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技術圖表分析
第一節 技術圖表分析基本概念
一、技術圖表分析的前提假設
技術圖表分析作為投資分析的一種方式,它的依據是基于三個前提假設,即:
1、價格反映市場一切;
2、價格運動具有趨勢性;
3、歷史是會重演的。
根據以上前提假設,技術圖表分析的基本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
2、商品的供求關系又是由各種合理與非合理的因素決定的;
3、忽略價格微小波動,則價格的變化就會在一段時間內顯示出一定的變化趨勢;
4、價格的變化趨勢會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
二、技術圖表分析的對象
技術圖表分析的對象是市場行為因素,是市場行為中的價、量、時、空。
市場價格:這是技術圖表分析的基本要素,也是起點與終點。技術圖表分析就是要將市場行情軌跡如實記錄在案,據此推測分析未來價格走勢。
交易量:在對證券價格走勢進行分析時,應密切關注交易量的變化,許多技術圖表分析方法都須以交易量作為判斷價格趨勢的必要條件。
時間:市場交易總是須占用一定的時間,包括年、月、周、日、時和分的走勢分析,人們力求尋找買賣最佳時機,希望能在峰頂拋出和底谷買入,一些技術圖表分析法均以分析市場趨勢發生變化的時機而為人們所熟知。
空間:市場價格振幅是技術圖表分析的空間要素,投資者渴望能預測價格漲跌的深度即空間,而這恰恰是人們在技術圖表分析中苦苦追求卻又難以如愿的目標,是技術圖表分析家最不愿做的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三、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圖表分析的相互聯系和區別
金融商品基本分析和技術圖表分析兩種既相聯系,又互為獨立的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是宏觀的,是對金融市場基本取向的總體評價,并展開對金融商品本身價值的研究。技術圖表分析是微觀的,主要是選時,是對市場屬性的研究?;久娣治鍪翘鞎r,技術圖表分析是地利和投資者的心態。
1、兩者的聯系:兩者的起點與終點一致,都為了更好把握投資時機,進行科學決策,以達到贏利目的。兩者實踐基礎相同,都是人們在長期投資實踐中逐步總結歸納并提煉的科學方法,他們自成體系,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兩者在實踐中的運用相輔相成,都對投資者具有指導意義?;痉治鲈O計金融商品的選擇,技術圖表分析決定投資的最佳時機。兩者的結合,既選準對象又把握機會,才能在金融商品投資中有所斬獲。
2、兩者的區別:
第一,兩者分析的依據不同?;痉治龈鶕r格變動的原因,各種宏微觀因素預測金融商品的未來行情。其方法具有某種主觀性。技術圖表分析采用過去及現在的資料數據,得出將來的行情,采用統計分析歸納出典型的模式,其方法更為客觀,也更加直觀,這是技術圖表分析的優勢。
第二,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久娣治鍪抢碚撔运季S,它列舉所有影響行情的因素,再一一研究它們對價格的影響,屬于質的分析,具有一定前瞻性。技術圖表分析是一種經驗性的思維,通過所有因素變動,最終反映在價格和交易量的動態指標,它側重歷史數據,是量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第三,兩者投資策略不同。基本面分析側重于金融商品的內在投資價值,研究價格的長期走勢,而往往忽略短期數天的價格波動。技術圖表分析側重于對市場趨勢的預測,它告訴人們獲利在于你在什么價位區間買入,在什么價位區間賣出,具有直觀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兩者投資操作方法不同?;久娣治鲋匮芯扛鞣N因素與價格的內在聯系和邏輯,它涉及面廣,要求分析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須具備搜集各類信息和從中篩選出有用內容,有準確判斷和推理的能力。技術圖表分析著重于圖表分析,使用金融商品的價量資料用統計方法得出某種結論。操作人員應掌握一定的數理統計知識,在一定的模式下,操作相對容易。
