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營】第60次微課分享
作者:康翠萍[香港大學教育與心理學博士]
主要從事兒童閱讀發(fā)展和閱讀障礙、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也為中小學生及家長做教育和心理咨詢,主要包括:兒童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升、閱讀障礙學生的評估和干預、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和輔導、家庭教育等。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徑,也是思維發(fā)展的基礎。兒童的閱讀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學業(yè)成就甚至未來一生的發(fā)展。
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中小學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我們家長可以做些什么呢?
康博士將從兒童閱讀發(fā)展的理論談起,揭示影響兒童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家庭因素,結合長期為兒童或家長咨詢的實踐經(jīng)驗,為各個年齡階段的家長提供基于科學研究的、可操作的提升孩子閱讀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關于閱讀障礙的補充說明在文章《閱讀障礙兒童的識別和干預》中,我解釋了閱讀障礙是源于腦神經(jīng)發(fā)育缺陷的一種特殊的學習障礙。據(jù)統(tǒng)計,閱讀障礙發(fā)生率約為10%,但這個比例已經(jīng)相當高了。自閉癥的發(fā)生率才僅為1%。目前在我國閱讀障礙還沒有得到大眾廣泛的了解,造成了很多有這個問題的兒童不能及時得到診斷并得到適當?shù)母深A,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都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研究表明,閱讀障礙的干預越早開始效果越好,兒童的年齡越小,大腦的可塑性越強,因此,12歲之前是最佳的干預年齡。但不幸的是,由于閱讀障礙的常識普及工作還基本上是一個空白,家長和老師對閱讀障礙缺乏基本的認知,導致很多兒童錯過了最佳的干預年齡,這個后果真的是太慘痛了。即使您自己的孩子沒有這個問題,也希望您能盡可能通過各種方式把我們這個信息傳達給身邊的朋友,說不定您的舉手之勞就能幫到一個孩子,甚至是一個家庭。我也在此先謝謝大家。
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下面進入今天要分享的話題“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閱讀障礙和閱讀困難這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經(jīng)常被混同使用,但實際上,這兩者是有本質區(qū)別的。
閱讀障礙vs.閱讀困難
前面已經(jīng)講過,閱讀障礙是由于腦神經(jīng)發(fā)育不良或基因等原因造成的生理性障礙,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而閱讀困難則是由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如缺乏受教育機會、家庭教育方式不當?shù)取R虼私裉煳覀円v的“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并不包括閱讀障礙兒童。主要指的是那些由于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閱讀水平低于同年齡平均水平的孩子。
我將分四個部分來給大家做介紹。
1、兒童閱讀發(fā)展的理論和階段2、影響兒童閱讀能力的家庭因素3、提升兒童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4、提升家長的閱讀指導能力
我將從兒童閱讀發(fā)展的理論和階段談起,分析影響兒童閱讀能力的家庭因素,為家長提供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最后,為了提高家長對閱讀相關理論的認識以及指導孩子閱讀的能力,我會為家長推薦一些相關的書籍。
相信我們都深有感觸,現(xiàn)在這個年代,對閱讀的重視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國家提倡全民閱讀,學校里老師重視閱讀,各種考試特別是中高考閱讀量加大,閱讀題的分值越來越高。
那么,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我們家長可以做些什么?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孩子的閱讀能力與家庭因素之間的關系要遠遠大于與學校教育之間的關系。簡單來說,孩子的閱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家長。
為什么這么說呢?希望在我分享完之后,您自己就可以找到答案。
閱讀是什么?所謂閱讀,就是從書面文字(或文本)中獲取意義或信息。
我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家長朋友們能夠了解以下幾個問題。
兒童從一個不會閱讀到成為一個熟練的閱讀者,經(jīng)歷了哪些歷程或階段?
每個階段重要的發(fā)展任務是什么?
在每個階段我們作為家長可以為孩子做些什么,才能讓孩子順利地學會閱讀并成為一個高級閱讀者?
