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了解什么是甲減,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
碘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它參與調節甲狀腺的生長與分泌功能。碘攝入的多少,可以引起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發生變化。
因此當各種原因引起甲狀腺素合成分泌減少,或甲狀腺素遭遇抵抗而無法發揮作用時,甲狀腺激素缺乏,機體代謝活動下降。可利用碘合成分泌甲狀腺素供身體所需。
缺碘引起甲減的患者理應加強碘攝入,但對于碘充足患者,過多的攝入碘,反而可能導致甲減的加重。
防治甲減的基礎措施就是維持碘攝入量在尿碘100~200μg/L這一安全范圍。
但這不代表所有甲減患者都需控制碘的攝入。相反,妊娠期和哺乳期甲減患者一定要補充適當的碘以供胎兒和小兒甲狀腺所需,碘補充量一般為250ug/天,但不超過500ug/天,尿碘理想范圍是150~250ug/L。
1、如果甲減是由于單純缺碘引起的,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引起的甲減,則可適當補碘,但記得需在醫生指導下補充;
2、如果甲減是由橋本氏甲狀腺炎引起的,則要求低碘飲食,限制海帶、紫菜及各種海產品;
3、避免食用致甲狀腺腫的食物,注意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等蔬菜及木薯、核桃。因為這些食物含有的某種成分可引起甲狀腺腫,甲狀腺腫將進一步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
4、低鹽飲食,甲減患者由于黏液性水腫常常手足腫脹、身體發胖。鹽分攝入過多會引起水、鈉潴留而加重水腫;
5、由于甲減患者胃腸功能減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烹調方式以選用清蒸、燉煮,少油炸。
現在我們知道不同類型的甲減患者,補碘不一樣。所以在生活中大家應該做好科學補碘,有助于甲狀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