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親子農場項目情有獨鐘,特別是經營一家親子農場類是我的夢想,目前,市場越來越細分化了,親子農場與互聯網結合,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小而精、做專做透也大有可為。聚焦親子農場行業,能實現我對農業的興趣探索,每次看到蔬菜的成熟,能給予成就感;第二,在農業種植業中,種植戶處在產業鏈的底端,大部分收益都被渠道商和門店賺取。而親子農場,自己做渠道,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是第一獲利人,依托親子活動為內容,區別于傳統種植業模式,讓農場更有生命力。
創業重在堅持,創業初期會很苦,很累!做長遠發展,產品是第一核心競爭力。不圖短期盈利,要做好持久戰、持續深耕的準備,更要做好親戚朋友不理解的準備,只要認準了就一頭扎下去!相信,抓住休閑農業的廣闊市場,就抓住了創業成功的第一步的機會。
第一章:概述
1.1.項目概述
公司名稱:番茄愛上西紅柿親子主題農場
注冊地區:xx省xx市近郊(xx)
服務范圍:耕地出租、有機采摘、親子游戲、自然教育、綠色自助餐廳業務、燒烤等附屬業務。
公司戰略:親子為核心定位,番茄為主題的番茄親子主題農場。因地制宜,向大自然要材料,讓家長在快樂的場景里陪伴孩子成長!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設計產品。我們承諾所有產品,0農藥化肥、0激素、0轉基因,產品和體驗是農場核心競爭力。
經營規模:10-30畝,休閑農業用地
項目投資:20萬
資金來源:尋找合伙人自籌資金,抵押貸款,政府項目扶持補貼
團隊人員:6人
公司管理:公司成立初期擬采用合伙人經營管理,活動策劃授課1人(兼職)、市場推廣銷售1人、農場日常運營/采購1人、農業顧問1人(兼職)、技術生產2人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
2.1.市場潛在規模與需求
2.1.1.為什么休閑農業如此火爆?
針對市場,只需一個指標就能洞察這個潮流,這個指標就是人均GDP。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世界上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走過了路對中國同樣存在借鑒意義,他們在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之后,農業這個產業都是發生過變化的,而這個變化,存在著一定的規律。
從消費需求上看,人均GDP進入3000美元、5000美元、10000美元,分別代表不同的門檻,進入這個時間節點,整個產業也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臺灣在1992年,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臺灣92年左右提出精致農業的概念,同時出現休閑農業區和休閑農業立法。休閑農業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包括著名的大湖酒莊,也是在91年成立的,它以草莓為主題,有著上千種草莓相
關衍生品,采摘、游玩、餐飲、住宿、科普教育、休閑度假等多種體驗功能一應俱全。
日本在1981年,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日本提出修養自然村的概念,休閑農業從基本的觀光功能向休閑、度假、體驗、文化等多方面進行拓展。
我國現在正在進入這個時刻。2015年中國人均GDP已達到7990美元,10個省份超過1萬美元,中國休閑農業正在進入蓄勢待發的騰飛時刻。
隨著中國人均GDP不斷高漲,都市人的生活水平和購買力不斷提升,未來城市人一定會定期到鄉村進行消費,這是個必然的趨勢。
2.1.2.行業規模發展勢頭良好
親子行業:親子行業是個剛性需求市場,2015年親子產業整體市場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預計2018年親子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萬億元。
休閑農場:我國休閑農業接待人次和經營收入年均增長15%左右,預計到2020年,我國休閑農業市場規模將接近7655億元
2.1.
3.生育高峰帶來人口紅利
根據國家政策中國的首批獨生子女步入結婚階段,可生育二胎等等的因素下,近年來我國將會迎來又一個生育高峰。高生育率為前景廣闊的親子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國內0~3歲的嬰幼兒總量高達7000萬,0-6歲幼兒約有1.8億;每年新出生人口達到2000多萬。
2.1.4.親子農場教育藍海
二胎生育政策的放開,“二孩”經濟必將是未來一個火熱的消費市場,越來越多的產業也將會朝著這個市場涌入。同樣,親子農場作為孩子們成長的大自然課堂,已經成為休閑農業產業中發展最為突出、收效最為顯著的細分市場之一。
歐洲、日本、臺灣等地有著幾十年的兒童農場發展歷史。農場規模各異,但理念相同,就是讓孩子親近自然,寓教于樂。有條件的農場,還設有天然草場,孩子們可以在這里撫摸馬駒、牛犢、羊羔,和動物們一起玩耍。中國親子農場還
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缺少品牌和高質量教育基礎。
2.1.5.聚焦一個核心主題
今年是休閑農業井噴年,大量房地產企業、外貿企業、IT企業、互聯網企業等其他行業人士開始染指休閑農業。然而,在火爆的市場面前,意味著追求大而全,導致休閑農業者心中卻一直有一種痛,那就是“不賺錢”。休閑農場必須要堅持市場化思維,而首要問題就是找到屬于農莊的目標客戶人群,尤其是主流目標客戶群。有了這個目標客戶群,農莊更要講究有所為有所不為,需通過主題化提升將有所為的部分創造出極致化體驗,這樣農莊才會系統提升經營和賺錢能力。
2.2.用戶的痛點在哪里?