一、閱讀發(fā)展階段及理論
美國的查爾Chall(1967)把兒童閱讀發(fā)展分為六個階段。以下將簡述這幾個階段兒童閱讀發(fā)展的特征。
階段0:前讀寫階段(0-6歲)
這個階段又被稱為語文能力萌發(fā)階段(emergentliteracy)。兒童雖然還沒有開始真正意義上的閱讀,但是與閱讀有關的語言與認知技能已經(jīng)逐步發(fā)展起來。
學前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快速發(fā)展。在與周圍環(huán)境中的印刷文字互動以及與成人一起讀書的過程中,他們也掌握了一定的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他們具有了一定的文字概念,能夠用手指指著書上的文字“念”,能區(qū)分文字(或字母)與其他視覺符號,能正確翻書,能用自創(chuàng)的類似字母的文字來記述口語。所有這些技能都為兒童進入小學接受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礎。
階段1:初始閱讀及學習解碼階段(6到7歲)
大多數(shù)國家的兒童進入小學后就開始接受正規(guī)的讀寫教學。這個時期的兒童首要任務就是識別字詞,也就是對字詞進行解碼。所謂解碼,就把文字符號轉化為語言符號來獲取字詞的意義。
對拼音文字國家的兒童來說,當他們對拼讀規(guī)則掌握得越來越成熟的時候,就能夠根據(jù)拼讀規(guī)則讀出單詞,而由于中文不屬于拼音文字,我國兒童只能通過漢字的聲旁來猜測漢字的讀音。這種策略叫做語音解碼,對閱讀不熟悉的單詞是很有幫助的。觀察兒童語音解碼技能最好方式是讓他們讀出一些假詞(符合拼讀規(guī)則但不存在的單詞)。研究表明,閱讀障礙兒童在掌握語音解碼技能方面存在困難。
階段2:7-8歲初步自動化階段
這個時期,單詞識別開始自動化,有一定數(shù)量的視覺詞匯量(即看到單詞能自動識別的單詞),并能聯(lián)系語境閱讀,流暢性有所增加,可以確認自己所閱讀的內容。
階段3:流暢閱讀階段(9-14歲)
當兒童能夠熟練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字詞之后,就進入了流暢閱讀階段。這個階段,兒童獲得了正確、快速、不依賴上下文背景來識別單詞的技能。他們不僅認識的字詞越來越多,識別這些字詞的速度也得到提高。能夠看一眼就能讀出的字詞被稱為視覺字詞。
隨著兒童掌握的視覺字詞的數(shù)量的增加,閱讀的流暢性也就越來越高,也就是兒童在閱讀中不會因為字詞的障礙而影響他們對篇章意義的理解。
這個階段,有一部分孩子卻不能在閱讀流暢性方面取得理想的進步,成為閱讀困難兒童。閱讀流暢性發(fā)展順利的兒童掌握的視覺詞匯越來越多,閱讀量會迅速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個體之間的差異會逐漸加大。強的更強,弱的愈弱,這種累積的優(yōu)勢被叫做“馬修效應”。所以四、五年級是兒童差異分化的一個重要時期。
階段4:發(fā)展多元觀點時期(14-18歲)
閱讀的內容在長度和復雜度都有所增加,閱讀時可以處理和協(xié)調多種觀點。
階段5:建構及再建構時期(18歲以上)
發(fā)展完整世界的時期,讀者通過分析、綜合、判斷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法。有選擇地閱讀,可以從篇章的不同位置尋找自己所需的信息。閱讀能力的最高發(fā)展階段,意味著即使接受了大學教育,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這個程度。
查爾Chall認為,前三個階段屬于“學習閱讀階段”,后三個階段則進入“從閱讀中學習階段”。按照他的劃分方法,9歲可以看作是兒童閱讀發(fā)展的分水嶺。
但是,閱讀發(fā)展的進程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孩子在小學二三年級就達到流暢閱讀的程度,而有些孩子即使到初中畢業(yè)還沒有達到。有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到三年級是否能夠愉快有效地閱讀,關系到未來閱讀能力的長遠發(fā)展。三、四年級的識字量有一個明顯的停滯階段,這個時期學生能夠掌握將近3000個漢字。所以,小學四年級是兒童閱讀能力發(fā)展相對關鍵的時期。
BigSix六大核心成分
根據(jù)中文的語言文字特點以及漢語兒童閱讀發(fā)展的特殊規(guī)律,香港大學心理系何淑嫻教授提出了中文閱讀的“大六(BigSix)”核心成分,即詞匯和言語表達、詞素意識、正字法意識、語法知識、篇章閱讀和流暢性。
