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普通人,固定型思維的害處在于,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庸,把失敗的鍋甩給外界,還要要安慰自己坐等風起,可這一坐就是一輩子。而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往往含笑和挫折過招,將磕絆視為鋪墊,反而倒逼自己的優秀。
如何改善思維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1、提高目標設置能力:人生應有的思維方式
“我深深地感到,人從年輕時就有必要探索人生中應具備的思維方式與哲學。”稻盛和夫說。
擁有怎樣的“思維方式”、人生觀和哲學,是一個人的自由。然而,由此而產生的人生結果,也必須由個人承擔。
在27歲創立公司后,稻盛和夫就把作為人應該做的事情逐條歸納總結,編輯成“京瓷哲學”。其中記錄了幾十條他在工作實踐中體悟的“人生應有的思維方式”。
“我們可以用‘登山’來比喻應該擁有怎樣的思維方式。”稻盛和夫說。如果要爬附近的低矮山丘,只需以郊游的心態,身穿常服,腳穿運動鞋就能實現。
如果想征服阿爾卑斯之類的雪山,就必須配備相應的裝備。而如果是攀登珠穆朗瑪峰,那么,就更不一樣了,必須身懷攀巖技術,配備各種各樣的裝備,接受嚴格的訓練。
攀登的山峰不同,需要的準備工作和裝備也不同,正如一個人追求的人生、經營目標不同,他所持有的 “思維方式”的境界也截然不同。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目標越高遠,需要持有的思維方式越高遠。
“先確定追求的目標,然后才能確定達到目標所需要的思維方式。”稻盛和夫說,我追求的目標是開拓一個從未有人涉足的、全新的精密陶瓷世界,讓京瓷成為世界第一的陶瓷公司。
正是因為這個高目標的制定,因而在京瓷公司步入正軌后,稻盛和夫也一絲不茍地貫徹清教徒般的“思維方式”。
因為在他看來,要想成就這樣的企業,光靠嘻嘻哈哈、輕描淡寫的思維方式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2、提高學習和適應能力
達爾文自傳曾說過:
在大自然的歷史長河中,能夠存活下來的物種,既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
能感受到大環境的變化并適應是一種能力。
在這基礎上,還可以再補充一句,凡是能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也是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強者。
美團王興,擁有強悍的學習能力,他是一個學霸,也是一個經過自我訓練而形成一套自己思維方式的人。
學生時期,一路保送進入清華大學電子系,畢業后去了美國留學。
創業后的王興,依舊保持學霸風格,對新生事物具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開放心態和學習能力,帶動了公司的學習氛圍。
美團副總裁王慧文住在他家里時,看著一面墻的書架問王興:“這里面的書你看了多少?”
王興回答:“差不多一半吧。”
他的學習主要來自三種途徑:
一個是實際工作中的感悟;
一個是從書本上獲得;
一個是高水平的交流。
王興對參觀公司很有興趣,參觀了海爾、萬科,也去亞布力參加中國企業家年會,接觸了很多企業家。
他覺得,人家企業能夠做到行業數一數二的水平,不管現在因為技術變革有了什么問題,都是有可取之處的。
比如,他覺得萬科的規劃非常強,企業已經做到另一個境界。
“有趣”是王興的口頭禪,談到參觀企業,他連說了幾個“有趣”。
王興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學習企業管理,不斷和不同的人聊天兒。
他與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的前COO都交流過,這些COO經歷了公司的創業期、高速增長期以及上市期。
他還求助于書本,學習通用電氣的管理體系,學習精益思想,使用價值觀、戰略、組織結構、目標、考核、激勵、溝通等一套管理體系。
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斯、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都是他學習的對象。
今日頭條張一鳴,6年從程序員做到CEO,創辦頭條5年后估值300億美金。
“善于學習,且有強烈的目標導向”是他的標簽。他可以像機器一樣工作,并曾像馴化算法一樣調適自己。
