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以表示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長達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可是仔細計算一下就會發現,中華文明好像根本不到五千年,而且還差挺多,那么這個說法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首先“上下五千年”的指的不是往上五千年,往下五千年這種意思,而是從公元前后算,公元前的上古,公元后至今,這才是“古今”的意思。按照考古學上確切證明的商朝開始算的話,至今大約有3500年,如果把國內外學者有爭議的夏朝也算上,大約有4200年,和所謂的“五千年”還是差了一大截。
時間對不上,那么這個說法到底是怎么來的呢?這個說法最早是在清朝的晚期出現,詩人黃遵憲的《逐客篇》有一名句“軒頊五千年,到今國極弱”,這里所說的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算,這樣計算的話確實有五千年,雖然上古的歷史只有故事和傳說流傳了下來。也就是說,在很多人的心中,其實中國的歷史文化從未中斷,探究起源的話自然可以一直追朔到上古時期,甚至盤古開天辟地這些都有很多書籍將其歸于中國的歷史。
可以說這里的時間并不是考古學上的歷史時間,而是指“文明傳承”的時間。司馬遷的歷史著作《史記》中,就從黃帝開始記載,而且中國人常稱自己為炎黃子孫,因此從黃帝時期開始算文明史倒也合理。雖然黃帝所在的時期無法考證,但是根據推測,大部分學者都認為黃帝時代距今大約就是距今五千年到四千年之間。
雖然后來包括“黃帝紀年”在內的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統被古史辨派推翻了,人們更加傾向用科學的方法來追溯文明的源頭,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說法卻保留了下來。所以,不管是不是上下五千年,中國的歷史都是源遠流長的,其中流傳下來的知識,文化和傳統都是無可替代的,上下五千年是代指整個中國歷史,而非狹義的歷史時間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