香港大學心理系何淑嫻教授
這六個成分中有三個與英語閱讀的核心成分相同(詞匯、篇章閱讀和流暢性)。
三個水平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把這幾個成分分為三個水平,一是字詞水平;二是流暢性;三是篇章閱讀。
簡單來說,兒童要學會閱讀,首先要識別字詞,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因此字詞解碼能力以及相應的元認知技能非常重要(正字法意識、詞素意識);其次,兒童要想成為一個熟練的閱讀者,需要大量閱讀來發(fā)展一定閱讀流暢性(或者速度);最后,要想理解一個篇章的整體內容,也需要大量閱讀來提高理解能力以及擴充相關的背景知識。
實際上,在兒童閱讀發(fā)展的這些階段中,孩子越小,家長能夠為孩子施加的影響越大。所以,家長前面的工作做的越充分,孩子的閱讀能力就發(fā)展得就越好,后期的學習就會卻輕松有效。下面將詳細介紹在孩子不同發(fā)展階段,家長可以采取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二、不同階段閱讀指導策略
(一)學前階段
早期閱讀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了。早期閱讀指兒童在進入小學之前的閱讀活動。由于孩子還不能識字,所以最好的形式是親子閱讀。我把學前階段分為三個小的階段。
>>>>第一個小階段是0-3歲
這個階段家長把書當作玩具給孩子,他們從開始的抓書啃書逐漸被書中的圖畫吸引,學會翻開書皮、翻動書頁,家長可以為孩子朗讀,也要讓孩子自己接觸書本,這樣做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對書籍的興趣和親近感。
兩到三歲孩子開始進入書寫敏感期,他們喜歡一些涂鴉活動,這時家長要為孩子安排固定的桌椅,給他提供紙筆等涂鴉工具,滿足孩子探索的欲望,鍛煉他們小肌肉,為正式的書寫奠定基礎。
實際上,兒童的前書寫技能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發(fā)展的。兒童的前書寫技能必然經(jīng)歷一個隨意的涂鴉,到畫出一些線條,再到寫出一些簡單的漢字字形的過程。
有一些找我咨詢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書寫非常困難,字寫得慢,寫起來還特別費力。這些孩子大部分是沒有在這個階段有充分的涂鴉和探索書寫的機會。家長會認為孩子太小,沒必要讓他從事這樣的活動,因此讓他錯過了書寫的敏感期。不知道家長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學前階段喜歡涂涂畫畫的孩子,上小學開始寫字的時候會輕松很多。
>>>>第二個小階段是4-5歲
這是文字敏感期,孩子逐漸了解到漢字是用來表達意義的,因此對漢字越來越有興趣。
這個時期家長就要因勢利導,在跟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留意書中或周圍環(huán)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漢字。這樣孩子能夠自然而然認識一部分常用漢字。
在這個階段,兒童的書寫中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類似漢字的符號,但還不能寫出規(guī)范的漢字。
>>>>第三個小階段是5-6歲
這是指讀階段。家長這個階段就可以找一些文字比較少的兒童書為孩子指讀,有的書讀得熟練了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指讀。當然指讀的書不宜太難,對孩子來說大部分漢字都是常見漢字。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掌握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發(fā)音之間的對應關系。對于學習任何一門語言,掌握書寫形式與發(fā)音之間的關系對孩子來說都是關鍵的一步,也是最有挑戰(zhàn)的。
學習閱讀有困難的孩子往往是在識別字詞(解碼能力)方面存在困難。指讀能夠讓孩子為小學階段正式學習閱讀做好準備。書寫方面,這個階段孩子已經(jīng)能夠寫出規(guī)范的漢字了。家長應該為孩子多創(chuàng)造書寫的機會,為小學階段的正式寫字打下基礎。
