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溝通公約】歷時2個月,制訂53條家長公約!干貨!
在這些基礎內容上,組織、指導校家委會團隊、全校各班級會長、年級會長逐條閱讀、梳理、篩選、歸類、修改、整理、匯編形成這53條學校家長公約。然后把這53條家長公約印制成冊,發放給全校家長,通過組織全校家長參與制訂、眾疇智慧、形成公約的體驗過程,自然就將家校溝通的禮儀、流程、注意事項已經無聲潤在家長心里,自然就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本“公約”分為家校共育行動、家校共育行為兩個大方面,四個小方面進行征集,“公約”所有內容均來自全校每一個家長,凝聚著每一個班班級家委會成員、每一個班級家委會會長、每一個年級會長、校級家委會委員們的智慧和心血。通過這樣的活動旨在彰顯學?!凹倚贤ā钡拿篮眯穆暎?strong>家長和學校之間是家人,要維護與呵護學校形象與發展,要樹家長與學校溝通交往的家校共育良好形象。只有正氣、才能爭氣,爾后方可顯大氣之風范。通過這樣的家校攜手共同制訂“家長公約”,一起來建設、愛護學校,營造良好的家校溝通氛圍,人人做文明家長,人人為學校代言。1.接、送孩子或到學校參加集體活動時,應盡量做到儀表及著裝得體、整潔(如,不坦胸露背,不穿吊帶、背心,不穿睡衣、拖鞋等),談吐及舉止文明大方(如,不隨手丟垃圾,吐痰等),主動向門衛、老師、同學家長問好。2.接、送孩子時,不將車輛停在學校大門口,盡量開進停車場,或在距離學校200米以外停下,步行到校門口,以避免造成交通擁堵。如果長時在校門口占道停車,任何家長都有義務提醒、監督,嚴重者在校家微群曝光。3.開車經過學校時,應減速慢行、不鳴笛,避免驚擾到小朋友。自己開車接送孩子,遇到學生過馬路應主動讓學生。4.早上開車送孩子即停即走,讓孩子從右車門下車,注意安全,避免造成擁堵;5.因事出、入校園時,先跟老師溝通并按約定時間進校,入校主動出示“校園卡”,和門衛禮貌對話,比如“您好!”“請問”“謝謝” ……等等 。彼此尊重,得到允許后方可進入校園,配合門衛做好校園安全管理工作。6.按時參加學校活動,并自覺遵守活動規則,維護校園秩序,如,不遲到、早退,做到在會中或活動中不接、打電話,不抽煙,不玩電子產品,不隨意走動、遇升國旗時主動脫帽、立正唱國歌給學生做榜樣、不推嬰兒車在校園參加活動等。有事不能參加時,應提前向老師請假,并說明原因,事后還要主動與老師溝通、了解活動(會議)的相關事宜。7.以志愿者的身份積極參加并配合老師、家委會完成學?;虬嗉壟e辦的集體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與班級、學校共榮辱。8.積極參與校、班的倡議,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進言獻策,盡個人所能提供有效幫助(結合自身特長、社會資源提供有效家校共育支持行動)9.不要隨意猜測老師,談論班級的其他同學,應主動維護孩子老師和同學的形象,家長就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好常常贊美他人的榜樣。10.雨天接送孩子時,聽從學校的指令,有序進校到指令地點接孩子。12.接送學生不過家長止步線和警戒線,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接送孩子時,不帶寵物到校,家長送孩子后應及時離開校門口,避免校門口擁堵。13.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做作業、洗漱、收拾屋子、打掃房間,以及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不代替,不包辦。14.每天早上高高興興的送孩子上學,給孩子一個愉快學習的開始。15.以身作則(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可以在旁邊看書、讀報,尊敬長輩……)積極主動學習,做好孩子的榜樣(屋檐水點點滴,點點滴來無差異),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每天至少抽半小時和孩子親子閱讀,并分享讀后感。16.每天放學接到孩子藝術(正面)三問:今天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學習上有什么收獲?和同學間在校園有什么趣事?……17.家庭里有什么重要事情時,可以召開家庭會議,讓孩子有參與感、尊重感、發言權。18.努力建設家庭文化,開展家庭讀書活動,創建書香家庭;尊老愛幼,懂得感恩,互相尊重另一半,不當著孩子的面和家人發生爭吵、打架,讓孩子感受和諧家庭氛圍。19.不要給孩子灌輸名牌思想,讓孩子產生攀比心理,正確對待衣著、學具品牌。21.熱愛勞動,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盡量讓孩子做一力所能及的家務及其它事情。(整理自己房間、書本等)。22.