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詩怡
近日,浙江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公布了《杭州市會展新城啟動區城市設計》,這座與下沙一江之隔的會展新城,是杭州未來對外展示的窗口,這里將是杭州重要的國際會議目的地。
會展新城的建成,這不僅僅是提升杭州國際化形象,更是杭州擁江發展的重要一環當然,其發展更是能夠帶動錢塘新區以及臨空經濟示范區發展的重要舉措。
會展新城區位示意圖
一座城市想要提升自己的國際化水平就該有一個向外展示的門戶。
正如上海虹橋國際會展中心之于上海的地位,而杭州會展新城緊鄰蕭山國際機場以及錢塘新區,其成立與發展,與錢塘新區未來的發展前途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
人文要素分析
從古至今,會展新城所處的位置一向為觀潮圣地,具有深厚的人文背景,這也為會展新城提供了人文基礎。此次開發的是會展新城的中心,實行先行開發。
會展新城價值區位認知
杭州城市發展之下,依托于城西科創大走廊的杭州城西,正在奮力發展中。杭州城東和城西正是城市發展的雙翼,東西的發展本應實現平衡。
杭州擁江發展之下,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等重點功能板塊,打造的是世界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的重大平臺,城西則以數字化經濟為主的創新產業為主,如今在杭州的地位舉足輕重。
為使得杭州城市東西發展之平衡,對杭州城東傳統的產業結構,則提出了更高的創新需求。
而會展新城的到來,無疑為城東的錢塘新區帶來了新的活力,這里是杭州未來的對外門戶,提高杭州城市的國際影響力。
會展新城的發展目標與愿景
杭州會展中心的設計理念也頗具杭州的歷史文化元素。
杭州是一座“絲綢之府”,以絲綢為文化因素,將“杭扇”與絲綢相結合,會展中心以“潮涌風帆、綢帶雅扇”為主要的設計概念,彰顯了杭州這座城市的歷史人文底蘊,頗具江南文化名城的風韻。
大會展中心設計概念
會展中心在設計方面,將周圍的白虎山、獅子山景等南沙大堤串聯起來,又將會展中心深入城市內部,以便于匯集人氣,增添板塊的活力。
啟動區規劃結構圖
依山傍水的環境之下,以扇形的大會展中心為核心點,其功能效應逐漸向周邊擴散,從而帶動周邊板塊的加速發展。
啟動區整體形態
除了頗具江南文化色彩的外形設計,整個區塊的設計更加注重對天際線的視覺感受,打造沿江富有層次感的視覺,一座新城的魅力,就在于此。
有山有水,有森林般綠意,將構建一幅“登山、觀潮、親水、游城”的慢生活畫卷,會展新城與城市街區相融洽,其功能效應逐漸滲透周邊的生活。
對于江對岸的下沙來說,除了壯美的錢塘江景,今后跨過錢塘江,還能輕松享受會展新城所帶來的休閑慢生活。
會展中心片區設計
這是一座開放的城市客廳,未來,在錢塘江畔,除了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更有一座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會展新城!
在這座新城,更有未來住區的新時尚,未來街區的打造,這是融合了數字貿易和智慧服務的新住區,更是代表這座新城創新水平的封面。
未來街區設計
會展新城臨近杭州空港,在這里還將打造符合的共享空間,未來在這里更有共享辦公等功能設施,在這里更是一個充滿創新元素的商業辦公空間,更有濱水商業街等配套,提升活力與人氣。
融展共享坊片區設計
一座集居住、社區服務、商業休閑于一體的新城,在錢塘江畔畫下了宏偉藍圖,一座新城的能量正蓄勢待發。
上周,杭州地鐵四期環評意見征詢剛發布第二天便刪除,最大的懸念則留給了錢塘新區。
在全城尋找“楊家橋”之時,不少人認為新建7號線的終點站應為大江東義蓬的楊家橋。
如果是此前網傳的錢塘新區21號環線,那么會展中心很可能將會成為這條新建7號線的其中一站。
從下圖可以看出,21號線位于1號線北側,21號線將由錢塘江西通向南陽,并隨后走向大江東方向的楊家橋。那么這條線路將與南北向中環路、東西向塘新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另外,11號線與艮山東路東沿線、中環路有緊密聯系,也有可能會通向河莊,未來,下沙對岸很可能會出現三線匯集的可能。
啟動區建筑總平面布局
其實,這樣的猜測并非空穴來風,大會展中心的設計中即提到了TOD開發指引,在這片聚能高效的價值高地上,因站施策,謀劃多維度、多時段的TOD開發。
TOD分類開發引導
除了TOD的分類開發引導,地下空間也將得到更好的利用,實現“一核引領、通江達展”的布局結構。
會展中心與錢塘新區是“近鄰”,這樣一座代表著杭州國際視角以及創新能力的新城的崛起,必將帶來強大的輻射力,為錢塘新區的發展助力。
對一江之隔的下沙而言,這樣一座新城的崛起,使得下沙更突出了杭州城東的重要位置;對于大江東而言,為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商業平臺,提升整個錢塘新區的地位。
會展新城規劃效果圖
對于整個杭州而言,會展新城的崛起,將使得杭州東西的產業和經濟發展實現平衡,促進整座城市經濟的平衡發展。
會展新城,未來可期!
(本文圖片來源于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END
總編 | 文武 本次編輯 | 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