如果家長在這幾個階段能夠做好這些工作,孩子上小學之后的適應會順利很多。
(二)小學一、二年級
一、二年級小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識字,是學習閱讀的重要階段。家長在這個階段的作用也非常大。就像孩子學走路一樣,當他們可以跌跌撞撞開始走路的時候,父母的作用是攙扶著他們多練習走路,等他們走穩(wěn)了,父母才能放手。
怎樣陪伴孩子讀書呢?首先,父母要幫助孩子把拼音掌握好。可以找一些帶拼音的書跟孩子一起朗讀。讀到不認識的字先讓孩子自己讀拼音,如果孩子不會讀的話家長再告訴他。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就長就可以開始與孩子讀不帶拼音的書了。一、二年級的孩子大部分楊紅櫻的小說都可以讀了。
(三)三、四年級
三、四年級的孩子家長就可以挑選一些稍有難度的書了。如哈利波特系列、雞皮疙瘩系列、貓武士、波西杰克遜系列等等。
大部分孩子都可以自主閱讀了,當時家長在這個階段還是不能完全放手。如果孩子對稍有難度的書有畏難情緒,家長可以先為他朗讀。當孩子被故事的情節(jié)所吸引,卻又嫌家長讀得慢的時候,他就會迫不及待地要自己讀了。就像駕車或游泳,閱讀能力是一種逐漸積累起來的技能,要想提高這項技能,人們必須盡可能地多練習。
這個階段萬萬不能限制孩子讀什么類型的書。這就像孩子剛剛學會游泳,他很有成就感,非常希望能多練習。而這個時候如果你只盯著孩子的姿勢是否標準是否優(yōu)美,必然會削弱孩子對于游泳的興趣。
我們要等到孩子游得特別熟練了,再來讓他們學習新的更高級的技巧。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同,只要沒有一些有害的內容,孩子想讀什么盡量滿足他的要求。
(四)五、六年級
五、六年級的孩子詞匯量越來越大,理解力越來越強,有些孩子的閱讀速度已經(jīng)可以超越成人了。這個時候,閱讀讀物的難度可以再提高一個層次。中外名著很多都可以讀了。
(五)中學
到了中學階段,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獨立性和自主性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家長能做的就是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有能力的家長,可以為孩子一起讀一些有一定深度的書,也可以跟孩子溝通交流。如果家長沒有時間和精力這樣做,這個階段就可以放手了。
三、影響孩子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家庭因素
研究表明,兒童的閱讀能力與許多家庭因素都密切相關。
第一個是社會經(jīng)濟地位,也就是說家庭的收入和父母的職業(yè)等都可能影響到孩子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家庭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高,父母越有可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越有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
第二個家長的教育文化程度。一般來說,家長的教育文化程度越高,家長對孩子學業(yè)成就的期待就越高,越重視閱讀在兒童發(fā)展中的作用。
第三是家庭兒童書的藏書量。家里的兒童書籍(不包括教材和教輔)的數(shù)量,與孩子的閱讀能力密切相關。
當然,光有藏書量是不夠的,最終還要取決于父母是否陪伴和指導孩子一起閱讀這些書籍。所以,父母與孩子的親子互動以及父母的閱讀習慣都會對孩子的閱讀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這應該說是最重要的因素。
親子閱讀的時間和質量越高,越有利于兒童閱讀能力的發(fā)展。父母的閱讀習慣也對兒童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在家中閱讀行為對兒童起到示范的作用。
四、家長如何提升閱讀指導能力
