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各地重視的方向。
今年第二季度,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引發了各地學者的高度關注。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為9.1億人。其中,1472個縣的縣城常住人口為1.6億人左右,394個縣級市的城區常住人口為0.9億人左右,縣城及縣級市城區人口占到了全國城鎮常住人口的近30%。
一種觀點提出,大城市作為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人口紅利已經到了瓶頸。而縣城作為城鎮化重心轉移的核心角色,是未來城鄉一體化的關鍵。
全國四個強縣升級為大城市,未來的縣市將進入新的發展節奏!
根據國家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編制的《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05個大城市。其中,包括了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14個Ⅰ型大城市以及70個Ⅱ型大城市。
而劃分城市標準的唯一指標,就是各地的城區常住人口數據。根據國家住建部的文件,我國各大城市分為五類七檔。
其中,城區常住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此外,城區常住人口在500萬-1000萬之間的為特大城市。目前,我國共有14座特大城市,代表城市有武漢、南京、杭州等。
而城區常住人口在300萬-500萬的為I型大城市,100萬-300萬的為Ⅱ型大城市,這兩類都為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已經有四個強縣升級為了大城市!
浙江占到兩座,江蘇僅昆山入圍,而福建的晉江也是強勢入圍!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昆山、浙江義烏、浙江慈溪和福建晉江4個縣級市被定義為Ⅱ型大城市。
最新七普數據顯示,昆山的城區常住人口達到141.43萬人;浙江義烏的城區常住人口達到118.42萬人;浙江慈溪的城區常住人口達到106.19萬人;福建晉江的城區常住人口達到101.25萬人。
從總人口來看,昆山和晉江均已突破了200萬,而慈溪、義烏也突破了180萬。
這四座強縣都具備了特色的產業經濟,比如昆山的特色是電子信息,義烏的特色是小商品基地,慈溪的特色是小家電制造,晉江的特色是運動服飾與運動鞋生產。
短期來看,浙江還將有多個強縣升級為大城市!
同期,浙江還有多個強縣的城區常住人口接近了百萬。數據顯示,瑞安的城區常住人口已經高達97.87萬,距離大城市僅有一步之遙。
此外,樂清的城區常住人口也已達到87.91萬。在這個指標中,瑞安和樂清都強勢領先了江陰、張家港等傳統強縣。同期,江陰的城區常住人口僅為83.64萬。
很明顯,浙江的強縣在城市發展方面,并不弱于江蘇。那么對于我國各地的強縣發展,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