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八點十分開校門。我們通過班級群,一次次告知家長按時接送孩子,并堅持八點十分開校門。至今,五分鐘之內,大部分學生聽著唐詩,沿著直線,快樂走進教室。
課間四個一。下課后,老師反復訓練學生四件事:一是靠右行,上廁所;二是喝水,找墻邊;三是換書,放左上角;四是扔廢紙。
站隊按排號。開學第一天,各班按照高矮個排隊,然后編號:男生1號,女生1號……。體育課、放學隊學生能夠按照排號迅速站隊。
放學五個一。放學時,訓練學生五件事:一是裝好書包,二是背上書包,三是凳子放桌下,四是扔垃圾,五是右手拿水杯。
寫字找支點。為了使學生認真觀察生字的間架結構,把字寫正確美觀,我們確定了寫字找支點的方法。一種是在田字格中間定四個點,一種是定高度和寬度的三個點。有了支點,學生通過觀察,更容易確定每一筆的位置和大小,能夠把字寫在田字格的中間。
彎下腰跟孩子講話。孩子們喜歡老師,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講給老師聽。我們老師彎下腰或者坐下來,讓孩子看著我們的眼睛講話,他們講得眉飛色舞。老師和學生的關系變得非常融洽。
閱讀要實效。從開學第一天,我們就開始布置學生和家長一起讀課外書,以繪本為主,每天不少于20分鐘,讀后講給家長聽。每天學會一個字,寫在作業紙的反面。早晨到校后,老師點名給大家匯報。學生交上作業后,老師查閱讀簽字,沒簽字的及時與家長聯系。
課堂同步走。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個班級優秀不算優秀,我們追求的是整個級部的優秀。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帶頭作用,家長會課件一人做好,大家分享,連續充實修改多次,使年輕教師快速成長。課堂教學中,老教師先上課,年輕教師觀摩后再上課。觀摩時重點學管理,學習駕馭課堂。遇到問題及時商量討論。老教師負責提前研究教材做好課件,上傳給每位老師。
回頭看看我們做的這些工作,每一項都是老師們反復訓練的結果,都是老師們集思廣益的結果。總之,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須加強集體研究,把每一件小事做細、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