第五、兩者分析方法優勢互補?;久娣治錾婕懊鎻V,所得結論一般不會發生嚴重偏差,有利于投資者整體素質的提高。技術圖表分析揭示行情變化趨勢,可剔除市場偶發事件的影響。這種數據的滾動連貫性,也是趨勢的延伸,具有合理性兩種方法配合使用,可最大限度地彌補各自的缺陷?! ?span lang="EN-US">
第二節 K線指標的繪制與分析
一、K線指標的繪制
K線圖把每個交易日某個證券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的所有變動情況全部記錄下來,然后按一定的要求繪成圖表。因繪制的圖形象常見的蠟燭,所以K線圖也稱蠟燭圖形。K線圖中既有時間,也有方向,它必須在平面坐標上才能顯示其真實含義。
K線圖由一個長方形和上下兩條影線所組成。豎立的長方形表示交易的實體部分,其上下兩端分別表示開盤價以及收盤價。如交易低開高走,收盤價高于開盤價,此長方形用白色表示,也稱陽線實體。如交易高開低走,收盤價低于開盤價,則用黑色表示,或者采用陰影線表示,也稱陰線實體。
當開盤價等于最低價,收盤價等于最高價時,K線稱為光頭光腳的大陽線,表示漲勢強烈;當開盤價等于最高價,收盤價等于最低價時,K線稱為大陰線,表示股價大跌;收盤價等于開盤價但又不和最高價或最低價相同,稱為十字星線。收盤價與開盤價、最高價相一致,稱為T字線。收盤價與開盤價、最低價相符,稱為倒T字線。四價一致就是一字線。上影線頂端表示在整個交易日中曾經到達過的最高價,反之,下影線頂端表示在交易日中曾經到達過的最低價,影線的顏色一般與實體部分相同。
綜合K線型態,其代表多空力量有大小之差別,以十字星為均衡點,陽線為多方占優勢,大陽線為多方力量最強,陰線為空方占優勢,大陰線為空方力量最強。應該注意的是,投資者在看K線時,單個K線的意義不大,而應與以前的K線作比較才有意義。
二、典型 K線組合形態
股市走勢如同波浪運動一樣由很多上升或下降的波段組成。而相對于K線理論來說,股市的每一個波段都是由許多日(或周)K線連接而咸。因此,研判多日(或周)K線組合的態勢對研究股市的運動規律有著重要的意義。一些重要的價格形態和反轉信號都是由多根K線構成的。
多日(或周)K線組合一般包括上升、下降、盤整和轉勢組合四種形態。而其中對轉勢組合的研判,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很重要的。下面重點介紹多日K線轉勢組合的幾種典型形態,包括出貨形態和進貨形態兩大類,其中出貨形態又包括烏云蓋頂、穿頭破腳、黃昏之星和懸空線這四種K線組合形態,進貨形態包括錘頭線和希望之星這兩種K線組合形態。
移動平均線又稱移動均線或均線,這是除K線圖指標以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移動平均線由美國投資專家葛蘭維爾發明。它是K線圖的進一步拓展和深化,通過它既可密切關注整個股價動態過程,又可顯示出買賣的關鍵拐點,對于降低投資風險頗有益處。
移動平均線具有慣性特點。均線是數據進行加權平均的結果,它表現為出平穩緩慢的移動,計算期間越短,就越顯波動,或者說穩定性越差;反之,均線就圓滑平穩,穩定性強。股價漲勢明顯,均線才逐漸昂頭向上延伸。在股價下挫初期,均線卻仍然保持向上勢頭,直至股價落勢延續一段時間才會低頭下滑,這是均線的一大慣性特點。
移動平均線還有助漲和助跌的特點。當股價向均線下方向突破,均線則向股價上方移動,這種股價與均線齊頭并進的現象被稱之為多頭支撐,如股價回落到均線附近,則均線就會對股價產生支撐力量,因為投資者認為均線不易被打破,他們就會買進,從而導致股價上升,這就是移動均線的助漲功能。而當股價從均線上方回落,均線自己也呈下移狀態,則出現空頭阻力,在均線向下滑動而股價回升到均線附近時,這就引發人們的拋售愿望。經驗表明,一般股價很難突破壓頂的均線,均線此時有助跌作用。直至股價均線都趨緩,均線才會失去助跌功效。
移動平均線的局限性在于:它會頻繁發出買賣信號,使投資者無所適從。在行情處于牛皮盤整階段,均線與股價犬牙交錯,呈不規則狀,或者短期回檔、反抽,即若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向上趨勢,而股價和短期移動平均線反向下移,就表現出回檔行情;若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趨勢,而股價和短期移動平均線反而往上,就表現出的反抽或反彈行情。移動平均線容易平均股價與實際股價往往出現時間上的不一致,在此期間,信號過于集中,致使人們難以把握最佳的買賣點。但無論如何,移動平均線的重要意義不容低估。
