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第7天了,時間過的真快呀,今天的任務是第5章,加油!
第5章 項目范圍管理
詳細內容見圖5-1
圖5-1 第5章 項目范圍管理
知識點5-1:(1)明確項目邊界(2)對項目執行工作進行監控(3)防止項目范圍發生蔓延
5.1.1 產品范圍與項目范圍
知識點5-2:產品范圍:指產品或者所應該包含的功能
知識點5-3:項目范圍:只為了能夠交付產品,所必須做的工作
知識點5-4:項目范圍基準:經過批準的項目范圍說明書,wbs和wbs詞典
5.1.2 范圍管理的重要性
5.1.3 范圍管理的過程
知識點5-5:范圍管理的過程:規劃范圍管理,收集需求,定義范圍,創建wbs,確認范圍,控制范圍
圖5-2
知識點5-6:項目范圍管理各過程的輸入、輸出、工具與技術見圖5-3
圖5-3
知識點5-7:規劃范圍管理過程的輸入有項目管理計劃,項目章程,事業環境因素和組織過程資產,使用的工具與技術有專家判斷和會議,輸出有范圍管理計劃和需求管理計劃
5.2.1 范圍管理計劃
知識點5-8:范圍管理計劃是項目或項目集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描述將如何定義,制訂,監督,控制和確認項目范圍
5.2.2 需求管理計劃
知識點5-9:需求管理計劃(Requirements Management Plan) 描述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內如何分析、記錄和管理需求。
知識點5-10:需求管理計劃主要內容:
(1)如何規劃,跟蹤和匯報各種需求活動
(2)需求管理需要使用的資源。
(3)培訓計劃
(4)項目干系人參與需求管理的策略
(5)判斷項目范圍與需求不一致的準則和糾正規程
(6)需求跟蹤結構
(7)配置管理活動
知識點5-11:收集需求是實現項目目標而確定,記錄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過程,其作用是為定義和管理項目范圍(包括產品范圍)奠定基礎。
5.3.1 需求的分類
知識點5-12:需求的分類
(1)業務需求
(2)干系人需求
(3)解決方案需求
(4)過渡需求
(5)項目需求
(6)質量需求
5.3.2 收集需求的工具與技術
知識點5-13:收集需求的工具與技術:
(1)訪談
(2)焦點小組
(3)引導式研討會:質量功能展開的具體步驟
(a)將用戶的多種需求及其相對重要性列為矩陣表的第一列
(b)將產品可能的多種特性列為矩陣表的第一行
(c)有相關專家記題討論每種特性與每種需求之間的關聯性
(4)按列加權匯總
(4)群體創新技術
(a)頭腦風暴(b)名義小組技術(c)德爾菲技術(d)概念/思維導圖(e)親和圖(f)多標準決策分析
(5)群體決策技術
(a)一致同意(b)大多數原則(c)相對多數原則(d)獨裁
(6)問卷調查
(7)觀察(工作跟蹤)
(8)原型法
(9)標桿對照
(10)系統交互圖
(11)文件分析
5.3.3 需求文件
知識點5-14:收集需求過程的主要輸出:需求文件,需求跟蹤矩陣
知識點5-15:需求文件內容:
(1)業務需求,干系人需求,解決方案需求,項目需求,過渡需求,與需求有關的假設條件,依賴關系和制約因素
5.3.4 需求跟蹤
知識點5-16:需求跟蹤的內容:見圖5-4
圖5-4
(1)業務需求,機會和目標。
(2)項目目標
(3)項目范圍
(4)產品設計
(5)產品開發
(6)測試策略和測試場景。
(7)高層級需求到詳細需求。
5.4.1 定義范圍的工具與技術
知識點5-17:定義范圍的工具與技術:
(1)產品分析
(2)備選方案生成:備選方案分析,橫向思維(戴勃諾理論,發散思維,水平思維)
5.4.2 項目范圍說明書
知識點5-18:范圍說明書的內容:
(1)產品范圍描述
(2)驗收標準
(3)可交付成果
(4)項目的除外責任
(5)制約因素
(6)假設條件
知識點5-19:范圍說明書的作用
(1)確認范圍
(2)溝通基礎
(3)規劃和控制依據
(4)變更基礎
(5)規劃基礎
5.5.1 WBS 的層次
知識點5-20:層次的特點
(1)每層中的所有要素之和是下一層的工作之和
(2)每個工作要素應該具體指派一個層次,而不應指派多個層次
(3)wbs需要有投入工作的范圍描述,這樣才能使所有人對要完成的工作有全面的了解
知識點5-21:WBS 的層次
1.里程碑
2.工作包(8小時<=工作包<=80小時)
3.控制賬戶:一個工作包屬于一個控制賬戶
4.規劃包
5.WBS詞典
5.5.2 分解
知識點5-21:分解
(1)識別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關工作。
(2)確定WBS 的結構和編排方法。
(3)自上而下逐層細化分解。
(4)為WBS 組件制定和分配標識編碼。
(5)核實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恰當的。
知識點5-22:分解的原則
(1)功能或者技術原則
(2)組織結構
(3)系統或者子系統
知識點5-22:注意事項
(1)WBS 必須是面向可交付成果的。
(2)WBS 必須符合項目的范圍。
(3)WBS 的底層應該支持計劃和控制
(4)WBS 中的元素必須有人負責而且只由一個入負責,盡管實際上可能需要多個人參與。
(5)WBS 的指導
(6)WBS 應包括項目管理工作,也要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7)WBS 的編制需要所有項目干系人的參與,需要項目團隊成員的參與。
(8)WBS 并非是一成不變的。
5.5.3 WBS 的作用
知識點5-23:WBS 的作用
(1)明確和準確說明項目范圍
(2)清楚定義項目邊界
(3)為各個獨立單元分派人員
(4)針對獨立單元,進行時間,成本和資源需求量的估算
(5)為計劃,預算,進度安排和費用控制奠定共同基礎,確定項目進度和控制的基準
(6)將項目工作和項目的財務賬目聯系起來
(7)確定工作內容和工作順序,將項目分解成具體的工作任務,
(8)有助于防止需求蔓延
5.6.1 確認范圍概述
知識點5-23:確認范圍的主要工具與技術是檢查和群體決策技術。
知識點5-24:確認范圍的步驟
(1) 確定需要進行范圍確認的時間。
(2) 識別范圍確認需要哪些投入。
(3) 確定范圍正式被接受的標準和要素。
(4) 確定范圍確認會議的組織步驟。
(5) 組織范圍確認會議。
知識點5-24:需要檢查的問題
(1) 可交付成果是否是確定的、可確認的。
(2) 每個可交付成果是否有明確的里程碑,里程碑是否有明確的、可辨別的事件
(3) 是否有明確的質量標準
(4) 審核和承諾是否有清晰的表達。
(5) 項目范圍是否覆蓋了需要完成的產品或服務進行的所有活動,有沒有遺漏或者錯誤。
(6) 項目范圍的風險是否太高,管理層是否能夠降低可預見的風險發生時對項目的沖擊。
5.6.2 干系人關注點
5.6.3 幾個術語的比較
知識點5-25:確認范圍與核實產品
知識點5-26:確認范圍與質量控制
知識點5-27:確認范圍與項目收尾
知識點5-28:范圍變更的原因
(1)政府政策的問題。
(2)項目范圍的計劃編制不周密詳細,有一定的錯誤或遺漏。
(3)市場上出現了或是設計人員提出了新技術,新手段或新方案
(4)項目執行組織本身發生了變化
(5)客戶對項目、項目產品或服務的要求發生變化。
第五章的知識點不算太多,也比較好理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