作為家長,要想提高對孩子閱讀的指導能力,自己也需要不斷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和教育孩子的能力。以下是我根據(jù)自己的研究和個人經(jīng)歷給家長朋友提供的一點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從觀念上重視閱讀在孩子一生中的作用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閱讀。當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首先可能想到的就是給孩子報課外補習班。不能說課外班都是無效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shù)孩子并沒有通過上補習班真正提高學習和閱讀能力。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首先,每個孩子學習差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課外班是不會照顧到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的。依然還是按照統(tǒng)一的課本、統(tǒng)一的進度進行教學。既然是統(tǒng)一的,那必然不是適用每個孩子的。一對一輔導可以照顧到孩子個人情況,但也有兩個問題,一是老師的水平,二是價格。
因此,對家長來說,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你只需做好一件事,就是讓孩子愛上閱讀。
喜歡閱讀、閱讀量大的孩子學習成績一定不會太差,即使成績沒有那么突出也不用太擔心。中小學階段的考試還是應試的成分多,很多考試并不能真實反映出學生的能力。如果您的孩子很愛讀書,那么您完全可以淡定一些,讓孩子盡可能留出時間讀自己喜歡的書。要相信這樣的孩子將來一定是有潛力的。
以我自己的經(jīng)歷為例,我的父母文化程度很低,但他們卻深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所以一直支持我和兩個哥哥讀書。很多人都認為我都讀到了博士,一定是一個學霸。我開玩笑說,我是差生逆襲。中學時成績并不很突出,在班里也就屬于中上等水平。然而,由于我在中學階段讀了大量的課外書,所以后來學習越來越有后勁。我的經(jīng)歷也讓我更加堅信閱讀真的是能夠改變命運。
(二)提高自己的學習和閱讀能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即使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沒有關系。只要您能夠熱愛學習、喜歡讀書,在家里有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就能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前段時間,有一個初中生的媽媽來找我咨詢,說自己的孩子非常懶惰,不太學習,學習成績很差。我給她一家做了幾次家庭咨詢,才了解到這位家長下班回到家,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游戲,累了就躺在沙發(fā)上休息,從來不看書。雖然她通過咨詢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但是我并沒有看到她行動上的改變。她還經(jīng)常給我發(fā)一些游戲的邀請給我。
所以,通過這些案例,我深深地感覺到,比起孩子,家長是最難教育和改變的。
(三)陪伴孩子一起閱讀:給孩子朗讀
最后一點,家長要做的就是根據(jù)孩子每個階段發(fā)展的年齡和心理特征,選擇合適的書和適當?shù)姆绞浇o陪伴孩子一起讀書了。
那么,什么是適當?shù)姆绞侥兀繉?-12歲兒童都適用的方式那就是朗讀,這種方式對家長來說簡單易行,而孩子則會受益無窮。我想給家長推薦的一本書叫做《朗讀手冊》。
給孩子朗讀的好處以及操作方法在這套書中闡述得非常清楚。
書中的前言寫到: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教育委員會在其提交的國家報告中就指出,父母和教師應當為孩子大聲朗讀,而且這種做法應該貫穿孩子的整個小學階段,而不單單局限在孩子還不能自主閱讀的階段。
所以,如果家長能每天拿出半小時的時間陪伴孩子讀書并給孩子朗讀,相信孩子一定會愛上讀書,他們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都會相應增強,學習成績好就是自然產生的結果了。
閱讀是最好的教育,要想讓孩子學習好、品格好,為未來的發(fā)展奠定根基,就讓孩子愛上閱讀吧!
請您嘉賞推動兒童閱讀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