繪制移動均線圖,從新舊交易日的收盤價上尋找差異,通過圖形反映出不同的曲線。投資者從其波動的幅度及方向了解股價走勢,作出進一步的分析判斷。在跌勢跡象初顯端倪時,可及時拋出股票,暫時離場觀望?;蛟趫D形顯露有上升行情時,馬上介入。
如果股價跌破均線,即圖形顯示日收盤價曲線或日K線曲線已在均線下方運行,表示上漲力量已消耗殆盡,市場疲軟而進入低迷狀態。如股價與均線交叉雙雙向下,可看作是賣出信號,應將手中籌碼拋出減磅。在下跌行情中,一般均線高于股價線,此時,均線則成為行情向上的阻力線,壓制其進一步上升。股價一旦向上觸及均線,必將遭至大量被套盤的打壓,使股價無功而返。
美國投資專家葛蘭維爾對股價與均線之間的關系有細致獨到的分析,他歸納出著名的八大法則,即是4個買入點和4個賣出點。
股價曲線與移動均線交叉方法是典型的運用移動均線判斷金融市場價格走勢的方法,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可以利用多重移動均線來判斷證券市場價格走勢。一般說來,若使用兩種以上移動均線交叉法來研判大盤走勢,通常是其中較短期均線由下而上穿越另一條較長期均線時,短期趨勢更強些,即短期均線是主導趨勢,向人們發出買入信號,反之,當其短期均線由上向下穿越另一長期均線時,長期均線即為強勢而形成主導趨勢,向人們發出賣出信號。
在股市技術分析理論中,量價理論是重要的理論之一。它主要是根據成交量與股價之間的關系來研判股價的走勢。
量價理論最早見于美國股市技術分析家葛蘭維爾所著的《股票市場指標》。他認為"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氣,成交量的變動直接表現股市交易是否熱絡,人氣是否旺盛,而且體現于市場運作過程中供給與需求間的動態實況。沒有成交量的發生,市場價格就不可能變動,當然也就無股價趨勢可言。成交量的增加或萎縮都表現出一定的股價趨勢"。另外,一些技術分析家也根據成交量和股價之間的變動關系,歸納和總結出一些研判成交量與股價之間關系的理論和方法。如"成交量與股價趨勢同向同步"、"先見量后見價"等經驗法則和OBV指標、TAPI指標等一些技術指標。
一般而言,量價理論包括成交量分析、量價線、OBV、TAPI等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成交量分析。
投資者必須熟悉股市中成交量、供求關系與股市之間的關系,只有掌握了這三者之間的聯系,才有可能對股價趨勢做出大體正確的判斷。因為在價格變化趨勢的不同階段,價格對供求關系和成交量的影響也有所不同。所以,必須分階段來分析。
先看價格穩定的時期。一般來說,在這期間,供求關系處于勢均力敵的狀態,這時成交量比較小。這是因為:在價格穩定的情況下,看多與看空的人在資金實力上大體相同,誰也拿不準下一步股價的變化趨勢。因此,成交量不大,正因為量不大,所以交易量也不會對股價產生太大的影響。再看價格下跌的時期。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價格穩定向價格下跌趨勢的轉化,是由于空頭大于多頭。隨著股價的下跌,成交量會逐漸放大。成交量的放大又會反過來帶動股價的下跌,因為股價進一步下跌,多頭才肯買進。最后看價格上揚的時期。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價格穩定向價格上漲趨勢的轉化,是由于多頭大于空頭。隨著股價的上漲,成交量會逐漸放大。成交量的放大又會反過來帶動股價的上漲。因為股價進一步上漲,空頭才肯買進。
量價存在相互影響的內在聯系,但實際生活中往往會發生“量價背離”的情形。以量價背離來說,如果是持續性的上漲而量不增,或是增勢趨緩,就值得小心了,尤其是當股價連續回落,量反而增加,這就是賣出信號了。如果價跌量趨減緩慢,反彈時量反而趨降,甚至在第二三天持續彈升時,量還是處于萎縮狀態,這就表示買者很少,承接力不足,短線一有獲利,必定又再引起下跌。
波浪理論的全稱是艾略特波浪理論(Elliott Wave Theory),是以美國股市分析家R·N·Elliott的名字命名的一種股市技術分析理論。波浪理論真正發展和完善得力于當代波浪理論大師柏徹特。20世紀70年代,柏徹特總結了艾略特和其他人的研究結果,并出版了專著《艾略特波浪理論》,奠定了波浪理論在股市技術分析理論中的地位。
