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調味料,可以說食鹽是美味佳肴的伴侶,但是根據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存在食鹽攝入量普遍超量的現象。我們每天膳食中的大多數食物,如米、面、蔬菜,水果、肉類中都含有少量的天然鈉鹽,日益豐富的精加工食品中添加大量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也隱藏了大量的鈉鹽,比如說防腐劑中的亞硝酸鈉,加之我們烹飪時添加的鈉鹽,三重鈉鹽攝入的疊加很容易導致鈉鹽攝入增高。高鹽飲食非常容易引起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甚至是胃癌,嚴重影響人民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一個正常成年人每天鈉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5g左右,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烹飪所加的老抽、醬油等佐料的含鹽量。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我們應該限制食鹽攝入量每天在3-4g左右,醬油5-10ml,少食或不食腌制類食品。
此外,人體內的鈉鉀平衡也很重要,鉀離子主要存在于細胞內,鈉離子主要存在于細胞外,二者在細胞內外濃度的動態平衡是維持生物體體液容量、酸堿平衡,也是正常細胞功能的一個重要基礎。鈉的攝入不能過高,鉀的攝入也不能太低,我們要多攝入一些含鉀較高的食物,比如冬瓜、牛油果、香蕉、綠葉蔬菜、西蘭花,南瓜和一些藥食同源食品如白扁豆等,保持體內的鈉鉀平衡,真正做到吃出健康好身體。
本文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主任營養師、營養專業醫學博士李素云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