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成人禮
一直在想,女兒十八歲成人禮上,一定要把她小時候的照片按時間或按場景分類,然后做成一段視頻和一本相冊送給她,把美好時光定格成永恒回憶,一種隨時可以觸摸隨時可以遐想隨時可以留戀隨時可以回味的紙制品。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我接到孩子十八歲成人禮的通知時,卻因為生活瑣事忙得一塌糊涂,連老師要求的書信都未來得及書寫,便匆匆踏上了前往學校的腳步。
女兒班級的凳子擺放的整整齊齊,椅子背后還貼上了數字標簽,椅子上還放著各自的書包,便于家長快速找到。我和老公依著老師發的座號一一尋找。“29班17號,給母后大人的XX御座”,熟悉的字體映入眼簾,老公“氣的狠狠一跺腳”,作要“憤然離去”之狀,卻又開心地看了又看,高興地合不攏嘴。
我打開女兒的書包,兩封書信靜靜地躺在其中,“老爸收,看完千萬別打我喲!”“老媽啟”。不得不承認女兒的書寫有了天大的進步,從優美的字體到整齊的排版,從語言的組織到思想的成熟。18歲,不僅代表法律意義上的承擔責任,也代表實際生活中的勇于擔當;不僅要告別昨天的懵懂無知,還要接受今天的沉穩冷靜。
儀式感,在特殊的時刻發揮著特殊的作用。當一個個身高馬大的男生哭著鼻子,當一個個清秀雋永的女生擦著眼淚,當一位位已步入不惑之年的父母控制著奔涌的情感,當一個個家庭深情地擁抱在一起,理解、寬慰、感恩、原諒、期待、回報、激動、欣喜……所有的思緒都如洶涌澎湃的潮水,撫慰著身份不同卻感受相似的靈魂。
是啊,不知不覺中,女兒已經長大。驀然回首,她蹣跚學步的情景如在昨天,她牙牙學語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可是,小不點已經在歲月的洗禮中度過了十八個春夏秋冬,已經開始客觀地處理問題、理性地思考人生,再也不和妹妹發生爭執,再也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動干戈,取而代之的,是禮貌,是謙讓,是隨和,是榜樣。
女兒的成人禮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它永遠會成為我心靈深處的一道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