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僅有1%圍絕經期女性補充雌激素,而歐美國家這一比例是20%~30%;
專家告誡:以保健品代替雌激素風險更大
圍絕經期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更年期,從1994年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廢棄“更年期”而推薦采用“圍絕經期”一詞。“圍絕經期綜合征”是因雌激素水平波動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合并神經心理癥狀為主的綜合征,多發生于40歲至55歲之間,即從絕經前出現與絕經相關的臨床特征起,至絕經后一年內的時間。約1/3的婦女可以平穩度過,沒有明顯不適,約2/3的婦女出現程度不同的低雌激素血癥引發的一系列癥狀。
張玲是某市直機關的一名公務員,今年45歲的她這一段時間明顯感到身體出現了變化:例假兩個月才來一次,臉上開始出現黃褐斑,晚上睡不好,躺在床上胸口感覺火急火燎的,還經常發脾氣……張玲猜想自己可能進入了更年期,她曾通過媒體了解到,更年期女性通過補充雌激素可以使這些癥狀消失,但她又聽說,雌激素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她看到街頭有賣改善更年期癥狀的保健品,就想買一些回去用,但又怕吃出別的什么毛病。那么,女性進入更年期后到底要不要補充雌激素?使用雌激素真的會對女性的健康帶來傷害嗎?
雌激素下降會導致月經紊亂、胸悶心悸、煩躁多疑
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王麗娜介紹,40~55歲女性,進入人生一個重要時期——圍絕經期。40歲以后,由于分泌雌激素的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分泌急劇下降,出現月經紊亂、失眠多汗、胸悶心悸、潮紅潮熱、腰酸背疼、頭痛乏力、煩躁多疑、記憶力減退等植物神經紊亂以及焦慮、悲觀心理這些更年期綜合征癥狀,造成對周圍事物和自己失去信心,人際關系緊張,家庭成員不和,生活質量下降,皮膚松弛起皺,身材臃腫。
55歲以后,絕大多數婦女的卵巢停止了工作,雌激素水平已經下降到很低,這時大多數女人已經有兩三種老年性疾病,如覺得渾身骨頭關節疼痛,其實是骨質疏松癥的表現;外陰、陰道、尿路炎癥,血壓不穩,血脂代謝異常,血糖異常,動脈硬化,冠心病,甚至老年癡呆等,這些都與雌激素水平低下有著密切的關系。以心血管疾病為例,女性絕經前冠心病發病率極低,幾乎僅是同齡男性的1/7。圍絕經期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心腦血管病發生率會迅速升高。此外,骨質疏松、牙齒脫落、老年癡呆癥、抑郁、結腸腫瘤、黃斑變性等,都可能與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