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動物在長期的生存斗爭中,凡是能活下來的,都是適應環境的;而被淘汰的,基本上都是對環境不適應的,這就是大自然的適者生存。
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今天,雪靈谷來介紹幾種“適者生存”的動物,供大家欣賞。
01猞猁逮到紫貂掛在樹枝上,狼路過想去偷食,前腿被卡在樹杈上
鼬科動物無處不在,從酷熱難耐的沙漠荒地到天寒地凍的林海雪原,都有鼬科動物的身影。東北的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就生活著一種鼬科動物——紫貂。紫貂外表可愛呆萌,仰仗著一身厚實的黑褐色毛發,在極寒地帶生活得有滋有味。
紫貂是個靈活的獵手,它們經常在巖石和樹上穿梭,靠自己敏銳的聽覺和嗅覺,來尋找獵物;當然,有時候紫貂也比較懶,喜歡跟在熊的身后,撿食動物殘骸。
忽然,草叢中一只老鼠“吱”地尖叫一聲,像個灰色的線團滾了出來,紫貂從雜草中飛快躥了出來,直接撲到老鼠身上,然后一口咬住。
可惜,還沒等吃上美餐,一只猞猁發現了紫貂。紫貂嚇得忙丟下老鼠,飛快地跑過灌木叢,一溜煙爬到樹上。
但爬到樹上也沒法順利逃脫,猞猁也會爬樹,它快速沖了上去,一口咬住了紫貂。奇怪的是,猞猁把紫貂掛在樹上,不知道何故,就匆匆忙忙跑了。
第二天,一只餓狼經過這里,看到樹枝上的紫貂,饞得連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但是狼不怎么會爬樹,它先是抱著樹,用力搖,但沒多大效果,紫貂一動不動。于是,狼便想向爬上去,哪知道,剛開始往上爬,前腿就被夾在了樹杈上。
任憑狼怎么用力,前腿都出不來,而且還越掙扎夾得越緊。就這樣,這只可憐的狼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也夠倒霉的了!
02兩只小獵豹練習捕獵,一只咬住羚羊的脖子,另一只緊緊咬住羚羊的口鼻
2只小獵豹在母獵豹的帶領下,正在草地上四處尋找獵物,而草原的另一邊,一群羚羊正在草地上覓食,有只可愛的羚羊還在草叢里一蹦一跳,看起來它十分開心。
也許,小羚羊嗅到死亡的威脅,警惕地抬起頭,東張西望。
這時,低伏身體疾奔而來的2只小獵豹,猛撲上去,一只小獵豹閃電般地咬住了羚羊脖子。
另一只獵豹卻緊緊咬住羚羊的口鼻,用前爪緊緊抱住羚羊的脖子往地上滾,羚羊雖然短暫不能呼吸,卻仍然用后蹄抵著泥地拼命掙扎,同時甩動頭顱,妄圖擺脫獵豹的控制,越來越窒息的感覺,讓它歇斯底里做垂死搏斗。
這兩只小獵豹在練習捕獵技巧,無論羚羊如何掙扎,小獵豹始終緊咬住它的呼吸通道,漸漸地,羚羊無力地倒在草地上。
一只小獵豹翻身起來抱著羚羊的頭,給垂死的小羚羊致命一擊。極其絕望下,小羚羊干脆就不做無謂的掙扎了,一動未動地等待著獵豹的捕殺。
有人說,獵豹捕殺羚羊,維持了獵豹種族延續,同時也維持了羚羊種族的數量平衡,從而促進兩個種族的遺傳基因不斷優化。
03騾鹿的一條腿被花豹咬斷,不斷跌倒不斷爬起來,它頑強地活了下來
在野外受傷,尤其是斷了一條腿,對于騾鹿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因為它們隨時都可能會被自己的天敵花豹、獵豹、獅子等猛獸盯上,這時候,它們完全失去抵抗和逃跑的能力,小命可能也就交代在那了。
但是這只騾鹿也面臨過如此殘酷的境地,盡管它斷了一條腿,卻堅強地活了下來。
它的一條腿是被花豹咬斷的,它不能動彈,躺在地上痛苦呻吟,其實想動也走不動,就在它面臨死亡威脅的時候,一群驢友救了它。
騾鹿此時已經是奄奄一息,眾人都認為騾鹿不可能活下去。但是過了一會兒,騾鹿還是掙扎著從地上爬出起來,但沒堅持多久,又重重地摔倒地上。
在這過程中,避免不了會不斷跌倒,但它依舊沒有放棄,最終還是站了起來。
失去一條腿后,騾鹿開始學會用三條腿行走,只不過不像健全的鹿那樣靈活,它的進食效率以及奔跑速度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04爬在50米高水壩上,野山羊只為舔一口鹽吃
一座近50米高的水壩,全部由石頭修成。據介紹,這個大壩的坡度接近90度,幾乎是垂直的。
一群野山羊,大約近20只,同時在大壩上攀爬。它們在大壩上如履平地,因為它們的身體很輕盈,所以看上去并不怎么費力。在這陡峭的石頭上,它們一點也不畏懼。
野山羊作為食草動物,平時無法獲取足夠的鹽分,沒辦法,它們只好爬到壩壁上,舔食從石頭縫里滲出的鹽分和礦物質。
無獨有偶,還有兩只山羊趴在一堵墻上,不知道在干什么。
不過,不用擔心這些山羊會掉下來。
其一,山羊進化出一個分趾蹄,極寬的腳趾間距可以靈活分開,然后能穩穩地插進巖壁的縫隙中。
其二,山羊蹄子的內部結構柔軟,外緣富有彈性,可在光滑的巖壁產生足夠大的摩擦力。
此外,山羊的骨關節比較大,外面包著厚厚的韌帶,跳躍逃跑時不會受傷磨損。
05豹從5米多高的樹上跳下來,沖向角馬群
大草原上,一群角馬正在悠閑地吃草。在它們中間的一棵大樹上,隱藏著一只豹。
豹眼看時機到了,突然發動進攻,從樹上縱身一躍,撲上一只角馬。
角馬倒地,它知道自己遇到生命危險,拼命爬起來逃竄。豹一看獵物要跑,立刻就張開大口,先把角馬咬個殘疾再說。
其他的角馬感知到危險降臨,大難臨頭各自逃跑,置同伴于危險境地而不顧。
豹一個加速,就跑到了角馬前面,一下子就咬住了角馬的喉嚨。生死關頭,角馬的抵抗格外頑強,它知道自己不能就此倒下,只要還站著,就還有突破重圍的機會;一旦倒下,就會將柔弱的腹部袒露出來,角馬就再也沒有逃生的機會了。
角馬心想橫豎都是一個死,不如先搏一搏,直接把自己頭上的角對準豹拱了過去。
但是豹咬著咽喉不放,只是扭轉它的身體翻轉,然后用臀部的重量,讓角馬四肢離地,它一直向前轉,拿著角馬的頭扭轉,如此一來,角馬無法掙脫,只能背部著地。
漸漸,角馬停止了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