不唯“分數”而是關注學生的成長“唯一”。以品格培養、性格鍛煉為主要向導,重點放在讓孩子如何做一個對于社會有用的人上面。23.明確教育目的。教育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更不是以成績論成敗、和顏悅色,讓孩子感受知識的樂趣,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才是孩子的未來。24.家長杜絕浪費行為,(如:家長在家也要光盤行動……)25.培養家庭的環保意識,建立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家庭里就進行垃圾分類、節約用水(電)等。26.父母在家庭教育理念上一致、方法方式要通過協商達成一致。27.不在孩子面前討論、指責老師及學校,以陽光積極、正面、通情達理的家長形象與孩子交流。28.不在孩子面前去評價其他同學、其他學生家長、任課老師、學校領導等。29.不把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多鼓勵孩子,使之充滿希望及正能量,每天生活在陽光中。30.家長和孩子言談之間,都應以禮相待,在外互相給面子,不當外人面打罵孩子。33. 家長和孩子共同約定每天都有30分鐘內共度的美好時光。(如:陪孩子跑步、讀書……)34.家長主動發現、了解孩子的教育行為表現,主動和相應的老師溝通。應該主動了解學校、班級的活動和最新動態。35.有問題積極、主動與學校、老師溝通,保證溝通的尊重與禮節,不攻擊、侮辱、誹謗老師和學校。36.到問題,不盲目定論,先與孩子進行溝通分析,始終堅信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一切為孩子好,所以在與孩子溝通中才不會出現偏頗。37.反映問題不越級,按照層級溝通的方式,先和班主任溝通,得不到解決時再逐級向校方領導反映。家長有好的建議或意見先通過班級家委會反映給校級家委會,再由校級家委會與學校領導商議處理后,反饋給提出建議或意見的家長。38.班級共性的問題按層級溝通,班級會長(或班主任)單獨溝通,由班主任出面解決,如果班主任還不能解決就反應到學校相關部門解決,部門還不能解決,就由班級會長、班主任和部門主任與校長溝通解決,如果還不能解決,就由校長報區主管部門共同解決并對家長做答復。39.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是直接溝通,面對面溝通。如:孩子在學習方面遇到問題,可以和對應的學科老師直接溝通。40.如果不方便溝通,可以用QQ、微信、APP、電話、郵箱進行直接溝通。41.禮貌對待老師;多站在老師的角度看待問題;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和老師談心,做朋友。42.定期像班主任老師及各科老師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換位思考,真誠溝通,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建議。43.與學校發展“步調一致”,努力為學校教育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升學校品牌,為打造一流學校而努力。44.以和諧為目的,不過激討論問題,不傳播不切實際的消息,做到態度與學校共進退。45.理解和支持家委會工作,每個成員都是志愿者、奉獻者,為了孩子的成長和家長做了非常多的志愿服務工作,應該感激、感恩。46.維護各種交流平臺的純潔與善意,共同分享孩子的成長故事。47.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沖突后,作為家長應首先鼓勵孩子自己化解矛盾,若得不到解決,再由雙方家長出面溝通協調,若還得不到解決,再求助老師,禁止家長以任何粗暴的方式私下找對方的孩子處理問題。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應該私下溝通,應盡量避免因不同意見當面爭執,以免孩子無所適從。孩子出現問題時,應首先客觀分析情況。48.以身作則,不傳遞未經正式公布的小道消息,尤其是負面消息。49.通過集體活動,多組織、參加“家長沙龍”,加深對家長們的了解,并通過此類平臺,與家長們交流學習教育心得,加強聯系,互通有無。50.好的想法或建議,可以先告知家委會,由家委會討論后,給班主任報備或通氣,再發通知到群里良性優質討論,形成初步方案后提交班主任審核確定最終方案再執行。51.班級形成樂于傾聽、樂于分享的氛圍,允許不同的聲音與意見,同時遵循民主集中、少數服從多數的總體原則。52.家委會定期組織會議(線上線下),搜集家長意見、建議,通過家委會運作的渠道及時和學校、老師做好溝通、討論,有效解決問題,增強家校教育合力。53.家長間溝通時觀察詢問應及時反饋、注意措辭簡化語言、積極傾聽換位思考、控制情緒避免沖突、注意態度真誠交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