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小陽
圖片:都挺好
1
功利婚姻
都說幸福的婚姻是夫妻二人情投意合,互相成就。
父親是家庭的頂梁柱,母親是家庭的后花園,孩子像一粒種子,在父親的陽光下和母親的雨露里茁壯成長。
而現實中,有太多的婚姻,出于各種各樣的功力目的,夫妻二人變成了互不相容的陌生人。
因為對自己死心,對對方涼心,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和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企圖用孩子的成功讓自己的心起死回生,用孩子的感情給自己的心添柴加熱。
原著《都挺好》里蘇母和蘇父的結合,是功利婚姻的代表。
蘇母嫁給蘇父是被母親逼的,因為他是城里人,可以幫自己和弟弟遷入城市戶口;蘇父娶蘇母,因為她工作好長得漂亮,可以持家生娃傳宗接代。
這樣的婚姻,除了現實與功利,沒有一絲溫情與愛意。
所以,當蘇家的小女兒蘇明玉打開記憶的大門,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壓抑與沉重。
一個懦弱無能的男人與一個強勢包辦的女人組建的功利性婚姻,注定無法滋養彼此,自然也不能給孩子的成長提供必要的情感養分。
2
重男輕女
重男輕女出自《林海雪原》二十:說的白茹含羞帶樂的一撅嘴,什么黃毛丫頭,重男輕女的思想。
它是社會一種男女不平等的觀念 ,重視男性的權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為男性的附屬,并限制她們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和人身自由。
蘇母是醫院的護士長,是被文化洗滌過的人。
按理講,即使她保有封建思想的余毒,也不至于重男輕女到兒子的一切利益至上,女兒的一切權益踐踏。
可能的解釋是,由于她曾經被她的母親剝奪了選擇與自由的機會,她把痛苦轉嫁給了自己的女兒。即,我沒有機會選擇自己的生活,我也不能給你選擇的機會。
還有就是,在她的觀念里,養兒可以掙面子和防老,而女兒是沒用的。
所以,她才會說:
“蘇明玉,你是個女孩,你怎么能跟你兩個哥哥比呢?我們只負責養你到十八歲。你以后還要嫁人,到老了,我們也不需要你養。”
潛臺詞就是,對你好也沒用,我們反正用不著你,不如省點錢。
偏心極易帶來輕視與仇視,結果就是兄妹反目,母女成仇。
3
面子為大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這句話用在蘇家,再適合不過。
在世人看來,大兒子蘇明哲畢業于美國名校斯坦福,且移民美國,二兒子蘇明成在蘇州當地有房有車有美麗的老婆,小女兒蘇明玉是公司高管,經濟實力非同一般。
孩子的成就撐起了父母的“面子”,蘇母的突然離世卻讓這個風光無限的大家庭解體于關系惡化的“里子”。
蘇明哲考上斯坦福,每年需要15萬的費用。蘇母愿意賣房供大兒子去美國,不是為了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是:
“能考上美國名牌,那是給你們蘇家光宗耀祖,別人家的孩子有幾個能上?要是親戚鄰居知道考上了沒讓去,我可丟不起這個人。”
蘇母為什么砸鍋賣鐵也要供兒子留學?為了蘇家的顏面。
蘇父想去美國,卻從不過問大兒子在美國有沒有困難。在自以為即將去美國的前夕,特舉辦了“炫耀宴”,說孩子奮斗的目的就是為了孝敬父母。明成打了明玉,明玉起訴,他既不關心女兒的傷情,也不在意兒子是否蹲牢。明玉出于自己的考慮答應放明成出來,他跟親家吹噓說明玉是看他的面子才放明成出來。
孩子對蘇父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么?是給他掙足了面子。
蘇明哲答應父親接他來美國,恰逢失業。要還房貸、要生活,再擔負照顧父親的責任,顯然力不從心。妻子試圖說服他找一份工作,他因為放不下面子拒絕了;勸他和父親說清楚自己的現狀,暫緩來美國,因為放不下面子堅持著。直到妻子以“分手”做籌碼,才不得不編造出不讓父親來美國的“不失面子”的理由。
蘇明哲放不下的執念是什么?是他蘇家老大的臉面。
這個家庭,重面子輕情感。表面上都挺好,內里全是傷。
4
溝通障礙
蘇家人之間,是沒有真正溝通的。一直有人在說,卻從來沒人在聽,慢慢地變成了,所謂的“溝通”,不過是指責和抱怨。
蘇母去世,明哲責怪明玉:“你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媽出事的時候,你和明成誰都不在身邊?有這么當子女的嗎?”
完全沒有意識到,母親去世是突發情況,誰都沒有料到。關鍵是他也不在身邊。
蘇母可以賣房子供老大去美國讀書,賣房子給老二買新房結婚,卻不肯支付小女兒正常讀書的費用。面對女兒的懇求與哭訴,她說:
“你覺得委屈了,是不是?你說,把你生下來養這么大,我們容易嗎?”
完全沒有意識到,生下女兒,就要對女兒負責,女兒和兒子享有同等的權利。也沒有料到,她去世后包括墓地在內的所有費用都是小女兒出的。
蘇母的葬禮上,明玉因為工作原因,被迫接了個電話,二人發生爭吵,明成氣急敗壞地指責她:
“你出點臭錢能怎么著?媽白養你了嗎?你不應該出錢嗎?從媽走了到現在,你流過一滴眼淚嗎?你心里難受過嗎?怎么養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你配姓蘇嗎?”
完全沒有意識到,母親對他和對明玉一直是截然相反的態度。他是母親手心里的寶,明玉是母親忽略的草。母親生前的錢是他花的,母親死后的錢是明玉出的。
這樣的家庭,只有指責和抱怨,沒有共情和理解。溝通障礙,情感無法流通,親人之間不過是剛巧買了同一班車票的陌生人。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蘇家是一個不幸的家庭,《都挺好》顯然都不好。
這樣一個在世人看來無限風光的大家庭,是具備幸福的條件的,但是,由于觀念的陳舊,個性的缺陷,認知的偏差,最終導致親人之間幾十年的仇恨漩渦,怨念糾葛,愛斷情傷,生離死別。
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個悲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