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對女性朋友來說是一項偉大的任務,可整個孕期下來,會被折騰得體無完膚。先不說生孩子多疼,就拿懷孕前三個月的孕吐來講,已經摧毀孕媽的意志了,嚴重者吐得什么都吃不下,吐得下不了床。
三個月過后大概在16周左右,寶寶們又開啟了一項磨人功能,會咕嚕咕嚕吐泡泡似的胎動,這個功能開啟后,只能等他出來才會關閉了。
就拿我自己來講,二胎女兒胎動就比大兒子動的厲害,小家伙大概在6個月后,全身力氣十足,對我拳打腳踢不說。我白天上班坐著,總能感覺寶寶用小手在抓肚皮,夜里睡覺小寶貝還是異常興奮的拳打腳踢,感覺24小時都不睡覺。這樣一段時間下來,我整個人都是極度的疲憊,得不到好的睡眠時間。
為什么寶寶晚上一直動個不停呢?難道他們都不用睡覺嗎?諸多疑問都會在孕媽們的腦海里出現,后來才知道其實寶寶們的頻繁胎動是在傳遞這些信號,孕媽們一定要看好哦!
1. 孕媽睡覺的姿勢擠壓到寶寶
通常孕媽們在產檢的時候醫生都會建議左側睡,其實是怕壓迫到肚子里的寶寶。因為孕媽們如果晚上不注意,右側臥或者平躺甚至有的孕媽睡覺翻來覆去的,這些都會擠壓到肚子的胎兒。
胎寶寶在肚子感覺不舒服或者短暫缺氧,就會發出頻繁胎動來進行抗議來提醒孕媽,需要調整下睡姿,小家伙舒服了就不折騰人了。
2. 孕媽的生物鐘跟胎寶寶不吻合
一般孕媽的生物作息時間是跟胎寶寶一致的,可部分孕媽經常有熬夜的習慣,晚上長時間看手機,大腦處于興奮狀態。此時胎兒在肚子里也是跟著媽媽一起“熬夜”,時間久了胎寶寶的生物鐘就紊亂了。胎寶白天睡覺晚上開始起來活動,那么就會跟孕媽的生物鐘不吻合,所以孕媽需要養成良好規律的作息時間。
3. 孕媽精力太過于集中
晚上胎動比較明顯有多數原因是孕媽放在胎兒上的精力比白天更專注,白天孕媽會被工作或一些瑣事牽絆,不會一直盯著肚子里寶寶的反應,晚上回家后所有心思都放在胎兒身上,感覺胎動比平常頻繁一些。其實仔細觀察下,可能白天與晚上胎動狀況是相同的,只是個人的感覺出現了偏差。
4. 寶寶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活動范圍
隨著胎兒一天天的長大,在孕媽肚子里的空間越來越擁擠,寶寶為了自己的活動空間更大,就會不斷的伸胳膊、蹬腿來讓自己的姿勢更舒服,此時孕媽就會有特別強烈的感受。
胎動雖然可以給孕媽帶來激動興奮,但過于頻繁時,會影響孕媽的睡眠,反而對寶寶與媽媽都有影響哦。
所以孕媽們在寶貝胎動激烈時可以這樣做:
1. 睡前洗個熱水澡或用熱水泡腳
如果晚上胎動頻繁,孕媽可以在睡覺前,洗個熱水澡或者泡個腳,溫度以適宜為主,不可過燙或者過冷。這樣可以緩解孕媽精神疲憊,讓身體放松下來。
一般胎動活躍說明寶寶健康的,但正常的胎動頻率都是有規律性的,如果一旦發現寶寶胎動不規律時,建議最好去就近醫院做下檢查。
2. 陪寶寶說說話
初次為人母當然也經常會看些孕期育兒書,上面都會提到促進親子關系的一種就是在孕期要跟胎兒進行語言交流。
特別在胎動頻繁時,孕媽可以嘗試與寶寶說說話,因為寶貝在肚子里也是可以聽到外界聲音的,特別時喜歡媽媽的聲音。這樣時安撫寶寶很好的一種方法。最好可以邊播放些胎教輕音樂,邊跟胎寶寶進行交流。
3. 改變睡姿
由于胎兒的長大,會壓迫到孕媽的內臟,這種情況下,孕媽就會出現胸悶、氣短,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仰臥總是覺得呼吸困難,所以,準媽媽最好采用左側臥的睡眠姿勢。
通常在早孕期也就是16周以內,睡姿一般要求不大,只要不趴著睡,正常情況下睡覺就好,在孕中晚期16-40周,由于此時的胎兒已經開始在孕媽體內活動了,就需要照顧到他的感受,一般需要進行左側睡,如果孕媽感覺腰背疼,建議搭配托腹的U型枕來緩解。
懷孕是一件辛苦的事,所以準爸們一定要好好照顧孕媽們的身體及心理健康。因為孕期的辛苦才是真正的開始,產后的付出會不計其數,多點關心少點抱怨,畢竟肯為你們生孩子的女人都是真愛。孕媽們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為了寶寶的健康,一定要“膽大心細”的度過整個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