2.2.1.社會問題推動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關注
自然缺失癥(nature deficit disorder, NDD)是美國作家Richard Louv 的暢銷書《林間最后的小孩》中提出的一個術語。Louv在書中強調,自然缺失癥不是一種需要醫生診斷或需要服藥治療的病癥,而是當今社會的一種危險的現象,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一系列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造成自然缺失癥的原因主要有:父母阻礙兒童在戶外玩耍,可供玩耍場地的減少,以及電子產品的日益盛行。同時,獨生子女取代多子女的現狀也導致現在的孩子更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叛逆,缺乏與他人協作和相處的能力,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會使父母更加注重對孩子的成長教育。
2.2.2.家庭收入的提高教育投入
中國家庭中孩子的支出:
?占家庭總支出的30%-50%
?兒童的日常消費中
?教育和餐飲占比46%~53%
?服裝和娛樂項目占比23%~26%,
?兒童日用品消費占比不足15%,
而一個孩子就能帶動一個家庭,因此消費需求巨大。
2.2.
3.家庭觀念促進周末式度假的發展
我國傳統的家庭觀念根深蒂固,絕大部分人都為了捍衛自己的家庭而努力奮斗,但現今社會高節奏、高強度的生活壓力使得年輕一代的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周末和閑暇之余,一家人一起到城市邊郊養花、種菜、飼養小動物、垂釣、自助燒烤、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等等,通過這種周末式度假來緩解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增進家庭感情,培養孩子對生活的認知度、責任感和創造力。這種潛在的市場需求刺激了周末式度假的產生和發展。
消費需求分析
2.3.行業痛點有哪些?
2.3.1.休閑農業的痛點
第一,園區有地有資源有產業就是不知道怎么賺錢。
第二,園區有產品、有項目、有建筑、有景觀,就是沒有主題。
第三,園區該有的項目都有,就是亂而無序,功能區劃分不合理或者壓根沒有功能分區。
第四,園區項目也有一些,但是都是隨想隨做的,哪些項目賺錢,哪些項目是爆點,哪些項目支撐園區主題,并不清楚。
第五,園區最終依靠什么項目賺錢,未來投資布局如何,缺乏一個盈利模式賬本。第六,園區也做過一些規劃,但是完全成了本本主義,弄了若干個規劃文本,落不了地。
第七,園區沒有自己的品牌理念和品牌形象,嚴重缺乏品牌支撐點。
第八,園區有自己的營銷方法,但方法是否有效?基本上還得看行情,缺乏成體系的營銷章法。
第九,園區缺乏符合自身品牌特色的節慶和活動,怎么玩好活動和節慶也不十分了解。
第十,園區對于市場上的爆點項目、熱點項目、趨勢項目缺乏系統了解,從而錯
失很多好機會。
其中最核心的問題還是盈利模式。整個農園要么無限投入,要么就是看不到“錢景”。收入上不去,成本居高不下,最后成為燒錢的無底洞。
2.3.2.親子樂園的痛點
目前,市場上親子娛樂場所大概分為兩種,商場室內的親子兒童樂園,和戶外農場采摘為主的親子農場,這兩者都存在一些不可改變的痛點,進行以下分析:室內親子園:
目前,市場上打著益智旗號的親子園有很多,但這些親子園幾乎無一例外都集中在室內,而且空間狹小,形式雷同,人多擁擠,教育、益智、健身、娛樂等功效難以得到體現。
室外親子園:
市場上的室外親子園并沒有什么門檻,以采摘為主,親子項目普遍形式雷同、簡單乏味、回頭率低,基本上孩子玩過一次,就不會再來,大量資金投入的項目使用周期極短。并未與體驗、科普文化相結合,缺乏創新。粗放式經營,占地面積大,大部分設施利用率低,增加運營成本。農場的管理人才短缺,管理不規范,服務水平不高,農家體驗游、觀光采摘游等形式的休閑農業,特色都不夠突出。
2.4.親子農場SWOT分析
