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有這樣一位媽媽,她是一家機關的公務員,在大家的眼里,她很孤傲,不茍言笑,雖然,她的女兒已經16歲,但母女關系非常糟糕,女兒基本上跟她一樣面無表情,而且經常會出言不遜,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
這位媽媽對女兒要求高的幾乎不近情理,為了讓女兒從小就學會獨立,女兒讀小學時她就讓女兒寄宿,這造成了她跟女兒之間的感情淡漠。
在訓練營里,所有來解決問題的父母和孩子都表現的態度積極,相當配合,只有這對母女,冷眼相對,誰也不理誰。
在我們一個尋找問題的根源的環節中,母親把孩子的問題全推到了孩子與她父親身上,認為女兒沒有考上重點高中的原因都是因為她自己不用功和孩子的父親不管她。
同樣,她的女兒也在這個環節,把一切錯誤的根源都推到了媽媽身上,認為正是媽媽的過高期望值,導致自己的心理壓力過大,以至于在考試中出了不該出的錯誤,導致名落孫山。
在很多父母與孩子正在自己身上找錯誤的根源的情況下,這對母女卻相互指責與抱怨,搞得大家都很驚訝。
而且,在孩子的指責下,我聽到了更多關于這位母親的缺點,譬如說固執死板,不講情理,譬如說總是過高的要求別人,對自己卻從來不負責任,譬如說考慮問題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想法,譬如說很難信任別人,對丈夫和孩子亂加猜疑等等,諸如此類的缺點,讓我很快就能想到這是一位典型的偏執型性格的媽媽,而她的女兒也已經有不少偏執行為,初步露出了偏執型性格的特征。
偏執型性格的父母常常具有這樣的特征,既極為自傲又極為自尊與自卑,遇事心胸狹隘,對別人的成就總是抱有懷疑,容易嫉妒別人,經常在背后說別人壞話,看問題特別主觀,容易公開指責或抱怨別人,習慣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不能正確、客觀的看待自己,無法與同事、朋友和諧相處,對孩子和配偶經常持不信任態度,尤其是對孩子容易過高期望,過高要求,自己容易自以為是,卻從來不允許孩子指出父母的錯誤。
偏執型性格的媽媽:看問題容易從個人情感出發,有時候容易出口傷人,做事情只考慮自己的感受,不考慮別人的看法,時而傲慢無禮,時而又自卑自憐,對偶爾的傷害耿耿于懷,經常會懷疑丈夫不忠于家庭,懷疑孩子亂花了零花錢,是個極不好相處的女性。
偏執型性格的父親:心胸狹隘,總懷疑別人的動機與能力,慣于過高估計自己,對別人的錯誤很難寬容,容易樹立敵對情緒,在婚姻中不能與配偶和諧相處,跟同事、朋友關系也相當緊張,容易過分自負,不能客觀的看待現實問題。
偏執型父母常常會影響出偏執型性格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一會兒自卑,一會兒自傲,自尊心超強,特別在乎別人的評價,對別人與他接近的問題總是持懷疑態度,不能客觀的評價自己,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或學習能力總要夸大事實,與同學相處經常爭吵,而且經常樹敵,在家里也好爭辯,經常跟父母有敵對情緒,那么毫無疑問,你的孩子也已經具有偏執型性格的特點。
偏執型性格的形成多來自心理方面的原因,其中因為童年的經歷導致的不安全感,或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習慣,容易導致性格偏執。
而且,偏執型性格的人大多都非常固執,聽不進善意的勸解或者沒有自知之明,因此,很多人并不明白自己是屬于偏執型性格,尤其是對于父母來說,由于中國的父母大多屬于父權母威的狀態,要求孩子完全服從與言聽計從,所以,很多情況下,父母的偏執型性格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判斷。
因為缺乏有效的判斷,因而,也就更加缺乏有針對性的幫助與治療,這使得偏執型性格的人群在不斷增多,卻缺乏相應的指導。
以我在與問題父母的接觸中來看,我發現偏執型性格的人群中父親要多于母親,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的孩子大多與父親關系緊張的根本原因。
當然,在問題父母中,偏執型性格的母親也不在少數,但整體數量上要低于父親。
案例2
我曾經在親子課堂上接觸到這樣一位父親,這是一位對兒子有特別高的期望值的父親,在兒子小的時候,他就開始對兒子進行軍事化管理,每天很早起床,先去跑步,回來吃早飯后要背英語,上學時這位父親送到學校,放學時父親不去接他,卻會在后面偷偷跟著兒子,看他是直接回家還是中途會去網吧。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這位父親就給孩子做了一個恥辱牌,每天孩子如果做了錯事,就要寫在這個恥辱牌上,讓孩子拿著站到家門口示眾,過于嚴酷的管理讓孩子苦不堪言,孩子小的時候反抗不了,也就隨著這位父親折騰,隨著孩子的長大,進入了青春期,這個男孩子開始反抗父親,每天背著書包被父親送到學校,看到父親上班去了,他馬上調頭進入網吧瘋狂的玩游戲,雖然,進網吧后被父親發現,會是一場災難,但這個男孩還是樂此不疲的這么折騰著,直到學習成績下降的無法再讀下去。
