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那段買驢肉火燒都要打電話跟丈夫要錢的日子里,我知道不能繼續這樣下去。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2020年的時候,孩子一歲半。這一年全世界都被疫情困擾,而我被生活困擾。
年初,我下定決心改變生活,將“2020,轉折年”寫在了本子上。至于轉向離婚還是幸福生活,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
第一步,有收入
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炒股。炒股可以帶來經濟收入,有了收入,我就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離婚。我沒有決心離婚,但是我要為此做準備了。
我和老公的收入是分開管的,不是刻意分開,只是轉來轉去太麻煩,沒想到成了隱患。從懷孕到生小孩到孩子兩歲,都是我支出的。離職之后也是靠著積蓄生活。
多次爭吵之后,老公給我發過幾個月的“工資”,然后就又不了了之了。后來變成了“支付寶親密付”,我的每一筆花銷都得經過他。
有一次去買火燒,兩個火燒三塊錢,但是店家只能微信付款。我跟他打電話要錢,他說,你把二維碼拍了發過來,我給你付。我也不知是為什么變成這樣,就是很心酸。
學習炒股的日子很忙碌也很充實,早上六點半起床,聽半個小時的課程,中午趁小孩睡了,重溫一下課程然后記筆記,晚上等小孩睡了,寫當天作業。一般都會搞到十二點以后。這樣堅持了兩個月,然后就在股市里摸爬滾打,到現在,實現了自己的收益目標,還是小有成就的。
第二步,為工作努力
我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執業考試。這個考試可以讓我不坐班的情況下也有收入,小孩幼兒園還要接送,我需要找一個不坐班也能掙錢的工作。
對于考試我和老公爭執很大,成為了我決心離婚的導火索。他的觀點是:如果考試就能掙錢,大家都去考試了。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帶好孩子,然后做一些即刻就能有收益的事情,例如做飯,掃地,撿垃圾。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撿垃圾!而且說了不止一次。他說他是在開玩笑,你信嗎?
孩子一歲半的時候,還不會說話,社區醫院建議我們要多和孩子交流。恰好我正在準備考試,惹惱了他,“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說話,你是怎么管孩子的?孩子都帶不好,還想考試!”
是啊,我的孩子一天24小時,一周7天,一年365天,身邊都只有媽媽,媽媽陪他讀繪本,玩玩具,出去玩耍,到頭來孩子不會說話,也是怨媽媽。
此刻我是什么狀態呢?
80斤,腰疼到蹲下自己站不起來,需要扶著東西;平躺臉朝上的時候是坐不起來的,即使手扶著床;戴著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就無法呼吸。這個身體狀況,帶著孩子,炒股賺錢,外加準備考試。
第三步,我們必須談談
然后我正式提出離婚。雖然此刻我沒有收入,沒有家人支持,我不知道離婚后怎么生活。他沒有同意,說:你可能說太累了,休息休息吧。
于是我做了第三件事情,把孩子交給了奶奶。
一天兩次去公園跑步,下午六點到八點,到奶奶家看孩子。其他時間準備考試。偶爾來北京和老公住幾天。以前帶著孩子在老家,他就以工作為由很少回去,現在我來北京住,他也是三句不離工作。
我倆很少聊天,我就是一個人在屋里游蕩,跟以前沒有什么不同。我的身體好一些,但心理并沒有好轉。我開始找一些心理課程來療愈自己。有一次我把一個音頻發給老公,他說:要不我們去看心理醫生吧。我淚如雨下,他終于看見問題了。我們吵了兩年,他終于不再逃避,開始嘗試解決問題了。
經過百般爭取,十月份,我帶著孩子來北京,一家三口終于團聚了,并且只有一家三口。兩年來,我第一次跟他同床共枕(除了我自己來北京的那一陣),睡了一個整覺。
兩年中,我們分居了一年半,分床了半年。我跟他溝通過無數次,爭吵過無數次,他都以工作為借口拒絕與我和孩子睡一個房間。吵了兩年,我終于如愿以償了。
他開始利用下班時間帶孩子,碗摞得高了,他也會主動去刷。周末我們一家三口會一起出去玩,他還會背著我在操場上奔跑。前幾天孩子生病,半夜哇哇哭,他主動起來給孩子倒水,用熱水濕了一條毛巾,還在我的背后墊了兩個枕頭。兩個月來,他的變化極大,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我開始把時間放在家庭上了。
最終脫困的原因:不允許丈夫繼續缺位
現在,他在臥室里帶寶寶,我在客廳寫文章。這就是我的2020,從糟心轉向幸福。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導致我們之前過得那么辛苦,現在又像什么都沒發生一樣過的極其幸福。
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我把家庭的基調調整好了,并且獲得了他的認同。
這個家是我跟他的,這個家庭的所有決定由我跟他來定,婆婆禁止插手。以前婆婆干涉太多了,她會要求老公睡客廳不要睡臥室,要求老公早上不要做飯讓我做,要求老公下班不要抱孩子因為工作太累。