第三章、競爭策略
3.1.品牌定位規劃策略
3.1.1.市場定位:
番茄主題農場+親子教育概念,以家庭為單位,目的就是把目標范圍變窄,吸引真正的有效消費者。市場上不缺好產品,缺的是能打動人心、有特色的產品。以番茄為主題,親子教育為拓展方向。
為何要選擇番茄作為主題,第一,市場上已有相關成熟主題農場,可做參考經營模式,消化變成適合自己農場的東西,不用閉門造車,減少試錯成本。第二,番茄采摘期長,可以在每年的5月-11月收貨結果,種植后可結果多年,符合農
場主題設計。
從消費者對休閑農場的期望來看,休閑活動的考量占據了29%。具有特色的親子主題活動也是消費者期望在農場中可以獲得的收益。所以親子農場以綠色有機番茄產品為主題基礎,主打特色親子主題活動,休閑活動(采摘、農耕體驗)。
3.1.2.用戶定位:
年齡在25歲-40歲,有子女的都市白領家庭。一期招募種子用戶100名,只服務好這100個用戶,逐步擴大種子用戶群,口碑營銷策略。
目標顧客行為特點
?經濟能力較好,重視教育投資。
?工作繁忙,與自己的孩子交流的時間比較少。
?家庭觀念重,重視家庭成員關系,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尊重孩子的成長,重視孩子的個性發展與人格養成。
?崇尚自然教育的先進理念。
3.1.3.類型定位:
一期定位“小而美”小型親子農場(10-20畝),特色以“農事親子體驗”、、“科普教育”為發展方向、生態種植采摘為核心主導業務,配套土地認領種植, DIY手工廚房等輔助業務。冬季使用大棚種植,一年四季收入穩定,并且收入渠
道多,不受旅游市場和冬春淡季影響,農莊所投入資金的項目都成為收入點,是農莊中競爭力最強,效益最好、最持久。不急于求成,避免大而全,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二期定位“親子拓展訓練”、三期定位“農業生產型”。
3.1.
4.選址定位:
城市郊區,旅游景點周邊,農業基礎較好、無化肥農藥耕地為佳、生態環境好、農業種養基地。交通便利,離市區車程時間30-60分鐘。
3.1.5.農場規劃:
規劃主要分為1.大棚+露天蔬菜種植區(各3畝),2.家禽區(500平),3.果園區(1畝),4.DIY手工廚房區(200平),5.戶外休閑活動區(自然兒童樂園/燒烤,2畝)6.接待大廳(30平米)。以上規劃以實地考察為準。
農場規劃圖
3.2.產品規劃和盈利模式:
農場盈利模式公式:農場盈利=頭部項目X市場規模X盈利項目
農場盈利=親子活動X市場規模X農場標配項目
“頭部項目:即先要做的項目,并且項目會帶來穩定客流,且為后邊的盈利項目做好二次消費的鋪墊。”
盈利模式核心目的,一手抓頭部項目,一首抓盈利項目。做到盈利模式思路清晰,只有這樣才能眾多傳統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3.2.1.一期產品規劃
1)會員充值卡——農場一切消費都使用會員充值卡,充值卡享受折扣,客戶可
以任意時間選擇不同的產品,消費完繼續充值即可。可以通過充值卡系統記錄各種消費數據,方便會員管理,收銀記賬等等。為可定期做農場運營數據分析提供方便。
2)采摘——分為兩種采摘形式,特色果蔬采摘,日常果蔬一口價采摘;
3)土地認領——分為大棚和露天土地兩種,都按包年計費,土地按10平米面
積出,農場全權托管,負責給土地播種、施肥、澆水、除草、捉蟲。農場提供種子和肥料,過來采摘或配送到家;
4)麥田實驗室——在周末時間定期舉行親子主題的活動,比如,草莓、番茄、
葡萄等果樹采摘活動;移苗,拔蘿卜,挖土豆等農耕活動;制作南瓜燈,胡蘿卜雕刻等以農產品為主題的兒童手工活動;繪畫、DIY微景觀、手工扎染等以農場為背景的藝術類活動;農作物產品識別等相關的知識教育,以及捉蝴蝶,挖蚯蚓等讓孩子和父母一起接近大自然的親子活動。農場的主題活動將作為農場核心的增值服務。
3.2.2.二期產品規劃
1)DIY手工廚房——從農場剛剛采摘蔬菜作為原料,現采現做,自助烹飪,農
場提供自助火鍋,自助農家灶、自助燒烤。農場提供柴火、米油鹽做菜佐料,場地和佐料,向每個家庭,收取相關場地費和佐料費,共50元;
2)動物養殖——如豬、羊、雞、兔子等,豬羊可做動物認領,雞拾雞蛋等,1.5
