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也是解剖學,精講弓式梵文Dhanura Sana。
它是一個后彎的動作,我們首先分析這個體式的要點,后彎動作分為很多種,我們以后會細細講解,弓式的這種后彎叫做“凹型后彎”或者叫做“克服重力后彎”。
這個體式跟輪式相反,輪式就可以稱為突型后彎,或則說是順應重力的后彎。
最重要的一點,如何安全地進入后彎?
我們看上方這個圖,雙手放在身體兩側,然后雙腳收回,雙手向后抓到腳踝這個位置,然后身體向上提。
這里我建議大家頸部盡量向上提,使眼睛看向下方,讓頸椎平行地板,我有專門畫的紅色線,保持這樣的一個狀態,脖子要更舒服一些,胸腔向上提,腹部稍微收一點,腹部收的話會讓你的整個胸腔上提的空間會更大。
所以這個時候你也可以在你的下腹部的位置墊一個毛毯或者抱枕,他會幫助你更好的打開胸腔,有些人喜歡把毛毯放在腹股溝的問題,因為有些人比較瘦,她的骨頭比較明顯,所以磕的難受,也可以把毛毯放在腹股溝這個位置,然后我們的骨盆后傾,拉長下背部的空間,讓你的臀部適當的收緊,推倒膝蓋的方向,也就是說臀部不能收的太緊,但是又不能不收,臀部收一點點,然后就推向膝蓋的方向,它可以幫助您啟動大腿。
我們的雙腿一般來說是平行于骨盆,然后向上向后提,主要是一個向后上方提的動作,當然你也可以讓雙腳并攏,雙大腿貼在一起,幫助啟動大腿內側的肌肉,但是我建議下背部如果有損傷的朋友盡量雙膝分開,對你下背部的壓力要小一些。
然后你的雙手抓著腳踝,你的身體向上的一個拉力是由于雙腳向后向上的一個提,所以這里的空間要大,因此不要一味的向上,而是要向后去推,這就是我們這個弓式的要點。
下面我們看弓式的一個解剖圖比例,
可以看到它是一個很好的拉伸身體前側,也就是開胸開肩的一個體式,并且鍛煉我們的后半部分就是背后這個位置,包括你背部的肌肉,加上你臀的肌肉,大腿后側的肌肉都可以很好的鍛煉,所以拉伸身體前側,收緊身體后側的一個體式。
這個就是剛才我們說的毛毯可以墊在腹股溝,防止兩側的髖關節磨在墊子上比較疼,也可以幫助讓胸腔打開。我比較建議讓大腿盡量往地面的方向去靠,小腿往后的方向去拉,這樣你下背部的空間要稍微的大一點兒,更好的去幫助你開肩開胸。
如果做全弓式兩只手抓不到,那你就坐半弓式,
雙手同側手去抓同側的腳踝或則腳背,另一側伸直來完成這個體式。
或則你去借助于瑜伽帶如果雙手抓不住的話。
我剛才就是建議頭部這樣子放,
可以很好的拉伸你的背部,如果下巴抬的過高,你的頸部后側會相應的有一些擠壓。
這個是我專門找的一張圖片,作為瑜伽老師如何輔助這個體式?
如果你是教練學輔助會員完成,盡量不要向上拉,我之前見過有些老師是往上提,往上提會加深他的后彎幅度,我們一定是向后拉,幫助她盡量的去打開肩膀。
最近我們瑜伽雜志上面也講到了這個弓式有一個特刊,講到這個體式上面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好,就是說我們的腰部后彎相對來說容易,但是肩膀或者胸椎這個后彎相對來說難一些,所以一定要去開胸開肩,保證肩膀的打開,才能釋放你腰部的壓力,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弓式體式得精講。
如果大家感覺對自己有幫助,大家可以轉發出去,去幫助到更多需要的人。大家也可以關注作者,這樣更多好的文章系統也會第一時間推送給大家。因為每篇文章我都是用心去寫的,一篇時間都要耗費2個小時左右,如果石沉大海,沒有被大家讀到讓大家受益,俺就會傷心的嗚嗚嗚…
這就是今天的內容,謝謝我的粉絲在我剛開始寫作的最初期就關注我,謝謝你們,一定不負眾望堅持。
感恩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