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一直都被當做是西漢滅亡的原因,不過周幽王真的會這么無聊么?當時周朝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周幽王應該也沒這個心情去調戲諸侯,畢竟他自己都還需要這些諸侯的保護。而且根據(jù)正史當中的記載,烽火戲諸侯是不是真實的存在還不一定呢。那西漢最后究竟是如何走向滅亡的呢?這也跟之前的幾位周天子有關,不能把所有的鍋都丟給周幽王,雖然周幽王才干也比較一般,下面就為大家簡單講講西漢衰落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人認為,西周的衰敗,是由周幽王造成的,周平王東遷,雖然并沒有實現(xiàn)周朝的中興,但是畢竟保住了周朝,是有大功勞的。
但其實,周平王對整個周王朝的衰敗,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第一,犬戎之亂,因周平王而起。
周幽王亂政,烽火戲諸侯,讓周王朝在諸侯心中的信譽大減。但是,如果沒有后面的換太子風波,周朝也不會衰敗到哪兒去。
周幽王寵幸褒姒,廢黜太子姬宜臼(周平王),立褒姒的兒子伯服太子,還廢了姬宜臼的母親申后的王后之位。這讓申后的父親申侯非常不滿,聯(lián)合繒國和犬戎進攻西周,造成鎬京被攻破,周幽王被殺死,西周滅亡。而這時候,申、魯、許等諸侯國擁立姬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周平王害怕犬戎繼續(xù)攻打鎬金,才東遷洛邑。
由此可見,西周的滅亡。雖然不是周平王造成的,但是與周平王有最直接的關系。再說了,如果周平王為國家大局,他就應該勸他外公別干引狼入室的事情。但是他并沒有這么做。所以,他是負有責任的。螞蟻集團
第二,諸侯做大,因周平王放權。
《史記》記載:“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這句話明確地說明了,周王室是在周平王的時候衰敗的,齊、楚、秦、晉這些諸侯國相繼做大,周平王把周王朝的政權,都交給了他們。
為什么會這樣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這些諸侯國在擁立周平王,以及幫助他東遷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周平王既然是這些諸侯國把他扶起來的,他當然只得聽這些諸侯國的了。
第三,周鄭交質,周禮在周平王手中失去尊嚴。
西周分封諸侯,周王室在數(shù)百年的時間里,能夠一直堅挺不倒,靠的是什么?靠的最主要就是周禮。周禮讓整個周朝的社會秩序變得非常穩(wěn)定,上下尊卑,紋絲不亂。(而在后世,諸侯王的問題,之所以是一個大問題,就在于后世沒有周禮作為統(tǒng)攝。)
但是周平王因為“周鄭交質”,讓周禮的尊嚴顏面大減。
當時周平王東遷以后,因為鄭國護國有功,周平王任命鄭國的國君為卿士(差不多相當于宰相),但是周平王看見鄭國的權利越來越大,心里很擔憂。當鄭莊公繼位的時候,周平王就借口讓鄭莊公忙不贏,不來周朝擔任卿士了。這讓鄭莊公很不滿。于是埋怨周平王,還帶著軍隊去向周平王施加壓力。
周平王在這種情況下,再三向鄭莊公道歉,最后還把自己的兒子放到鄭國去做人質。鄭莊公也把他的兒子放到周朝做人質。
這種做法,看起來是平等的,其實嚴重地損害了周王朝的尊嚴。周王降到了和一般諸侯王平起平坐的地位。
第四,土地太少,無法節(jié)制諸侯。
我們說了,周王朝能夠節(jié)諸侯數(shù)百年,靠的主要是周禮。
不過除了周禮以外,周王朝還擁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對諸侯進行分封。但是周平王東遷以后,周王室原來所擁有的大片土地喪失了非常多。周王室的土地面積,連一個中等的諸侯國都比不上。這樣一來,他又如何能夠通過分封,來提高自己對諸侯的統(tǒng)攝能力呢?
所以說,周王朝的衰微,周平王是負有大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