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號的原創標有多重要?
很多寫作者做頭條號拿不到原創標,非常苦悶。
頭條號原創標的審核主要是人工審核,有專門的審核評估團隊來評估。
今天我會結合大量的文章,帶大家了解下頭條號原創標的人工評估標準。
找了很多頭條號原創標沒通過,以及通過了又被取消的作者,要了他們頭條號文章對應的公眾號鏈接,作為素材庫,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今天這篇文章大概會分為這5部分:
1.頭條號的原創標有多重要?
2.平臺想把原創標給到哪些作者?
3.原創標的具體評估標準
4.原創標常見不通過原因大盤點
5.原創標申請,其實沒那么難
頭條號的原創標有多重要?
我一直強調,做頭條號,一定要努力拿到原創標,因為有沒有原創標的差異太大了。
大家看一下頭條號的變現路徑,可以明確感知到這個差異。
1.影響廣告分成
同樣是1萬閱讀量的文章,有沒有原創標,廣告單價明顯不同。
單價差異,通常可以到5~10倍,甚至更高。
道理很簡單,能拿到原創標的賬號,文章普遍更優質,創作成本也更高,理應得到更高分成。
2.影響青云計劃評獎
青云計劃是對頭條號優質文章的獎勵,賬號有原創標,文章才能參與青云評審。
青云計劃,目前每天至少評出100篇獲獎文章,最高1000篇。
作者每月第一篇獲獎文章1000元,后續每篇獲獎文章300元。
每月還會評出200個月度作者,每人5000元現金。
每月青云獲獎超過4次,還有機會進行年度簽約。
3.影響各種高級功能開通
高級功能(雙標題/轉發抽獎/電商功能等)大部分只對持有原創標的頭條號作者開放。
很多頭條號作者知道原創標很重要,但寫了很久都沒拿到,也不清楚原因,非常苦悶。
其實,掌握技巧,認真寫作,拿下原創標真的不難。
當然,前提是你要知道頭條平臺的標準。
平臺想把原創標想給到哪些作者?
所有內容生態平臺都要思考一個問題:我的流量和收益,應該向誰傾斜?
頭條號的答案是:傾斜給各個內容題材的優質創作者。
在文章/長視頻領域,目前判斷一個賬號是不是優質創作者,典型標準就是是否拿到了原創標。(其他題材,如問答/微頭條/小視頻等,也都有自己的標準)
很多沒有原創標的頭條號作者的疑問是:我的內容都是原創,為什么申請不到原創標?
因為原創標是平臺對頭條號賬號內容質量的整體認定,不是內容原創就能拿到原創標。
舉個極端的例子,一篇文章300個字,由10句一模一樣的話組成,內容都是自己寫的,該不該給這種文章標原創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可能會有作者說,那已經有原創標的作者,后續發文也可能水化呀。
的確有這種可能,所以每隔一段時間,系統會對原創標作者的內容進行再評估,如果內容水化,會取消掉原創標。
總結下,頭條號的原創標,想給到的是優質圖文內容的創作者,只跟文章的質量有關系,跟閱讀量沒關系,跟其他內容題材如微頭條/問答都沒關系。
原創標的申請標準是什么?
在頭條號發文后臺,可以看到原創標的申請入口,正常頭條號號申請「圖文原創」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已實名認證
賬號入駐時間≥30天
最近30天,已發圖文≥10篇
最近30天內沒有原創標簽的審核記錄
無抄襲、發布不雅內容、違反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等違規記錄
原創標,是機器 人工進行審核的。
滿足上述基礎條件的賬號,會進入人工評審池。
平臺運營會根據內容是否足夠優質,判斷是否給到原創標。
而很多寫作者困惑的正是,所謂優質內容的標準。
優質賬號的標準到底有哪些呢?
