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建筑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戰爭與和平,是人類誕生以來的亙古不變的議題。在漫長的人類歷史當中,戰爭從來就沒有缺席過,幾乎在每一年里面,不同族群、國家、地區之間的人都會發生戰爭。根據統計,歷史上完全沒有戰爭的年份不到200年。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戰爭的形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從冷兵器時代到熱兵器時代,破壞力數以百倍地增長,給交戰雙方都士兵以及普通民眾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數以億計的人死于非命,留下了無數的戰爭瘡疤,時至今日,仍然難以完全愈合。
因此,二戰之后,和平與發展成為了整個世界的話題。但是在和平的煙幕之下,還有很多地方處于戰亂之中,比如我們的鄰居緬甸,就是這樣的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度。從二戰結束就開始打內戰,一直持續到現在,如今真個國家的老百姓窮得要喝西北風。
緬甸是中國的鄰國,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曾經被稱作洪沙瓦底。緬甸曾經在1044年形成了統一的國家,之后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
到了1824年的時候,英國發動了針對緬甸的第一次侵略戰爭。在之后的六十年里,英國最終全面占領了緬甸,將其變成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在英國統治之間,客觀上促進了緬甸當地的經濟發展,在二戰的前夕,緬甸成為了東南亞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不過,英國在統治的時候,在多個民族之間,刻意制造各種矛盾,方便自己的統治。
不過在二戰結束之后,反殖民運動興起,緬甸和印度一樣,也獲得了獨立。緬甸境內各民族失去了共同的敵人——英帝國。在利益分配方面,各民族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再加上英國的賊心不死,故意在各民族之間挑撥離間,讓大家的矛盾愈發不可收拾,最終釀成了全面內戰。
特別是在1960年之后,軍事強人尼溫奪取了緬甸的政權,建立起了軍事獨裁統治,他否決了少數民族的自決權,開始強行在緬甸境內推進緬甸化的同化政策。由于這一政策切實地傷害到了其他民族的利益,因此遭受到了極大的反抗。
在眾多的反抗軍中,克欽獨立軍是緬甸少數民族較為強大的力量之一,在與緬甸政府軍長期的對立和作戰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斗爭經驗,同時也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導致數以十萬計的平民無家可歸,只能夠逃亡鄰國避難。
除了克欽獨立軍之外,在緬甸還活躍著果敢軍、撣邦軍、佤族軍、克倫族軍、克耶族軍等少數民族的軍隊。這些軍隊一直以來都與緬甸政府軍作戰,越打越強大,勢力范圍也是越來越大。緬甸政府軍曾經多次與這些武裝集團簽訂停戰協定。
但是很多時候,雙方簽訂的停戰協定都是一紙空文,暴力沖突隨時都有可能上演。最近的一次沖突是緬甸政府軍攻打果敢軍,讓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果敢軍節節敗退,果敢人民也在中國人的幫助之下,暫時找到了起身之所。但是戰爭依然在繼續,并且遙遙無期。
對于緬甸人民來說,和平成為了最大的奢望,或許只有在更強大勢力的介入之下,才能夠迫使緬甸政府放棄之前的策略,與其他少數民族停戰,謀求共同發展的道路。畢竟,戰爭除了帶來創傷之外,并不會有任何的好處。
作為緬甸的鄰居,我們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國度,能夠遠離戰火的滋擾與侵襲,安安靜靜地生活,享受充滿無限希望的每一天。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戰爭并不遙遠,國際勢力無時不刻不想要顛覆我們的和平生活。
因此,我們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時刻警惕那些潛在的敵人,避免成為他們的棋子。除此之外,多多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時代,爭取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大家說是嗎?
參考資料:《列國志》、《緬甸內戰》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