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3月5訊 據甘肅經濟日報報道(記者 呂霞)甘肅省中東部的天水、平涼、慶陽三市受區域水資源短缺、開發利用難度大、水利基礎設施薄弱、供水能力嚴重不足等因素制約,經濟發展水平仍很落后,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對此,全國“兩會”上,在甘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應立項建設甘肅省白龍江引水工程。
在甘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甘肅省中東部的天水、平涼、慶陽三市現缺水量2.48億立方米,缺水程度23.2%,人均水資源量344立方米,畝均水資源142立方米,為甘肅省平均水平的1/3和1/4,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9和1/11。從甘肅水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匹配關系看,長江流域人口、耕地、GDP約占10%左右,水資源量約占35%;黃河、內陸河流域人口、耕地、GDP占90%左右,水資源量約占65%左右。長江流域水資源相對較豐富,現狀水資源利用率僅3%,具備向外流域調水的條件。為解決黃河流域特別是涇渭河流域的缺水問題,我省提出從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長江流域向水資源比較短缺的黃河流域調水,規劃建設白龍江引水工程。規劃從白龍江干流代古寺引水,2030年引水量9.6億立方米,采用自流引水,引水線路全長469公里,匡算投資400億元。目前已編制完成《白龍江引水工程規劃報告》,并委托長江水利委員會設計院完成了可調水量及對下游影響的專題研究報告。對此,他們建議,水利部審批工程規劃,指導甘肅推進前期工作,立項建設甘肅省白龍江引水工程。
隨著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深入實施,由甘肅慶陽和平涼組成的隴東能源基地和天水地區正在加速奔跑。面對當地日新月異的發展,隴東和天水的水資源問題成了許多人越來越關注的話題。作為毗鄰廣元的甘肅,正謀劃一項宏大的水利工程。按照甘肅省的設想,將投資200多億元,每年從白龍江舟曲段取水15.22億立方米支援甘肅隴東地區。 白龍江作為嘉陵江的重要支流,對廣元及下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年調水15億立方米占白龍江多年平均水量的20%,占嘉陵江多年平均水量的8.5%。而調水工程調水為可利用水資源,非汛期洪水,占白龍江可利用水資源30億立方米的50%。調水工程建設,將對我市及下游地區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生態建設等多方面產生諸多不利影響。 按照甘肅省委、甘肅省政府的部署及《甘肅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為進一步合理配置區域水資源,支撐和保障隴東能源化工基地,促進“關中——天水經濟區”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甘肅省水利廳決定,今年啟動甘肅省白龍江引水工程規劃前期工作。據甘肅省水利廳官方網站相關文件介紹,甘肅省白龍江引水工程作為甘肅省“十二五”重點水利工程,投資200多億元,每年將從白龍江舟曲段取水15.22億立方米,途經天水、平涼,最后到達慶陽。重點保障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所需的水資源,解決供水矛盾。該工程已于去年完成初步規劃,計劃今年6月底完成正式規劃。甘肅省天水市副市長王鈞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座談會上說,水資源是天水市未來30年發展的核心問題,白龍江引水工程將會成為推動天水、平涼和慶陽三市經濟民生發展的戰略性基礎工程,是關乎三市發展的長遠之計。兩種方案按照甘肅省水利廳組織專家實地調研的結果,基本確定了如下方案:一是調水線路取水口布設在白龍江多兒溝匯口下游河段的“U”河槽左岸,線路呈東北走向,經迭部、宕昌、禮縣、武山、甘谷、秦安、華亭和陜西隴縣及甘肅平涼到慶陽西峰區的硯瓦川。二是調水線路取水口布設在白龍江與岷江匯口下游河段石門坪附近的河槽左岸,線路呈東北走向,經宕昌、禮縣、武山、甘谷、秦安、華亭和陜西隴縣及甘肅平涼到慶陽西峰區的硯瓦川。專家評析甘肅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志強博士:1、從隴南向隴東跨流域調水這一決策依據是什么?王志強:由慶陽和平涼組成的隴東地區,屬于國家鄂爾多斯盆地能源綜合開發基地的一部分,區域內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煤炭資源86.78億噸,煤層氣13588億立方米,含油面積412平方公里,油氣資源4.6億噸。天水市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工業城市,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在國務院發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天水市被列為次中心城市,慶陽、平涼列入經濟輻射區;在甘肅省委“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中,隴東能源基地建設作為“東翼”,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2、為何不從慶陽、平涼、天水周邊的黃河流域引水?王志強:這主要是因為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受國家分水指標限制,隴東能源基地想再增加取水量,已無指標,只能選擇水能豐富的長江流域。