被父親帶來親子課堂時,這個初中沒畢業的孩子已經輟學一年多了,臉色蒼白的孩子與父親相當冷漠,在我們做擁抱的游戲時,所有的父母都與孩子相擁,只有這父子倆面對面的尷尬的相互對望,原來,父親根本沒有勇氣擁抱兒子,兒子也根本沒有興趣來接受父親的懷抱。
后來,在單獨的心理輔導中,這位父親訴說了他的經歷,因為身體有些輕微的殘疾,這位父親非常的自尊且自卑,在單位他總認為自己干的最多卻得到的最少,總懷疑大家對他的態度不夠真誠與友好,為此他拼命的工作,就像得到一個他比誰也不差的證明,可由于種種原因,他的努力卻收效甚微,對此,他滿腹怨言,上對領導不滿,下對同事抱怨,與他同期進廠的好朋友提升了職務,他嫉妒的飯都吃不下去,總說自己比他強多了,卻沒有升職的機會,過度的自視甚高,使他變得非常好斗,在單位他跟同事爭辯,回到家里他跟妻子吵,并且,經常懷疑妻子對他不忠。
在這種情況下,他有了兒子,他開始把一切期望都放在兒子身上,總期望他的培養會讓兒子成績優秀,出人頭地,為此,他對兒子極為嚴苛,以至于妻子為了他如此冷漠的對待孩子而離家出走。
現在兒子的教育失敗對他又是一個打擊,他開始變得更加自卑,同時又更加自尊,一方面兒子的輟學讓他沮喪,一方面他又覺得都是因為妻子太寵愛孩子,影響了他對孩子的培養,兒子的教育失敗責任全在妻子。
這對夫妻曾經在親子課堂上吵的面紅耳赤,而他們的孩子卻坐在中間淚流滿面。
在我的心理疏導下,這位父親漸漸認識到了自己性格中的偏執障礙,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皆是因為自己偏執型性格本身的問題所導致的失敗。
而且,從他所訴說的孩子的一些行為來看,他們才剛剛14歲的兒子,也已經具備了偏執型性格的特點,譬如說敏感而多疑,對父母都很不信任,譬如說容易嫉妒別人,同學剛買的游戲機很好玩,他也要父母一定要給他買一個,否則,就會很生氣,譬如說學習成績一直在下降,他卻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還是不錯的等等這些問題,都已是典型的偏執型性格的特點。
實際上像這位父親這樣的偏執型性格,我在很多父母的身上都看到過,只不過是有的家庭里面是爸爸比較典型,而有的家庭里卻是媽媽比較典型。
也有一些家庭是父母身上都具有一些偏執的特征,像這樣的家庭,孩子成年以后,必然會帶有偏執型性格的烙印。
偏執型性格是一種自身極為扭曲的個性,它會讓人找不到內心世界的和諧與安寧,讓人無法正常的與外界交流,也無法融洽的與他人相處,包括家庭夫妻之間也很難和諧。
這種性格會導致人本身非常痛苦,像那位給兒子掛恥辱牌的父親,我不相信在兒子舉起恥辱牌的那一瞬間,他會不難過,但因為是病態人格在控制著他,所以,這種痛苦是他自身所體會不到的。
想要扭轉這種性格,首先你要學會判斷自己是否是偏執型性格,請在下面的十個問題中選擇:
①你經常懷疑別人,從來不信任他人的動機與愿望是好的。
②你心胸狹隘,容易嫉妒他人,包括你的配偶。
③容易把挫折與失敗歸罪于他人,從來不承認自己有錯。
④非常自負、清高、傲慢,卻又偶爾自卑自憐。
⑤能言善辯,愛較真兒,愛與他人爭高低。
⑥聽不進別人的善意忠告與勸阻,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⑦對自己期望過高,經常言過其實。
⑧過高的評價自己,卻從來不愿意承擔任何責任。
⑨做事說話都很主觀,不尊重客觀事實,也不在乎他人感受,一切從自己的立場出發。
⑩對孩子要求過高,懷疑配偶對自己的忠實。
以上十個問題如果你選擇了五個以上,你的偏執型性格已經初露端倪,你應該盡快調整自己,如果選擇了九個以上,你已經是非常典型的偏執型性格,你需要專業心理機構的幫助,經過一系列心理輔導與行為訓練,你才可能走出偏執的陰影。
與偏執型性格相比,我建議父母們選擇理智型性格,只有這樣,你們才會更加理性的去面對自己與孩子的成長,才會有更好的個性與行為去影響你的孩子。
理智型性格的父母,是屬于在生活中靠理性思考,節制的行為來解決問題,處理矛盾沖突的。
他們通常會情緒平靜,頭腦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達到什么目的,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他們更傾向于良好的行為與個性的引導比對孩子提要求更重要。
理智性媽媽:通常臉上會有善意的微笑,對待孩子耐心而細致,注重傾聽孩子的時間長度,這樣的媽媽通常會在孩子的傾訴中尋求引導孩子的契機,而不是等孩子發生了錯誤才知道去教育孩子,這樣的媽媽跟孩子的爸爸很密切,是孩子所信任的好朋友。
