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對身體狀態很重要,激素水平只要有一丁點波動,立馬全身從里到外都說不出的難受,一旦激素水平穩定,身心立刻充滿能量。甲狀腺功能除了和情緒、飲食、睡眠關系密切,還受一個因素直接影響,那就是——藥物,尤其是西藥對甲狀腺功能的巨大影響,這一部分甲友需要重點注意。
藥物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分為對上游調控影響(主要影響丘腦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直接對甲狀腺細胞功能影響。此外,各種各樣的藥物治療還會影響甲狀腺素吸收,有些會對甲狀腺功能檢測結果產生干擾。
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產生的原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免疫功能紊亂、營養代謝紊亂的綜合結果,理論上只要擾亂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的藥物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障礙,主要的藥物包括:
糖皮質激素:當某些疾病需要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治療則會降低TSH的水平。糖皮質激素還能夠抑制T4向T3轉化,降低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的水平并且增強腎臟對碘的清除率。而且糖皮質激素對于免疫系統影響較大,是造成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和甲狀腺結節的重要因素。
免疫調節劑:干擾素α(IFNα)被認為與類甲狀腺炎綜合癥的產生有關,當IFNα被用于治療丙肝時更容易導致甲狀腺功能紊亂。除了會引起持續的甲狀腺炎破壞,應用干擾素治療還能導致Graves病和永久性甲減。除了干擾素之外,白介素-2、地尼白介素也被認為與甲狀腺炎及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發生有關。
鋰:鋰能夠造成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橋本病)和甲狀腺腫的發生。一項研究證明,在應用鋰治療的患者,甲狀腺腫的發生率高達50%,而在吸煙人群中這個概率會更高。
其他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藥物還包括化療藥物舒尼替尼,其機制同樣是類甲狀腺炎作用。
引起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減少的藥物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包括直接影響甲狀腺細胞以及抑制垂體分泌TSH后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這些藥物包括:
生長激素抑制素:生長激素抑制素的類似物在臨床上用于治療肢端肥大癥,其導致甲減的作用機制主要是影響垂體促甲狀腺細胞功能,降低TSH水平,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
含碘化合物:酪氨酸殘基在甲狀腺球蛋白的碘化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關鍵步驟。我們可以理所當然的認為碘過多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多形成甲亢。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機體有能夠控制甲狀腺激素合成過多的機制,當碘過多時,甲狀腺自身會抑制碘的有機化,這一過程稱為碘阻滯效應。在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橋本病)的患者中,發展成為碘誘導的甲減的可能性更大。碘存在于很多種藥物中,如胺碘酮、碘化鉀(SSKI)、盧戈氏液、CT造影劑、維生素類及局部抗菌劑。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經常用于精神治療中心的抑郁癥患者,能明顯抑制TSH的合成與分泌。多巴胺的同系物多巴酚丁胺同樣也可抑制TSH的分泌,但其抑制能力并沒有多巴胺強。
鋰:鋰通常用被用來治療躁郁癥。許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鋰對甲狀腺功能有多重影響。鋰的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甲狀腺激素的釋放,接受鋰治療的患者,發生甲減的概率高達20%。而存在甲狀腺自身免疫病的患者接受鋰治療后更容易引發甲減。