甚至以“不想給我面子“為由,取代了我裝修我自己家的權利(我做設計八年了,說得狂妄一點,我畫的圖比她吃的鹽都多)。
經過各種事情,老公發現,我的很多決定都是對的。他明確表示,他認同我的觀點,并且以后有事情會跟我商量。
二、教會老公解決問題。
老公的缺點就是,懶,遇到問題會選擇逃避。他懶得拒絕婆婆的無理要求,他懶得去思考如何處理家庭關系,責怪我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得多。
事實證明問題遲早要解決,時間越長越嚴重。
因為婆婆是個很嘮叨而且控制欲很強的人,老公長時間養成了不聽不說的習慣。“你說啥我都不聽,我想啥一句不說”。
我以前跟他說話就好像跟空氣說話一樣,有去無回。但是現在他會告訴我,他心情很沮喪,他不喜歡我的說話方式。我也會主動引導他表達,例如我會主動問,我這樣做會讓你不高興嗎?你現在怎么想的呢?他改變很多。
三、我會建立固定的爸爸帶娃時間,且盡量不責怪他帶娃過程中的錯誤
慢慢他發現,爸爸帶娃跟媽媽不一樣,孩子需要跟不同的人玩耍,來建立不同的認知。而且我會跟他講很多育兒的知識,他也能夠聽進去了。
例如我之前告訴他繪本很重要,他都不置可否。我想了很久都不知道如何說服他。
有一次給寶寶講繪本,書里寫到“廚房飄出了好聞的香味”,我借機“教育”老公:我們很少會這樣說吧,但是繪本會教小孩這么說。引申為我們會有很多認知缺陷,所以我們教給孩子的都是片面的,但是繪本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繪本會說我們從不會說的話,會講我們不了解的知識,孩子接觸越多的繪本,他輸入的知識就會越多。然后老公就頓悟了,我非常欣慰。
這是一場艱難的自救
我全職兩年期間,經歷了非常多。我抑郁到不止一次的想過跳樓,也想過拋棄小孩(但一想,我如果離開了,傷心的是我的父母孩子,而我的老公會再娶一個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就作罷了),我最后決定自己救自己。
我告訴自己,這就是我這個階段要做的功課,我要完成這個功課。即使經歷了這么多,我也沒有后悔過做全職媽媽,把瀕臨死亡的自己和我的家庭拉回來,是我做的最棒的事情。
2021年的目標我已經定好了。目標里全是我自己的。通過考試;養成一個可以堅持的習慣;帶著寶寶旅行兩次。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新的一年,我會用——做自己。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句話,這句話激勵我整個2020,我也會把它當作座右銘一直執行下去。它就是——如果想孩子優秀,不是要求孩子,而是要求自己變優秀,然后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筆者:你能夠接受全職媽媽嗎?
丈夫:可以接受,而且我還想當全職爸爸呢,帶孩子空暇的時間還能搞自己的事情。
筆者:現在孩子兩歲,確實輕松一些,你確定孩子小的時候,你能有時間搞自己的事情?
丈夫:哦對,那會確實是累。
筆者:全職媽媽最累的是什么?
丈夫:孩子會有很多需求,媽媽需要在做事情,例如做家務的時候,隨時聽從召喚。如果沒做家務,純帶孩子的時候,就不是很累。
筆者:你兩歲前你都沒有在我們身邊,雖然你知道全職媽媽累,但你不知道有多累。(吐槽)
丈夫:嗯
筆者:我辭職后,經濟壓力都在你身上,你壓力大嗎?
丈夫:以前壓力大,主要是精神上的壓力,一旦失去工作,家庭就沒有收入了。但是現在沒壓力了,你能掙錢了,雖然不多,但是在精神上能緩和不少,萬一失去工作,至少不會餓死。
筆者:那你能理解,我當初讓你多回老家看看我們,即使你做不了什么,這是為什么了嗎?
丈夫:(若有所思)嗯
筆者:家務應該平分,還是歸全職媽媽做?
丈夫:我覺得家務平分吧。平時誰累了就少做點,另外一個人多做點。
筆者:你覺得全職媽媽的價值如何確定?
丈夫:分情況而定吧,例如帶孩子帶得好價值就高,帶不好價值就低。帶孩子之外還能做其他的事情,例如掙錢或者做飯好吃等等的,價值就更高一點。
筆者:可是孩子帶得好不好,往往需要等孩子長大了才能判斷。所以很多時候,全職媽媽的價值是被忽略的。
丈夫:(恍然大悟)是啊。全職媽媽比老人或家政工帶得好。
筆者:你升級爸爸后,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丈夫:以前下班就歇著,現在下班就是干活看娃。
筆者:你覺得安全感是什么?全職媽媽會更缺乏安全感嗎?
丈夫:家庭和諧和掙錢吧。咱家庭還算和諧,媽媽如果能掙錢,就應該不會缺乏安全感了吧。
筆者:你覺得社會上,女性會相對不公平嗎?怎么消除這些不公平?
丈夫:那得看怎么說,擱以前女性還得跟夫家姓,那會更不公平。消除這些不公平,就得靠女權主義者了。
筆者:全職媽媽若想回歸職場,會更難,你認同嗎?作為老公,你能做什么呢?
丈夫:會更難。我幫他帶小孩,給她出謀劃策。包容度跟高一些,不要求掙錢。
筆者:你能明白,爸爸在家庭中是無可取代的嗎?你是什么時候明白這個道理的?
丈夫:明白,很早就明白。
筆者:全職以后,總是說一些柴米油鹽,家長里短的話題,你會覺得煩嗎?
丈夫:一點不煩。
筆者:你想對其他爸爸們說什么?
丈夫:人生就那么幾十年,開心快樂很重要。(翻譯:別老跟老婆吵架,能讓著點就讓著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