理智性父親:是一位既有父親的威嚴,又不失爸爸的慈愛的好父親,孩子會因為他的父親的威嚴而敬重他,愛戴他,卻會因為爸爸的慈愛而去親近他,與他保持親密關系,這樣的父親是優秀的男孩的楷模,是優秀的女孩的偶像,他會把兒子培養成好父親,把女兒塑造成好母親,這樣的父親是家庭幸福和睦的保障。
理智性父母會塑造出孩子的理性性格,這樣的性格會讓孩子躋身優秀人群的行列,理性帶給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讓孩子發掘自己的智慧潛力,這樣的孩子通常成績不錯,是個能承擔責任的好學生。
偏執型性格的父母想要轉化為理智性父母的四個方法
①接納他人法
偏執型性格的人最突出的特點便是性格多疑,容易懷疑別人的動機與愿望,對他人的信任度很低或者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你嘗試敞開心胸,真誠的接納他人的善意忠告或有價值的幫助,不要對來自外界的力量或干預持抵觸心理,要對自己的性格缺陷有一定的認知,并且,產生想要調整改善的想法,只有這樣你才可能在外力的幫助與矯正下,走出這種性格缺陷。
②客觀認知法
偏執型性格的人常常會拒絕承認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偏執性格,這給他們的健康人格轉化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客觀認知法就是要你學會客觀的評價自己,了解自己性格中的問題,并根據問題的程度制定調整的策略,客觀認知是讓你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而不是諱言就醫,逃避現實。
一旦你真的了解到自己性格中的問題的危害性,我相信你本身就會對改變自己有自覺的要求,這種改變一定來自于你內心的強烈愿望,否則,任何外力干預起到的作用都會很小。
③寬容待人法
偏執型性格的人由于其性格中的缺陷,常常讓人感覺無法相處,因而,他們通常都會沒有朋友,孤獨感會更加加重他們的偏執行為,造成心理上的惡性循環。
所以,學會鼓勵偏執型性格的人寬容待人,廣交朋友,是能夠讓他們很快改變的一個重要方法。
這需要一定的行為訓練的手段,譬如帶他們多到社交場合去,讓他們學會真誠的交朋友,消除對別人的偏見和不信任態度。
也可以安排一些樂意幫助他人的朋友,主動與他們接觸,了解他們的想法,與他們真誠溝通,以幫助偏執型性格的人真正敞開心胸,走出性格偏執的誤區。
④自我意識糾正法
性格偏執的人常常在觀念上有一些錯誤的意識和認知,譬如他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過高估計自己,過低評價別人,有時會有潔癖,對別人的存在感覺身心不適,還有的時候對別人的評價反應過于偏激,不能原諒他人一點點失誤,總是覺得世界上沒有好人,只能相信自己等等,這些偏執的想法實際上都源自于他過于偏執的意識與認知,需要進行行為訓練加以糾正。
你可以經常用這種方法暗示自己,每天堅持做幾次,每次保持30分鐘:
①我應該寬容,原諒別人的過錯。
②我跟別人一樣也是普通人,我也并不比別人高多少,有時候別人也很優秀。
③我偶爾也會生病,這說明我的潔癖也沒能讓細菌不找我麻煩。
④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
⑤對別人的冒犯我毫不留情的回擊,有時候也不代表我的強大。
⑥我跟每個人都應該和諧相處,不應該到處樹敵,那樣會活得很累。
這樣的心理暗示實際就是在通過行為訓練,調整你的意識和認知水平,經過這種反復的訓練,慢慢的你會覺得自己的理性意識,在越來越上升,而由偏執引起的非理性意識在慢慢下降,最終,理性意識會控制你的主觀意念,改變與調整你的行為。
在我們接觸到的偏執型性格的父母當中,我發現他們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愛笑,臉部的肌肉永遠都是緊張的,眼神也是充滿了懷疑與敵對意識的。
所以,我總是建議這樣的父母改變自己的偏執性格先從學會自然的放松臉部的肌肉做起,也就是先從學會微笑開始。
微笑意識著寬容與接納,放松與和諧,不管在什么場合,什么國度里,什么樣的人群中,笑都是最好的融化劑,它會消融來自種族和不同國籍的人們的相互不信任與猜疑,更會消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種種障礙,我認為它是離你最近的成本最低的社交“武器”,只要學會了微笑,你就會擁有朋友。
父母學會了微笑,孩子也就會知道如何運用微笑來讓自己變得可愛,父母從偏執的性格中走出,你就不必擔心你的孩子會走進偏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