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所有導演老去的一個通病。所有的切身感受,都會慢慢固化為一個個的概念,所有的那些動人的靈氣都會固化為一個個的套路。
《新喜劇之王》毫無疑問是讓我失望的。
它讓人失望的地方并不在于它不煽情,而在于它太煽情。它是平地起高樓,甚至不是平地起高樓,它是從第十層的虛空中開始建起,然后瘋狂地奔向它認為的理想的高潮處。
而這也是這部影片與周星馳的舊作《喜劇之王》最大的區別。在《喜劇之王》里面,影片中最關鍵的戲之一,是主角尹天仇從一個在片場被人責罵的死跑龍套的,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的場景,這時,他是一個社區活動中心的百無聊賴的義工,他只能在那兒看著老人在那唱著荒腔走板的戲劇,小孩翹著小雞雞在空闊的大廳里走來走去。如此刺骨的日常生活的瑣碎與無聊,讓他在片場被人罵都變得更有生氣,這給了他成為一個演員的最大動力,那種一眼就能望到頭的了無生趣的平淡給了他卑微卻持久的能量,這是整個戲劇的最基本起點,是整個電影的情感基石,沒有這個東西,他所有的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以及以笑當哭,都是浮萍與浮云。
當然,《新喜劇之王》與《喜劇之王》的基本表達是有差異的。在《喜劇之王》里,我們看不到尹天仇的父母,看不到他的朋友,看不到他的同事,他是一個孤獨的人,就像馬丁·西科賽斯的那版《喜劇之王》一樣,成為一個演員,是他們抵抗他們平庸的唯一方式,也是抵抗他們孤獨的唯一方式。
我們在《新喜劇之王》里面,女主角有摯愛她的父母,家境也不是過于寒酸。那她那么想做演員的動力在哪?當然影片里面通過那個富豪龍套已經說了,他們是為了純粹是為了興趣。
但在戲劇中,純粹是為了興趣,是不成立的。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抵抗另外一種東西,我們所有主動的追求本質上都是一種逃離。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就像再沒有理想的人,他也會說好死不如賴活的活著,他也是為了抵抗,這種好死不如賴活著,就是在無意識地抵抗死亡。
其實,這部影片是有機會觸及到這個女主角的靈魂的。它也許就是影片中無數次提到的她的丑陋。這就像《立春》一樣,就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百萬美元寶貝》一樣,他們因為無人愛,才那么想獲得眾人熱切的目光,即使這種目光是虛幻的。
這是這部影片真正缺乏的東西,也是周星馳之前電影里真正動人的地方。《破壞之王》里,何金銀那么想成為英雄,是因為他是個百分百純度的懦夫。《國產凌凌漆》的凌凌漆那么想成為特工,是因為他已經做了太久的豬肉販子。《大內密探零零發》里零零發想建功立業,是因為他之前只能在皇宮里洗洗碗,在家里當著婦科大夫。在《少林足球》里面,阿星打定主意要踢少林足球,是因為他身懷絕技,卻不得不撿垃圾。
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小人物,給了周星馳電影最大的戲劇張力。而在《新喜劇之王》里,我們看不到女主角如夢在真正對抗什么?電影對她真正的吸引力是什么?沒有這種提示,我們就只能看到一個狂熱渴望成功的女人,這種近乎變態的熱望,讓她看起來像一個成功癖患者。
這種空洞的對于成功的渴望,也許對某些人來說足夠打雞血,但對一部電影來說,就顯得過于浮夸了。
另外,這部戲也缺乏真正的戲劇兩難。真正動人的也最艱難的選擇,是在對與對之間的選擇,是在是在道德與利益之間的選擇,是在利益與愛情之間的選擇,是在道德與愛情之間的選擇。這也是《喜劇之王》里面最有魅力的兩個場景之所以成立的原因。在尹天仇說出我愛你之前,他的輾轉反側,實際上是他的自尊心,與他的愛戀之間的對抗,最終他戰勝了自卑,選擇說出“我養你”。在其后處在事業關鍵轉折期的車上,面對柳飄飄的示愛,他選擇了那個飄飄,而這顯然會讓明顯對他有情有意的杜娟兒對他的熱心大打折扣。
這種艱難的選擇,才讓他們的感情變得那么有重量,一個戲癡卻沒有義無反顧放棄可能有損自己事業的愛人,才讓尹天仇與柳飄飄之間愛情一直到現在仍然歷久彌新。
而在《新喜劇之王》里面,我們所能看到的一次又一次的所謂的挫折,其實缺乏這這種戲劇上的豐富性。所以說整部影片就變成了一個所謂成功者的訴苦和催眠大會。
作為一個周星馳的影迷,看到這部電影顯然是傷感的。我們能看到,他已經像有點像他曾經的搭檔劉鎮偉一樣,開始向自己的作品致敬,或者直白點說:重復。當然影片還有則流暢的敘事及情感強度,但他似乎已經喪失了對于人物內心原動力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他原先作品里的凄厲,在這部電影里化為一種毫無節制的煽情。
那種凄厲,本質上是一種自我貶低,是一種骨子里的絕望。這種絕望與那種不合時宜的夢想形成了冰與火般的對撞。那種人性里面的弱點,讓那些人物變得更為真實、沾滿了塵土。他們的勢力,懦弱,狡詐,與堅持一起,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元的魅力體。而在這部電影里面,我們就看到一個成功學的充氣娃娃,如此高高飄揚,卻又如此一戳即破,如此虛浮搖晃。
這也許是所有導演老去的一個通病。所有的切身感受,都會慢慢固化為一個個的概念,所有的那些動人的靈氣都會固化為一個個的套路。所有的曾經激發他們前進的動力,都會變成一種固有的慣性。那更可怕的是,他們強大的理性和自信,會讓他們絲毫感受不到這種概念化的危險,最終都走向了一個自我封閉的自high。
這當然會是所有創作者的一個命運,我們也不能苛求,但因為這是大家都太喜歡的周星馳,這種命運才顯得如此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