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四十歲三不比,五十歲三不親,“親”說的啥?老祖宗真睿智
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使命和擔當,就算是同個年齡段,由于家庭環境、成長閱歷的不同,每個人的發展軌跡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輕易將兩個不同的人拿來作比較,而對于自身而言,也不能輕易地和別人進行攀比。
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中年人,當你到了40歲和50歲的年齡時,一定要牢牢記住老祖宗所說的這句話,那就是“四十歲三不比,五十歲三不親”,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首先我們來看看40歲的男人不能比的三樣東西是什么。40歲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年齡層,上有老下有小的現實境況讓很多中年人每天只能努力賺錢。
而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有些人由于先天家庭優勢或者是良好的機遇,在40歲的時候已經積累了眾多的財富。這個時候如果一味地比財富,那么可能會讓自己陷入自卑甚至走向快速獲取財富的歧途。
40歲的中年人第二個不能比的就是孩子,每個孩子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運用轉化知識的能力也不盡相同,而且孩子的發展是不可預估的,若你只根據他目前的學習成績來判定其未來有沒有出息,這顯然是一種短視行為。
特別是對于40歲的中年人來說,孩子大部分處于高中這個關鍵階段,要是因為父母間的攀比而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那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行為。
最后一個不能比的是出身,出身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若你到了40歲還揪著出身不放的話,顯然這是非常幼稚的行為。就算你的出身比別人好,若沒有后續的奮斗,偌大的家產最后也會揮霍干凈;換言之就算你出身不好,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實現華麗的逆襲。
最后我們來說說五十歲不能親哪三種人,第一種是貪財之人,50歲的人多少都有積攢一些財富,這個時候最容易被那些貪財之人纏身,若我們不會辨別的話,那么有可能讓自己損失財富,影響了晚年的生活質量。
第二種不能親的人是薄情寡義之人,說實在的,這種人不僅不能親,還要盡可能的遠離。如果你親近這種人,那就像大人所說的,挑水澆石頭,他們不會因為你對他們好而感恩戴德,反而會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
最后一種不能親的人是勢利小人。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這種類型的人存在,在我們風光的時候,家里的門檻都被他們踩壞了,而當我們落魄時,他們跑得連人影都沒有,更不要說伸出援手了。
這句俗語可以看出老祖宗的睿智,這是對我們的忠告,也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原則。俗語:四十歲三不比,五十歲三不親,“親”說的啥?老祖宗真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