經過反復試驗,他得出自己的調試結論:專注且高效的最好狀態,是在輕度喜悅和輕度沮喪之間,不太激動,也不太郁悶,并且睡眠充足。
他看得長遠,目標一旦確立,就極其專注。持續學習進化,始終保持克制,做事不設邊界,不對當下滿足,專注長期目標,鮮有焦慮迷茫。
“人和人本身學習能力上的差距,導致了學習水平直觀上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心態固化了,他們根本就接受不了任何新的信息。”阿秀說。
如果你總是拒絕新知識、新思想的輸入,那么,你的知識水平、思維方式、價值觀就只能被身邊的親朋好友和一些無腦網文所決定。
而判斷一個人潛力強弱的重要指標就是“空杯心態”,即一個人對于新事物是否保持空杯心態,而不是因為自己的經驗和舊認知,拒絕新的認知。
很多人對事實不追根究底,不愿意多問幾個為什么,心態封閉。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很多人不是學習后放棄了學習,而是學習之前就放棄了學習。”
這些人處于傅盛說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階段,更可怕的是95%的人處于這個階段。
這也是很多人失去思維、認知、知識升級機會的原因,只能一直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轉悠。
如今,科技突飛猛進,各行各業每天都在發生巨變,知識和思想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新的碰撞。
要想順利適應世界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就需要不斷升級你的知識體系和認知體系,保持強悍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
3、提高實踐能力:看似平凡的努力最重要
“我一直堅持努力,埋頭從事‘看似平凡’的工作,因此,取得了今日的成就。”稻盛和夫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夢想的實現,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
這一點,在褚時健身上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種植橙子是個苦差事,開始種植前,多次和妻子馬靜芬商量,并多番考察了水果市場。
學了七八成,打下了堅實的農業基礎后才開始干。
2014年天干,因為下雨量不足,導致橙子的質量大大下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差評。
收到市場反饋信息的褚時健,每天晚上想著他的果樹,半夜四五點就睡不著了,起來翻書查資料,第二天叫上司機去找專家,一定要找到解決辦法。“我想著,我這么認真,果子的質量不會不好吧?”
玉溪市氣象回應稱,今年云南遭遇了強厄爾尼諾現象,極端天氣增加,雨季雨水少,雨季結束后反而多起來。
雨水增多也影響到肥料的吸收。果園目前施行的是一年布兩次有機肥。
因為今年雨水格外多,讓有機肥中的氮元素大量釋放,樹冠長得密密匝匝,相鄰的橙樹常會交叉在一起,這樣直接導致了陽光曬不到樹冠下方的果子,果子的顏色、糖分自然不好。
找到橙子品質低的根本原因后,12月初,工人們就開始著手剪枝工作,經過一系列調整后,橙子的品質得到了大大提升。
褚時健一直和兒孫們強調,一個人工作、過日子都要認真踏實,對產品認真,對周圍的人也要認真。
“如果不腳踏實地,夢想只能淪為空中樓閣。”稻盛和夫說。人生之路,沒有像自動扶梯那樣的便利工具,只能依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對此,很多年輕人不以為然,認為一步一個腳印實在太慢,照此速度,一輩子無法成就夢想。殊不知,一步步的積累會產生魔法般的加乘效果,最終由量變到質變。
“通過看似平凡的努力積累,能夠取得成果,從而樹立信心,喚起更為強烈的奮斗意識。”通過這樣的循環,在不知不覺中,便已取得無法想象的成就。
稻盛和夫,一個出生于鹿兒島的小伙,其貌不揚,能力平平,卻取得了今日的成就,關鍵在于“認真努力”四個字。
在他看來,認真努力工作,聽起來稀松平常,但卻蘊含了人生的真理。
人行人世間,工作上或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困難無法避免。有的也許可以輕易打倒,有的則令人望而生畏。
而選擇正面擊破,還是繞路而行,不同的選擇就此造就了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