3、選擇白龍江的科學依據是什么?王志強:甘肅省長江流域部分屬長江流域上游嘉陵江水系,其中諸多河流中,白龍江水量最大,白水江次之,第三為西漢水。由于白水江高程較天水和隴東地區高程均低且水量少,遠距離不宜調水,白龍江和西漢水均可考慮作為調水河流。白龍江發源于甘肅省碌曲縣郎木寺,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肅省境內河流長475公里,流域多年平均自產水資源量為69.10億立方米。相對于西漢水來說,從水源、水資源利用及地形條件等方面分析,從白龍江上游選址,水量具備且可自流調水;從西漢水下游選址,水量亦滿足,但需高揚程提水。由此可知,白龍江自流調水為比較理想的方案。 從白龍江調水 廣元不太支持一方面, 甘肅省積極謀劃白龍江向隴東調水工程;另一方面,此項工程對廣元及其省內其他區域都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多影響。那么,廣元究竟如何應對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白龍江向隴東調水工程,取水點和調水路線不符合國務院批準的《南水北調總體規劃》、《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劃綱要及第一期工程規劃》和《長江流域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中的調水工程方案及實施意見,該工程的實施將對下游地區尤其是廣元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較大影響。今年5月23日,廣元市人民政府向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提交了《關于甘肅省擬從白龍江調水有關情況的報告》,四川省水利廳已安排四川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對此進行論證。此前,在獲知甘肅省有關方面即將啟動白龍江引水項目以來,廣元市水務局組織市內相關專家和電力以及大型用水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進行研討后,就調水工程對廣元及嘉陵江下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初步分析。影響我市農業、旅游、生態環境以及市區發展均將受到影響報告中顯示,這項工程對我市將帶來以下四個方面的影響:一、對工農業生產的影響。調水時段主要集中在枯水期,將影響白龍江、嘉陵江四川境內已建、在建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僅我市境內的寶珠寺、紫蘭壩、昭化、亭子口、蒼溪航電5處電站,預計年發電量將減少7億千瓦時,將導致我省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冶金、化工、建材等工業企業用電嚴重短缺,不能正常生產。同時會造成嘉陵江昭化以下多年平均水位下降,將影響沿江的農業灌溉設施不能正常取水,僅廣元境內直接受影響的農田面積就達5.2萬畝。二、對交通航運和旅游業的影響。調水導致河床變淺,通航能力減弱,嚴重影響廣元在建的沙溪、蒼溪、亭子口樞紐工程投運后的經營運行,不利于廣元市港口總體規劃實施與臨港工業區建設。同時由于水位大幅度下降,將嚴重影響白龍湖風景名勝區已形成的自然風貌,制約白龍湖旅游業的進一步開發。三、對下游地區及生態環境及人民生活的影響。調水后,嘉陵江昭化以下河段水流流速下降,單位水量平均含沙量猛增,泥沙沉積,河床上升,河道變窄變淺,兩岸城鎮防洪壓力增大;同時地下水位下降,江灘、洲灘濕地面積減少,將出現大片裸露的沙灘,形成新的沙化危害。嘉陵江水資源并不豐富,枯水季節,缺水現象尤其突出。2007年2月,因嘉陵江水位下降,重慶多家水廠不能正常取水,嚴重影響重慶市民生活。國家防總指令包括寶珠寺電廠在內的嘉陵江沿江四家發電廠下泄流量向重慶供水。白龍江調水工程實施后,嘉陵江廣元以下南充、重慶等城市用水將受到影響。四、對廣元城市發展的影響。白龍江作為廣元城區的第二飲用水源,正在規劃建設白龍江水廠,以保證廣元市城市發展的用水需求。調水將嚴重導致水環境容量減少,水質下降,水污染加劇,大大增加了“水華”發生幾率,公共飲水安全得不到保證。同時,調水也將嚴重影響正在規劃的“三江新區”建設,使“三江新區”用水保證率大大降低。建議取消該調水規劃或減少對下游的不利影響在向四川省人民政府遞交的《關于甘肅省擬從白龍江調水有關情況的報告》中,廣元市特提出以下建議:1、成立專門工作機構,負責與甘肅方面的聯絡,全面了解掌握調水工程進展情況,協調處理有關問題;2、盡快對調水工程實施后可能對下游地區產生的不利影響作出專題論證;3、積極向上級匯報,爭取支持,取消該調水規劃或盡最大努力減少工程建成后對下游的不利影響;4、爭取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參與,從輿論上贏得支持。廣元晚報記者 何醒 周平 文煜凌
-來自: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