1.內容原創,發文垂直于某1~2個領域
2.結構清晰,排版簡潔,圖片清晰
3.內容有較多信息增量,能夠給到讀者收獲感
4.可讀性較強,文字順暢,重點突出
5.沒有標題黨/內容失實/營銷等問題傾向
可以多去看領域內的大號,或者去看頭條號的青云計劃文章榜單看看優質文章的標準。
富書頭條號(長按識別進入閱讀)
青云計劃獲獎者,優質美文領域創作者,12萬粉絲
爸媽精讀頭條號(長按識別進入閱讀)
青云計劃獲獎者,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22萬粉絲
另外,很多頭條號官號也會發布自己領域內青云計劃獲獎賬號。
下圖中的青云計劃獲獎文章,每天都會更新,是最好的榜樣。
為了讓大家感受更清楚,下面我們結合一些文章來分析下原創標申請失敗的原因。
因為我自己更熟悉育兒/情感/心理/美文/勵志觀點文等類的賬號,案例主要也是以這類賬號為例。
原創標申請失敗原因大盤點
昨天收集了120多篇沒有通過原創標以及曾經通過后來被取消的作者的文章,謝謝各位作者的授權和支持。
文中的案例只代表現階段的寫作狀態,相信未來大家都會不斷進步,拿下原創標。
據我觀察,原創標申請失敗的原因主要分為下面幾類:
1.賬號文章發文分散
頭條號文章還是偏自媒體,不是個人日記,文章要聚焦于1~2個領域。
忌發文離散,今天發美食,明天發旅游,大后天發職場。
實際上,內容聚焦于某個領域,更容易獲得讀者信任。
有的作者看到這里會很焦慮,因為自己寫熱點文,有時候可能偏親子,有時候偏婚姻戀愛,這個沒關系的。
有些領域本身就是交叉領域,比如一篇講婆婆帶孩子的觀點文,其實可以算親子文,也可以算情感文。
只要你的發文內容能聚焦某1~2個領域即可。
有些領域的內容,本身就沒有特別明晰的界限。
評判賬號內容是否聚焦主要看發文占比。
比如,隨便拿出10篇文章,是否有6篇甚至更多篇的內容,是聚焦于某個領域呢。
如果是的話,就算賬號發文垂直。
原創標評估,主要考核提交申請之日起往前倒推的至少10篇文章,兼顧賬號整體水平。
如果以前發文領域分散,至少要保證下次申請原創標前的10來篇文章內容垂直。
2.文章可讀性較差
(1) 語句不通順、語病較多
case:為何受傷的總是你?因為你不懂人性,不懂愛
分析:這篇文章很多地方缺主語,還有一些地方會突然轉折,讀者時常會有懵逼感,而且全文都是英式句號,標點明顯使用錯誤。
case:書評|育兒,是一場自我治愈
分析:很多長句都沒有標點,有點可怕。
(2)內容不連貫,跳躍性太大
case:為何受傷的總是你?因為你不懂人性,不懂愛
分析:段落之間思路跳躍性較大,可讀性差,句意不連貫,讀起來比較累。
case:過分依賴是一種病態,培養孩子安全感是為人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
分析:更像讀書筆記,而不是書評。讀書筆記是不能給原創標的,至少要將書中的觀點結合自己的思考和經歷進行闡述、點評,才有價值。這篇文章的很多段落之間、句子之間都缺乏必要的過渡,人為強行分段感覺較重。
(3)說教太多,案例和觀點結合不佳
case:到底是高薪不喜歡還是低薪很喜歡
分析:通篇碎碎念說理,看得有點頭大,而且這個講理,并沒有一些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的東西,信息量小。
3.結構殘缺、失衡、混亂
(1) 內容占比失衡,虎頭蛇尾
分析:結尾部分本來讀者是很期待的,但蜻蜓點水一樣匆匆結尾、戛然而止了。
case:你的努力里,藏著你的好運氣
分析:結尾這部分感覺太短。
(2)內容殘缺,結構不完整
case:什么時候,你決定放棄喜歡的那個人?
分析:感覺2個部分很難撐起來一篇文章,總覺得還沒寫完,而且這兩部分都沒怎么扣住標題,感覺寫著寫著跑了。
case:和另一半距離越來越遠,怎么辦才好?
