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選種
選擇健康無病、性欲旺盛、母性好、生殖器官發育良好、乳頭4對以上的母兔留種。留種仔兔最好從優良母兔的3~5胎中選留。肉兔一般最適宜的繁殖年齡是1~3歲,3歲以上除個別優秀種兔外,不宜再作種用。
其次根基養殖規模及需要,可以每年引進一定量的種兔進行繁殖,同時結合現有的母兔,觀察其繁殖力、抗病力等進行優中選優繁殖。
二、營養得當
選種之后必須注意配種前后的飼養管理,要供給全價日糧,滿足種兔的營養需要,以減少胚胎死亡和流產,提高種兔繁殖力。
從配種前2周起到整個配種期,公母兔都應加強營養,尤其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供給要充足。
種兔與商品兔應區別對待,給予種兔"特殊照顧",科學配料,科學喂養。柑橘不同的飼養模式,合理飼喂,做到既營養不缺少,成本又可以降低。
三、適時配種
一般以春秋兩季母兔的受胎率最高,產仔數最多。最佳的配種時間是發情的中后期,交配后容易懷孕。夏季早晚配種較好,冬季則中午配種為宜。
兔發情必須有合適的溫度,即使在冬季或夏季,采取必要的保溫或降溫措施,依然可以收獲較高的繁殖量。
四、重復配種和雙重配種
重復配種,即在第1次配種后間隔8~10小時再復配1次。1只母兔連續與2只公兔交配,中間相隔時間不超過20~30分鐘,這叫做雙重配種。重復配與雙重配種旨在提高母兔的受孕率和產仔數,降低空懷的可能,雙重配種只在商品生產中應用,不適用種兔配種,以免血緣混亂,降低種兔的種性。
在雙重配時應注意,要等第一只公兔氣昧消失后再與另一只公免交配,否則,因母免身上有其他公兔的氣味而可能引起斗毆,不但不能順利配種,還可能咬傷母兔。
五、頻密繁殖
商品生產中,母兔非常健壯時,可通過頻密繁殖(母兔在產仔當天或第二天就配種)或半頻密繁殖(產后7~14天配種)來生產更多的商品兔,以提高經濟效益。但此時必須保證母兔和仔兔的營養水平,加強飼養管理。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母兔產仔質量下降,提高仔兔成活率。
一般商品生產中,保持公母兔比例為1:8~1:10, 種兔場純繁以16-1:8適宜。在配種時要注意公兔的配種強度,根據母兔體況,飼養條件,選取頻密繁殖、半頻密繁殖或倆者結合。
六、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保持兔舍清潔、干燥、安靜,適宜的環境溫度,是母兔高產穩產的保證。同時應做好母兔產仔接產工作。
結束語:實踐證明,在合適的種兔前提下,提兔的繁殖力,是提高兔養殖經濟效益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