元一枚,活雞宰殺80元一只。
3.3.銷售控制
3.3.1.前期準備
1)考察農場用地,簽訂土地流轉租賃合同為期3年,租金一年一付;
2)因地制宜,制定地塊完整規劃圖,確定農耕樣板區;
3)確定每個地塊的面積、長、寬等具體數據并印制簽約用圖(包括不規則地塊),
制定編號、價格;
4)制定廣告推廣計劃、活動安排;
5)印制廣告冊宣傳等資料;
6)確定并印制合同正本,合同附件的準備(包括:附件、位置圖、交地標準等);
7)計算地塊成本(包括道路、水電、基礎設施、人工等成本)
8)確定每個地塊的上下水及飲用水、電等供給方式及收費標準
3.4.銷售策略
3.4.1.產品策略:
1)為鼓勵目標群體長期租憑家庭農場,可以開展“租地送雞”或“租地免費認
領果樹”(租一年以上的),因為租期較短的話維護成本比較高,去尋找一個新的租客比維持一個舊的租客的費用高出許多,而且土地閑著的期間,自己打理包裝自己的農產品品牌,農場內銷售,或聯系商超等銷售渠道銷售,降低成本擴大利潤。
2)采取會員制服務,享受更多產品優惠及免費限次數配送服務。
3)活動方案主要有:租地送雞或認領果樹、推廣折扣、免費體驗、科普開放日
等。
3.4.2.渠道策略:
兒童產品廠商:如:童裝童鞋、奶粉服飾、玩具、早教課程、等都可以合作,家長在購買玩具,都會關注與親子相關的內容;
教育機構:與親子教育機構合作,成為指定親子戶外教育師范課題等;
旅游機構:與旅游機構合作,周末親子游線路等。與其他旅游景點合作互推;
3.4.3.促銷策略:
開展“免費體驗”活動,劃開土地的一部分(600 m2)和一定數量的樹作為體驗地,顧客可以在里面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體驗,不收取租金的。如果樹有收成而顧客想享有的話則可按折扣價出售。在體驗期間,每個顧客如果邀請其他人來進行體驗活動還可以獲得土雞贈送(一旦體驗地滿后則不送)。
3.5.推廣策略
3.5.1.口碑營銷:
1)我們沒時間去做軟文和寫內容,通過UGC(英語:User- generated-content)
用戶生產內容的方式進行傳播,比如一次親子活動結束后的親子日記。我們不會花時間去建立和運營自己的社群,對于用戶來說社群的數量已經足夠多了,每個人都會有朋友群、校友群、家長群等各種各樣的群。因此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提供好的親子活動內容及產品,然后通過讓這些信息能夠在這些地方去傳播。重點不在于建立社群,而是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社群關系。
2)基礎設施完成后會進行每周定期舉行親子活動。活動現場可享受采摘、農場
租賃折扣優惠。招募100名農場種子用戶,成為第一批口碑相傳的用戶。也可為農場提改進意見,不斷優化產品內容。
3.5.2.推廣宣傳:
1)線上、線下教育機構合作,以品牌形象宣傳、口碑營銷為主。教育機構合作
引流,如幼兒園、小學、商業親子教育機構等。
2)我們不做廣告投放,親子類活動自身就具有很強的社交傳播屬性,好的產品
很容易引爆口碑傳播。人們談話的地方就是市場,我們選擇親子市場切入的原因就是感覺它能最好的利用社交媒體的紅利。
3)網絡營銷策略:大眾點評、美團、微信支付、周邊游網站合作,自建微信公
眾號、當地微信自媒體宣傳,創始團隊形象包裝宣傳。
第四章、項目財務效益指標預算分析
4.1.項目規劃條件
項目規劃所包含的土地、房屋及設施、水、電費等參照xx地區最新物價水平以及市場上其他同類商品價格。
4.2.項目開發進度安排
1)2017年3月——2017年6月:項目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及投產階段,
共計投入固定資產費用5萬元。
2)2017年6月——2015年12月:種植蔬菜、水果、養雞養魚,投入原
料成本和項目運用費用7萬元,并可以陸續開始營業。
3)從正式營業開始,后期陸續進行固定資產維護和升級費用的投入開發
以及原料成本和運營成本的投入。
4.3.項目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