括海登·埃雷拉的暢銷書《弗里達:弗里達·卡羅傳記》(1983年),電影《Frida,naturaleza viva》(1983年上映)。2002年,米拉麥斯(Miramax)發行了以弗里達為主角的傳記電影《弗里達》(Frida),由墨西哥女演員薩爾瑪·哈耶克(Salma Hayek)主演,獲得了超過5000萬$US票房,并贏得了兩項奧斯卡金像獎。

《弗里達》電影片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亡靈女神弗里達 | 《尋夢環游記》中的墨西哥文化
20世紀拉丁美洲最有影響的悲情女畫家 弗里達·卡羅Frida Kahlo
墨西哥畫家弗里達·卡羅Frida Kahlo作品
弗里達·卡羅的痛苦與激情
痛苦無需隱藏 | 弗里達
墨西哥畫家弗里達·卡羅(Frida Kahlo)作品欣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延川县| 隆昌县| 仲巴县| 禹州市| 滕州市| 金乡县| 自贡市| 南城县| 航空| 江城| 庆阳市| 凤山县| 东乡县| 吉木萨尔县| 陈巴尔虎旗| 墨脱县| 江都市| 柞水县| 江永县| 澳门| 洪洞县| 马公市| 莒南县| 天峻县| 尉氏县| 克拉玛依市| 陆丰市| 门头沟区| 昂仁县| 沁水县| 南阳市| 布拖县| 梨树县| 扶沟县| 永昌县| 淳安县| 县级市| 鄂伦春自治旗| 苍梧县|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