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小時候,因為自身的發育不到位,所以對于大小便的控制是比較困難的,往往會隨時進行排泄,這讓不少的寶媽都非常的頭疼,畢竟寶寶隨時都可能弄臟床鋪、衣服等。
而紙尿褲的誕生,讓寶媽們都是長舒一口氣,因為至此再也不用擔心寶寶的便便會弄臟其他東西了。
不過,紙尿褲畢竟不可能伴隨孩子長久,在特定的時候,寶寶是需要逐漸地脫離紙尿褲,達成自主排便、控制排泄的目的。那么問題就來了,到底什么時候,是最適合讓寶寶脫離紙尿褲的時候呢?
寶寶停用紙尿褲,既不能太早,也不可過晚
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紙尿褲的戒斷階段也是不同的,年齡只能作為寶寶戒斷紙尿褲的一個參考性因素,并不能夠作為一個決定性因素。
如果家長在給寶寶戒斷紙尿褲的時候,沒有采用正確的方式、把握正確的時間,那么就可能會讓孩子徒增困惑。
戒斷紙尿褲的時間過早,將有損寶寶的身心健康。
如果家長僅憑自己的意愿,過早地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期望寶寶能夠更早地戒斷紙尿褲,那么等待家長的,只能是寶寶的健康問題。
要讓寶寶戒斷紙尿褲,必然需要訓練寶寶自主如廁, 而寶寶自身的發育情況不到位的話,那么,寶寶就可能難以理解,或是沒有能力去進行自主如廁,這就會導致戒斷紙尿褲失敗。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很可能會因為家長的行為、自主如廁的失敗等因素而產生心理上的創傷。
有些家長認為,把屎把尿能夠幫助寶寶戒斷紙尿褲,又不會讓寶寶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
但是,家長們可能沒有意識到,孩子正處于高速發育階段,經常給孩子把屎把尿,將會影響到孩子的髖關節部位發育,并且讓寶寶感受到一種十分不舒服的排便方式。
這樣一來,孩子很有可能會抵觸把屎把尿的行為,從而偷偷地拉屎拉尿,增加寶媽的工作量。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寶寶繼續使用紙尿褲。
戒斷紙尿褲的時間過晚,易致使寶寶養成不良習慣。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使用紙尿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寶寶使用紙尿褲之后,自己就輕松了很多,不必過于地操心關于寶寶排便的事情了。并且,也不會像過早戒斷紙尿褲那樣,讓孩子受傷害、受委屈,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家長們可能沒有注意到,如果太晚不給寶寶戒斷紙尿褲,那么將會讓寶寶對紙尿褲產生依賴性,從而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寶寶長期使用紙尿褲,逐漸地將隨意排泄養成習慣,就不會刻意地去控制排便行為,寶寶的相應排便組織就得不到鍛煉,這會導致寶寶長時間無法自主排便,甚至到上了幼兒園或小學,都還需要依賴紙尿褲排便。
另外,寶寶還可能會對紙尿褲形成一種心理依賴,將紙尿褲視為一種安全感來源,并且孩子的年齡越大,這種依賴性就越強,孩子就越不容易戒掉紙尿褲。所以,太晚戒斷紙尿褲也是不好的。
寶寶到底什么時候適合戒斷紙尿褲?選對時間很重要
前面提到年齡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素,但是家長也要注意,給寶寶戒掉紙尿褲的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如果滿足以下幾種條件,那么,可以嘗試給寶寶戒掉紙尿褲。
①寶寶的年齡達到3歲左右
在戒斷紙尿褲的時候,我們需要保證寶寶的生理發育達到了能夠自主排便的程度。
而寶寶在三歲的時候,才是膀胱發育成熟的時候,所以,要讓寶寶完全脫離紙尿褲,最好等到三歲 以后。
當然,由于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自身的排便控制組織已經成熟,所以寶寶在兩歲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鍛煉自主如廁行為了,在兩歲到三歲期間,逐漸的減少紙尿褲的使用,讓寶寶在三歲的時候能夠順利脫離紙尿褲。
②寶寶具備自主如廁的意愿和能力
讓寶寶順利的自主排便,是需要讓寶寶建立如廁意識以及意愿的,如果寶寶不愿意自己上廁所,那么說明寶寶暫不適應,家長需要進行耐心的引導與幫助,讓寶寶逐漸的產生自主如廁的意愿。
一般來說,寶寶要想自己如廁,除了自身的身體發育以外,還需要寶寶具備一定的如廁技巧。就比如大小便的姿勢、大小便的信號、大小便的處理等等。如果寶寶只有自主如廁的意愿,而沒有如廁的能力,那么將會出現十分恐怖的事情。比如寶寶拉不到指定位置等等。
之前就見過一位小可愛,穿著爸爸的拖鞋上廁所,結果全給拉拖鞋上面了。所以,一定要訓練寶寶的如廁能力和技巧,讓寶寶能夠拉得準確、尿得無誤,并且知道便便是很臟的東西,是不可以拿來玩的。
另外,寶寶身形與大人截然不同,所以一般家里的馬桶等,并不適合寶寶使用,寶寶很可能拉完了還沒坐上馬桶。所以,戒斷紙尿褲時期,家長一定要為寶寶準備好專用的如廁設備,比如寶寶馬桶等。當孩子對如廁產生興趣時,那么,自然會慢慢地喜歡上自主排便,從而順利脫離紙尿褲。
你們家孩子幾歲不用穿紙尿褲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