導入不錯,但各部分的論點沒有展開。尤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明顯沒展開講。
(3)內容雜亂,邏輯關系不清晰
case:《海蒂和爺爺》:為什么一位小女孩能夠溫暖治愈很多人
分析:四部分的小標題既不是并列,也不是遞進等邏輯關系,看著就非常別扭。如果找不到小標題,可以不寫,不能強制加小標題。
case:“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墻”
分析:邏輯關系亂,感覺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似的。
結構混亂,很多時候是因為寫作者思路混亂導致的,建議寫文章前盡量列好提綱。另外,建議文章最好設置導語部分,文章上來就一二三四,很多時候突兀感還是比較強的。(純個人建議,可以不參考……)
4.線索不清晰,重點不突出
典型感覺就是讀完了都不知道作者通篇寫了什么,得再看一遍才能知道作者在講什么。
(1)沒有排版或排版混亂
case:不愛你的人,你低到塵埃里他也瞧不上
分析:建議通過排版對文章進行更明確的劃分。現在有加粗,但是還是要比較耐心尋找線索的感覺。
case:蔡少芬的婚姻為什么讓人羨慕,看完《我最愛的女人們》你就明白了
分析:長文基本沒做排版,主線索不夠明晰,建議將文章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加下小標題等跟高,讓結構更清晰。
case:婚姻法對女人越來越不利,女人還結婚干嘛
分析:排版錯誤導致結構混亂
分析:過多的圖片打斷了文章的連續性。
總結:要么用排版讓線索清晰,要么用明確的銜接語句推進文章進行,讓文章看起來線索明晰。我個人覺得,如果不是對自己的文字很有自信,強烈建議借助排版讓線索更清晰明確。讀者沒有耐心,不要讓讀者去你的文章里到處翻線索。
其實很簡單的排版就可以:
將文章根據脈絡劃分為幾部分,能加小標題最好加。如果不能加小標題,至少有個序號123吧,建議用頭條號后臺的標題符號將序號加粗展示。也可以直接用公眾號這邊的一些圖片序號。
每部分的重點語句加粗顯示
每部分配圖,文章至少3張配圖(更有利于推薦)
(2)各部分缺乏銜接或銜接突兀
case:那個生了兩個女兒的人臨終說:我沒有遺憾
分析:每一部分都像是單獨一篇文章,且似乎都沒怎么論證和扣題。
分析: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感覺比較明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文章各部分之間沒有銜接和過渡,就硬生生地寫起來了。
case:我們期待的浪漫愛情,不是真愛
分析:前幾部分讀者看的時候很可能是很焦慮的,因為線索不夠明確,缺乏一些過渡和鉤子吸引讀者看下去。
case:究竟要拿什么來拯救我們的”三觀不一致”
文章很多段落之間的轉折都非常突兀,讀者會懵逼。
5.觀點論證無力,缺乏信息量
(1) 缺乏自己的觀點
case:《半生緣》:一切天意,皆是“人為”
分析:半生緣這篇都是在講故事,沒什么信息增量,就是把故事復述了一遍的感覺。
case:像海蒂一樣去面對每一個糟糕的境地,不止改變了自己也影響了別人
分析:基本就是復述了電影的故事,沒有太多自己的觀點等,信息增量太少。
(2)觀點過于簡單,信息量太少
case:成年人的崩潰,只能迅速歸位
分析:文章的觀點,不論是成年人崩潰的原因還是解決方案,都太簡單了,寫得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這是典型的信息增量太少,文章很難給到讀者新的收獲。
case:我家買房你家裝修,多少不幸婚姻或悔婚,是從這一刻算計開始的
分析:觀點太多,論證太少,非常薄弱,沒有給到太多信息,而且口語化太嚴重了,絮叨的碎碎念的感覺,不像是成熟的觀點文。
(3)素材不夠,觀點論證不充分
case:做一個有規則的慈母
分析:故事后面的觀點內容太弱,單純說理,信息量不太大,感覺只是堆積了一些素材
case:67歲奶奶為丈夫學駕照:心中有愛的人,學什么都不晚
分析:信息量少,論證不是很充分,感覺文章中后段抒發了一點觀點就結束了
(4)素材龐雜,論證不清晰
分析:素材很多,堆砌感嚴重,要說的太多,但似乎沒有扣住標題和本文的核心觀點展開。不容易讀完,有種觀點和素材是2張皮的感覺。
case:那個生了兩個女兒的人臨終說:我沒有遺憾
分析:文章每一部分都像是單獨一篇文章,且似乎都沒怎么論證和扣題,各部分之間銜接突兀感很強。
case:《都挺好》:暴露了4個扎心的家庭真相
分析:每部分講故事的比重太多,太絮叨,但說理的時候卻沒扣住各部分的小主題,就很容易找不到線索,感覺就比較凌亂。
6.標題黨嚴重,有嚴重營銷等行為
很多寫作班以教學員寫出10萬 頭條號爆文為榮,標題極盡吸引眼球之能。
殊不知,標題黨賬號將不可能拿到原創標,也一定不會有各種高級功能和變現可能。
原因很簡單,沒有哪個平臺會扶持惡意吸引眼球的賬號。
頭條號從幾年前就在嚴打標題黨,無論文章正文怎么樣,只要是標題黨,都不開原創標。
很多作者可能會有疑問:標題吸引人和標題黨之間的差別在哪里呢?