貝沙羅汀:貝沙羅汀主要用于治療皮膚的T細胞淋巴瘤及作為類視黃醇X受體(RXR)興奮劑,貝沙羅汀能夠抑制TSH的合成和釋放,使TSH的水平下降,在停用后TSH水平又可恢復至正常水平。其作用機理可能是提高甲狀腺靶細胞的敏感性并通過負反饋機制抑制TSH。
鎮靜劑:有一些抗驚厥藥物通過刺激肝P-450系統來加快甲狀腺激素的代謝,包括鎮靜安眠劑、苯妥英、立痛定以及抗結核藥利福平也有類似的作用。所以,甲減患者在應用鎮靜安眠劑治療時,左甲狀腺素的用量通常需要增加。
其他的能夠導致TSH分泌減少的藥物包括甲氰米胍、嗎啡、二甲雙胍、氨魯米特、喹硫平、薩立多胺和約翰草提取物。目前,這些藥物的臨床作用機理還不是很清楚。
引起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的藥物都會導致甲亢或者甲狀腺毒癥,包括直接刺激甲狀腺細胞以及刺激垂體分泌TSH后增強甲狀腺功能,這些藥物包括:
含碘化合物:通常情況下,碘過多會造成甲減,但在有甲狀腺結節基礎疾病的情況下,碘過多會造成結節自主功能提升,合成過多的甲狀腺激素而導致甲亢。此外,甲狀腺腫、Graves病及未明確病因的甲狀腺功能失調的患者,也能產生由碘導致的甲亢。碘存在于很多種藥物中,如胺碘酮、碘化鉀(SSKI)、盧戈氏液、CT造影劑、維生素類及局部抗菌劑。
肝素:肝素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抑制甘油三酯向游離脂酸(FFAs)的轉化,取代T4與TBG結合,引起FT4水平升高,這種現象在高甘油三脂水平下更容易發生。
多巴胺拮抗劑:許多多巴胺拮抗劑(如胃復安)能引起TSH水平的短暫升高而引起一過性甲亢。
這類藥物通過影響血漿內甲狀腺結合蛋白的濃度而影響T3、T4的檢驗指標,會導致檢測結果不客觀,影響判斷病情。這類藥物包括:
雌激素:雌二醇及其他一些雌激素能夠改變TBG的糖基化方式,并降低其代謝率。由于清除率的降低,從而使TBG的水平發生了改變。這使得TT4、TT3的水平隨之升高,但是游離甲狀腺激素水平是正常的。
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除了雌激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如他莫昔芬片和雷洛昔芬,也能夠使絕經后婦女的TBG水平升高而影響甲狀腺素指標的解讀,只是升高的程度與雌激素不同。
雄激素:與雌激素的作用相反,睪酮及合成類固醇能夠降低TBG的水平,并使得TT4、TT3的水平也降低,而游離激素的水平是正常的。此時甲減患者所需的左甲狀腺素用量是減少的。
水楊酸:水楊酸鹽類藥物與甲狀腺激素競爭性結合TBG和甲狀腺激素轉運蛋白。已有研究發現,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能夠改變甲狀腺激素與上述蛋白的結合率,尤其是雙水楊酸酯能夠引起甲狀腺激素檢測結果異常。
其他能夠干擾甲狀腺功能檢測的藥物包括美沙酮和氟尿嘧啶。
有很多種藥物和食物能夠降低甲狀腺激素在胃腸道的吸收,服用這些藥物不會引起甲功正常的患者甲狀腺素指標異常。但是,在需要使用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的甲減患者(甲狀腺術后/碘131治療后/甲狀腺炎),注意這些是很有必要的。
這類藥物中對臨床影響最大的有碳酸鈣、硫酸亞鐵、鋁、硫糖鋁、消膽胺和大豆蛋白。此外,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質子泵抑制劑(PPI)奧美拉唑/洛賽克,通過降低胃酸而影響左甲狀腺素的吸收。
此外,也有報道認為環丙沙星和雷洛芬能夠使左甲狀腺素的吸收率下降。
許多種藥物可對甲狀腺激素產生影響并導致甲狀腺素結果異常,了解藥物的這些作用對于我們平時調整甲狀腺素服用量意義重大。另外,隨著新藥物的不斷產生,還會發現其他各種藥物對甲狀腺的其他作用,服用前最好咨詢你的甲狀腺醫生。
如果你有這些癥狀,你的甲狀腺很可能有問題:
●對碘過敏/敏感
●即使胃口大,也難以增加體重
●非常情緒化,不能在壓力下工作
●內心發抖或精神不安
●不耐高溫,怕熱
●經常面色潮紅
●容易激動
●休息時心跳過快
●即使吃的再少,也難以減輕體重
●怕冷,手腳冰冷,血液循環不良
●長期便秘
●過多的脫發、毛發粗糙
●早晨頭疼,白天頭疼消失
●精神遲緩,主動性低
●容易疲勞,白天困乏
●眉毛外側1/3消失(或非常稀少)
●季節性憂傷
部分癥狀非甲狀腺疾病特有,具體病情請咨詢功能醫學醫師。
要維持甲狀腺功能平衡,需要補充這些:
●碘化鉀
●硒、鋰、鋅
●甲狀腺組織
●垂體/下丘腦組織(牛犢)
●胸腺組織(牛犢)
●營養素支持甲狀腺功能
●必須脂肪酸(EPA/DHA)
●復合植物種子
●消化支持(胃胰蛋白酶、鹽酸甜菜堿、小腸愈合營養素)
●益生菌(乳酸桿菌、比菲氏菌)
●益生元(低聚果糖、阿拉伯半乳聚糖)
●天然維生素B1(硫胺素)
●維生素A
●腎上腺支持營養素
每位患者病情各不相同,具體調理方案請咨詢功能醫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