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齡 《 芙蓉樓送辛漸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張若虛 《 春江花月夜 》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 李樸 《 中秋 》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 白居易 《 錢塘湖春行 》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王灣 《 次北固山下 》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 白居易 《 琵琶行 》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李白 《 渡荊門送別 》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 岑參 《 逢入京使 》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 《 峨眉山月歌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楊炯 《 從軍行 》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 孟浩然 《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 劉禹錫 《 竹枝詞二首·其一 》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 李白 《 子夜吳歌·秋歌 》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 杜甫 《 旅夜書懷 》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 王維 《 觀獵 》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 岑參 《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 孟浩然 《 早寒江上有懷 》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 羅隱 《 蜂 》
曹公迷楚澤,漢帝出平城。 —— 李嶠 《 霧 》
平生膽氣尤奇偉,何止文章日月光。 —— 徐鈞 《 韓愈 》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 屈原 《 九歌·國殤 》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 白居易 《 南湖早春 》
橫云時平凝,點點露數岫。 —— 韓愈 《 南山詩 》
專心憶平道,脫險逾避臭。 —— 韓愈 《 南山詩 》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 李白 《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 王昌齡 《 塞下曲 》
錦城寇難初平日,帝里春和入謁天。 —— 張詠 《 至道乙未蜀中送人東歸 》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 唐寅 《 畫雞 》
濕銀注鏡井口平,鸞釵映月寒錚錚。 —— 李商隱 《 河陽詩 》
誰能平此恨,豈是北宗人。 —— 賈島 《 新年 》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 辛棄疾 《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 李商隱 《 蟬 》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 —— 張孝祥 《 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
秋風銅爵曲池平,吳主宮娃滿掖庭。 —— 鄧林 《 晉武帝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 白居易 《 白云泉 》
須信修齊可平治,絕憐志大竟無成。 —— 徐鈞 《 陳蕃 》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 劉攽 《 雨后池上 》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 杜甫 《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池畔最平處,樹陰新合時。 —— 白居易 《 池畔閑坐,兼呈侍中 》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 杜牧 《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 —— 辛棄疾 《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
平生幾兩屐,身后五車書。 —— 黃庭堅 《 和答錢穆父詠猩猩毛筆 》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 杜甫 《 夢李白二首·其二 》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 李煜 《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 鮑照 《 擬行路難·其四 》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歐陽修 《 踏莎行·候館梅殘 》
削平吳楚大功成,一旦生疑觸怒霆。 —— 徐鈞 《 周亞夫 》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 岑參 《 磧中作 》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 元稹 《 遣悲懷三首·其三 》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 黃景仁 《 雜感 》
恩封高平君,子孫從朝裾。 —— 韓愈 《 示兒 》
貴賤猶如此,況乃曲池平。 —— 沈約 《 冬節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 》
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 晁補之 《 摸魚兒·東皋寓居 》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 辛棄疾 《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 暢當 《 登鸛雀樓 》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 楊繼盛 《 就義詩 》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 徐元杰 《 湖上 》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 —— 戚繼光 《 馬上作 》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 白居易 《 春題湖上 》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 羅隱 《 黃河 》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 李白 《 送友人入蜀 》
平生此興不淺,記當年、獨據胡床。 —— 王沂孫 《 聲聲慢 》
我衰太平時,身病戎馬后。 —— 杜甫 《 上水遣懷 》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 孟浩然 《 送朱大入秦 》
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 萬俟詠 《 三臺·清明應制 》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 司空曙 《 喜外弟盧綸見宿 》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 白居易 《 江樓夕望招客 》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 —— 陳亮 《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 楊慎 《 出郊 》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 王昌齡 《 春宮曲 》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 戴復古 《 江村晚眺 》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 —— 劉禹錫 《 踏歌詞四首·其一 》
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 寇準 《 柳 》
短短蒲茸齊似剪,平平沙石凈于篩。 —— 梅堯臣 《 東溪 》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 蘇軾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 王守仁 《 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 王維 《 桃源行 》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 王維 《 桃源行 》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 杜甫 《 畫鷹 》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 李世民 《 還陜述懷 》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 韋莊 《 長安清明 》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 王粲 《 七哀詩三首·其一 》
綠桑高下映平川,賽罷田神笑語喧。 —— 歐陽修 《 田家 》
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 —— 杜甫 《 北征 》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 馬戴 《 落日悵望 》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 顧炎武 《 精衛·萬事有不平 》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 顧炎武 《 精衛·萬事有不平 》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 —— 王昌齡 《 長信怨 》
京路人歸天直北, 江樓客散日平西。 —— 白居易 《 北樓送客歸上都 》
平沙萬里馀,飛鳥宿何處。 —— 王昌齡 《 從軍行二首 》
萬里云沙漲,平原冰霰澀。 —— 王昌齡 《 從軍行二首 》
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 —— 劉克莊 《 賀新郎·九日 》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 —— 蘇軾 《 西江月·重九 》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 蘇軾 《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 盧綸 《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 》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 崔道融 《 西施灘 》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 —— 蘇軾 《 西江月·平山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