波浪理論的基本思想主要有:
首先,波浪理論強調股價的運動是按照有規律的波浪形態發展的,人們可以通過掌握和運用股價運動的周期規律來預測股價的漲跌,把握投資的買賣時機。
波浪理論認為,股價的運動規律是按照上升和下跌的模式周期性交替演進的。股價運動周期一般由八個過程組成,即每個周期部包括上升(或下降)的五個過程和下降(或上升)的三個過程。這八個過程完成后,又將進入新的周期。新的周期也將遵循這個模式。
波浪理論還認為,沒有永恒的上升波浪,也沒有永恒的下跌波浪。只有上升過程中不斷出現向下的調整波浪,該上升趨勢才可能保持下去。同樣,在一個大的下降過程中不斷出現向上的調整波浪,該下降趨勢才有可能保持下去。而每一個波浪中又可分為小的八個波浪,在這些小波浪上又可細分更小浪
。
波浪理論以道氏理論為基礎,又是對道氏理論的發展和完善。波浪理論中的大部分理論與道氏理論有相吻合之處。不過,比較明顯的區別在于道氏理論必須等到新的趨勢確立以后才能發出信號,而波浪理論可以比較明確地知道目前是處在上升(或下降)的盡頭,或是處在上升(或下降)的途中,而且可以及時地發出轉向信號,這更有利于指導投資者的操作。
(一)波浪理論構成的因素
波浪理論主要由形態、比例和時間三個因素構成。
1、形態是股價走勢中所形成的近似波浪的形狀和構造。這是波浪理論的構成基礎,是三個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2、比例是指股價走勢圖中各個重要的高點和低點所處的相對位置。通過準確地確定這些重要的高點和低點,并計算這些高點和低點的相對位置,有助于弄清各個波浪之間的相互關系,確定股價的回落點和將來股價的走勢。
3、時間是指完成某個形態所經歷的時間。波浪理論中各波浪之間在時間上是相互聯系的,用時間可以驗證某個波浪形態是否已經形成。
(二)波浪理論價格走勢的形態結構
波浪理論認為股價和股價指數總是在上漲和下跌交替運動中前進;股價波動的每一個周期(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都是由八浪組成,其中五浪是主浪,三浪是調整浪。下面以上升行情為例,簡單說明這一過程。
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一套主觀性強的分析工具,不同的分析者對浪的數法不同,對浪的劃分也很難準確界定,對投資者的判斷力要求較高。同時該理論主要用于對市場大勢總趨勢的分析預測,不適合對個股的分析預測。
所謂趨勢線就是上漲行情中兩個以上的低點的連線以及下跌行情中兩個以上高點的連線,前者被稱為上升趨勢線,后者被稱為下降趨勢線。上升趨勢線的功能在于能夠顯示出股價上升的支撐位,一旦股價在波動過程中跌破此線,就意味著行情可能出現反轉,由漲轉跌;下降趨勢線的功能在于能夠顯示出股價下跌過程中回升的阻力,一旦股價在波動中向上突破此線,就意味著股價可能會止跌回漲。
在研判趨勢線時,應謹防莊家利用趨勢線做出的“陷阱”。一般來說,在股價沒有突破趨勢線以前,上升趨勢線是每一次下跌的支撐,下降趨勢線則是股價每一次回升的阻力。股價突破趨勢線時,收盤價與趨勢線有3%以上的差價,并且有成交量的配合。股價在突破趨勢線時,如果出現缺口,反轉走勢極可能出現,并且出現反轉后股價走勢有一定的力度。股價突破下降趨勢線的阻力而上升時,一般需大成交量的配合,而股價向下突破上升趨勢線時,成交量一般不會放大,而是在突破后幾天內成交量急劇放大。
趨勢線方法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價格移動可能存在的支撐線和壓力線。這些支撐線和壓力線對判斷行情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應明確的是,支撐線和壓力線有突破和不突破兩種可能。在實際應用中會產生一些令人困惑的現象,往往要等到價格己經離開了很遠的時候才能肯定突破成功和不成功。
用各種方法得到的支撐線和壓力線,其價位僅僅是一些參考的價格,不能把它們看成萬能的工具而完全依賴它們。證券市場中影響價格波動的因素很多,支撐線和壓力線僅僅是這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同時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才能提高判斷正確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