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人或許睡眠質量不高、或者長期睡眠障礙,將會導致老人的精神萎縮、情緒不穩定,生活質量逐漸在下降。
一名60多歲的老年患者提到:
“整天坐著很想睡,躺下睡不著,很多時候晚上沒睡得香,有時晚上只是睡了三四個小時,總之晚上沒睡好,白天沒多大精神。吃飯還好,但沒睡好,心情也不好,白天是經常走動的,有時自己想睡一下,調整一下,但還是沒睡著?!?/p>
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具有“修復”作用,能調理好、改善好老人的體質,對于在夏季里,容易讓人打瞌睡而進入睡眠,那對于睡眠質量不好的來說,夏季是調整好睡眠的好季節。
對于老人的睡眠,可以分為以下三種:1、大覺
這種“睡大覺”是指在晚間較長的時間的睡眠。在晚上9點到凌晨3點的時間段里,是有效睡眠時間,可以說是最佳的睡眠時間。
因此,對于需要調整睡眠時間的人來說,老人最好是在晚上10點之前入睡,早上6點或7點鐘起床,睡眠時間保持在7—8小時。
但是,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老人的睡眠之,比如受到慢性病、身體虛弱、起夜等因素影響,很多老人的晚間睡眠時間不太好,睡眠質量更是比較差。
對于睡眠質量差的情況,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
(1)白天適當曬太陽,可以幫助治療與年齡相關的睡眠障礙,對于老人身體來說,每天可暴露在陽光下2小時,比如早上9點或10點,在下午3點或4點外出活動,需要避免劇烈的陽光照射。
(2)適當運動也是非常有必要,每周可進行3-4次的30—40分鐘的運動方式,比如快速行走、健身操練習、打太極拳等,可以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3)養成睡前習慣是有必要的,比如不宜晚上長時間在床上讀書、看報、看電視或聽收音機。如果在躺床上20分鐘后仍睡不著,可以起來做些單調的事情,等身體累了,有睡意時再睡覺。
2、小覺
大覺就是我們正常的睡眠時間,通常是7-8個小時,而小覺則是短時間的休息,一般是2小時左右,根據年齡的不同在1-4小時左右。
對于老人來說,大覺睡好,而小覺1-2小時就夠了。現在是夏天季節,65-70歲的老人每天睡小覺2次,可在上午9-10點和下午2-4點之間各小睡1次,每次1小時左右;70-85歲的老人則以睡90分鐘為宜。
如果是在冬季里,晝長夜短,晚間睡眠時間較長,因此,在下午2-3點時小睡1次,時間約為1小時即可。
3、打盹
打盹是指白天時間很短的小憩狀態,老年人往往精力較差,常常坐著坐著就會打盹,每次打盹10-20分鐘即醒,這種可以儲備精力,能補充腦力,振奮精神。
對于老人來說,打盹醒來后不要立刻起身,保持醒前姿勢坐一會,再起身活動,以免血壓驟變。
總之,相比年輕人的精力旺盛,老人精力較差,睡眠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人們常說:“睡好覺是老年人養生第一大補”,睡眠是人體在維持生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老人要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