頭條官方有一個識別低質標題的工具,可以供寫作者自查:靈犬助手
另外,有一個更簡單的辨別方式:問問你身邊的普通朋友和同學,是否會覺得文章標題黨,一般朋友們覺得比較標題黨的內容,就是標題黨了。
說實話,我覺得是不是標題黨,寫作者一般都門兒清。
如果你還是非常糾結,請關注“頭條號雙標題精選”這個頭條號,這里面有非常多的頭條嚴打的標題類型。
標題黨一類是夸張/虛假/慫人聽聞類,另外一類是低俗類,都非常惡劣。
夸張/虛假類標題舉例:
低俗類標題舉例:
營銷行為主要是指文章帶二維碼/導流等行為,大家應該沒什么異議,不多說了。
7.其他問題
(1)內容非原創
這個不需要多說了,頭條的機器系統可以全網查重。
評估原創標的時候,人工還會復審。
非原創內容,不可能給到原創標。
(2)內容過于個人化
case:不愿住院的大寶
case:當媽的帶著孩子吃不好,就別跟著出去吃飯了,這個爸爸這樣說
分析:如果賬號內容都是類似的生活碎碎念類,不太容易拿到原創標。文字有很多功能,記錄生活也很好。但頭條號的原創標,目前整體更傾向于給到更“自媒體”一些的賬號,更強調對讀者的價值。可以寫個人生活,但要有觀點。
(3) 賬號質量不穩定
很多作者單篇文章沒問題,但是賬號里發的文章水平參差不齊。
部分文章能看出來明顯沒好好寫,這種感覺就不要發在頭條號了,沒有必要為了寫而寫,寫不夠好的文章。
有的作者分不清微頭條和文章,把微頭條的短內容發到文章了,這個一定要注意。
(4)排版差
觀點類文章,建議最好有導語,不要上來就一二三四,否則會有點突兀。
建議文章能夠分為幾個大的部分,每部分如果能帶小標題最佳。不要一篇到底,閱讀壓力太大了。
每部分的文字,請將核心觀點加粗。
文章建議至少配圖3張,每部分至少配圖一張。
以上幾點都很重要,建議仔細閱讀,盡量都做到。
有些作者可能會說,那個XXX賬號排版也非常爛,也有原創標呢。
對此,我想說:
第一,人家的內容可能非常硬核,完全蓋住了這個缺點,文章不用分為幾部分線索也非常清晰,可讀性很高,吸引你從頭看到尾;
第二,還有種可能是這個賬號以前內容不錯,后來水化了,這種誰能保證后面不被取消原創標呢。
原創標申請,其實沒那么難
總結一下:
總體來說,一篇文章如果內容原創、選題明確、結構完整、能夠自圓其說,基本就是合格的文章了。
如果一個賬號的文章,基本都能保持同樣的質量,申請原創標基本沒問題。
客觀說,這個標準真不算很嚴格,認真寫作且有基礎寫作水平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可以拿到的。
即便暫時還沒申請到原創標,只要努力,隨著寫作水平提高,一定可以拿到。
而且只要用心,這個時間不需要太久,也許一兩個月,也許更久一點。
原創標有點像考試制度,只要過一個分數線,就一定可以拿到優秀。
類似讀書時候只要考80分(100分滿分),就一定是優秀。
拿到原創標,就可以申請青云計劃了。
青云計劃則跟原創標的分數線制度有所不同,它更像是征文比賽制度,它是在一群有原創標的作者里選取更好的文章,是優中選優,所以難度會比申請原創標要難一些。
但好處是這個“征文比賽”的獎金池還挺多的,每天至少100篇獲獎,最高1000篇文章可以獲獎。
實際上,很多作者一個月的獲獎篇數都是大于3甚至大于5的,有的作者甚至一周獲獎超過3篇。
那么,青云計劃的獲獎文章又是什么樣的呢?
我們下一篇文章來具體講一講。
作者簡介:胡瘦瘦,資深互聯網運營,專注自媒體運營/社群運營,不定期撰寫深度長文,分享運營干貨,公眾號:胡瘦瘦愛學習(ID:huding2),投稿隊長(ID:tgdzfrc)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