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集合165名小學生情況的學習負擔調查報告
www.taizhou.com.cn 2010年04月20日 07:27:47 星期二 來源:
臺州日報學生課外活動得不到完全保障;一、二年級仍有布置抄寫作業;老師懲罰學生現象比較普遍
編者的話
小學生減負,一直是一個讓社會關注、又非常有爭議的話題。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學生減負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但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這條路又顯得特別難走。
本期,我們推出的這份調查報告,盡管是一份不完全的調查報告,但其中的數據和現象表明,至少是有這樣的事情存在的。
當然,我們對于小學生減負的關注不會停留于此。與之相比,我們更認為,對于小學生減負的關注,實質上是對一種符合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模式的關注。
對此,您持怎樣的一種看法呢?
如果您發現身邊與小學生減負有關的事件,如果您發現將減負做得特別出色的學校、家長,如果您想表達自己關于減負的意見和建議,歡迎來電。
熱線電話:88516063。
2009年6月,一份關于《減輕學生負擔 推進素質教育》的倡議書,由臺州市實驗小學校長聯誼會全體校長發出。
參與提出此次倡議的學校包括:三門實驗小學、天臺實驗小學、天臺小學、天臺平橋小學、臨海哲商小學、臨海小學、臨海大洋小學、臺州市實驗小學、椒江實驗小學、椒江實驗二小、黃巖實驗小學、路橋小學、溫嶺方城小學、溫嶺實驗小學、玉環環山小學、仙居第一小學、仙居安洲小學。
倡議提出,要真誠關愛學生,切實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并就課堂教學、作業布置、補課、招生、考試、教師職業操守等做出具體規定,承諾將嚴守倡議,也希望全市所有的小學能積極響應。
如今,這份倡議書發出差不多一年時間,這些學校的實施情況又如何呢?本報選取椒江、臨海、路橋、仙居等地相關學校的165名學生做了一次調查。
教學活動:基本沒有補課現象,但拖堂、占課現象普遍,課外活動沒有得到完全保證
●倡議內容
早晨不得早于8:00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確保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煉時間1小時以上,教師不得拖延下課時間。
不擅自增減課時,不將體藝和課外活動時間挪作他用。
不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組織學生集中補課,也不利用其他課時和課外活動組織學生補課。
◆調查結果
165名參與調查的學生均表示,學校沒有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但是,有少數學生表示,學校會利用其他課時和課外活動組織學生補課。
其中,在臨海哲商小學(老校區),該學校每天下午放學時間是16時左右,但六年級4個班級要加一節課,到17時左右放學。
椒江實驗二小的四(3)班規定,學生可以自行決定星期六是否去學校補課,但不強制,也不需要另外繳納費用。
在仙居縣第一小學,六年級的章笑這樣介紹每天的教學安排:“早晨7點40分到校,先早讀,再做早操,然后開始上課。每天會留半個小時左右,讓我們自由活動。只是老師偶爾會拖堂,有時候會把體育課占用。”
同樣來自該學校的另外兩名學生——二年級的吳園、四年級的王林則表示,學校課外活動每天都有,老師偶爾拖堂也屬于正常現象,但是,有些老師會經常拖堂。
而仙居安洲小學的兩個學生則明確表示,基本上沒有課外活動時間。
六年級學生趙雨說:“低年級的安排我不清楚,但是我們六年級基本上沒有課外活動。以前的課外活動時間,現在都用來自修、做作業。作業倒是不多,每天花1個小時就做完了。”三年級的潘英也表示:“作業不多,每天不到1小時就做完了。但是,我們沒有課外活動。”
另外,臺州市實驗小學、椒江實驗二小的48名參與調查學生表示,到期中或者期末老師會有占課現象,平時很少。
作業和考試:一、二年級都有作業布置,但總體量不多,且形式多樣
●倡議內容
嚴格控制學生的作業量。做到一、二年級不布置課外作業,三到五年級的課外作業不超過30分鐘(以學業程度中等學生完成的時間計),六年級的作業不超過1小時。
嚴格控制考試次數,每學期只組織一次期末統一考試,成績評定實行等級制。
◆調查結果
調查的9所小學,在每個單元結束后,會以一個班級或者幾個班級為單位,組織一次測試,但不是全校統一的。學校每學期的統一考試會安排在期末,成績實行等級制度。
臨海小學五、六年級一般在期末考試之前,還有組織一次年級統一的模擬考試。
在作業布置上,9所學校的學生均表示,一、二年級放學后大部分時間都要布置作業,但是不多。
記者就曾在臨海某快餐店碰到一名臨海小學一年級學生,中午也在做作業。該學生當場向記者亮出作業本,語文生字抄寫,每個5遍,總量一頁作業簿。學生說:“這是老師上午布置的作業,中午做完。下午上課,還會有新的作業布置。”
而從總體上看,盡管每所學校的作業量、完成時間不等。從學生反映的完成時間上看,從30分鐘到2個小時不等,這其中,包含學生的個體差異。但平均下來,學生反映完成作業時間要1個小時左右。
從作業量上看,學生反映不一。
來自臨海小學的六年級學生沈輿,在今年清明節放假期間,作業只有一篇作文、幾頁練習。作為畢業班學生,他覺得這樣的作業量已經很少。
而同樣作為畢業班學生,仙居安洲小學的施灝卻說:“我們班的作業特別多,午休時間都花在做作業上,晚上有時候還要做到9點多。”
體罰現象:老師懲罰學生現象不少,形式包括罰抄寫、罰站、罰掃地等
●倡議內容
嚴守教師職業操守,堅持廉潔從教,不搞任何形式的有償家教。尊重學生人格,不歧視、侮辱、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調查結果
除了路橋小學的11名參與調查學生明確表示,沒有受過或者看到過老師體罰學生或其他不合理現象,其他學校的學生表示,還存在老師懲罰學生現象,且形式多樣。
根據調查,在另外的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78名學生曾因為不同的原因,被罰抄寫、罰站、罰值日、罰掃地、或挨了板子。
臨海某學校一名四年級學生還透露,有一次,他們班數學成績沒考到90分的學生,都挨了老師的板子。“全班同學大部分都挨過板子。除非學習成績很差的,老師既不會打他,也不會罵他。”
而另一所學校的學生講述,有同學因為老師的懲罰受了傷,卻不敢坦白告訴家人,只說是自己不小心摔傷的。
在調查中,記者還了解到,椒江實驗小學碰到學生犯錯誤,會采取讓學生寫說明書的方法,說明自己犯了什么錯誤,將來如何改正,并對說明字數有要求,300字到500字不等。該校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13名學生表示,看到過這樣的現象。
不過,學生們同時表示,說明書的作用并不明顯。
(文中涉及學生人名均為化名)
作者:張莉貝 邵超超 黃敏 璟婭 責任編輯:余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