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解密專家
王春生,市第二中醫院骨一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畢業于河南中醫學院骨傷系,曾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進修學習一年。現任河南省中醫外科專業學會委員、開封市骨科學會委員、開封市中醫及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學會常委,擅長骨科創傷、骨關節外科病、脊柱外科疾病的診治。
病例回眸
骨性關節炎讓大媽成o形腿
近日,家住我市北郊的李大媽由于膝關節劇烈疼痛,致使雙腿伸不直成了o形,連路都走不成。家人連忙帶她到市第二中醫院就診,經專家診斷為嚴重骨性關節炎,必須實施雙腿膝關節置換手術。該院骨一科主任王春生說,骨性關節炎一般從40歲后逐漸發病,李大媽早期發病后,覺得只是一般的疼痛,每次服用止痛藥緩解后便不注意了,直到雙腿變形、疼痛無法緩解時才想到來醫院,好在她的手術非常成功,目前自己已能下床走路。
疾病密碼
久坐可引發骨性關節炎
據王春生介紹,骨關節疾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第一致殘疾病”,它可能累及人體某個關節或多個關節,引起疼痛、炎癥、行動不便、臥床不起甚至殘疾。所以,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一定要“三早”,即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
“前些年來醫院就診的關節炎患者一般都在50歲以上,近年來三四十歲的十分常見。”王春生對記者說,長期久坐、女性穿高跟鞋、不注意膝關節保暖是人們患上關節炎的重要原因。同時,缺乏運動會造成骨質疏松,運動過量及不科學的運動方法則會造成骨關節損傷,從而導致關節炎。他介紹說,關節炎發病時,常常表現為膝關節酸脹疼痛,也可腫脹積液、下蹲困難,病情發展嚴重時上下樓都很不方便,特別是勞累后和遇到寒冷后更加嚴重。若拖延不治,晚期將導致膝蓋變形,甚至可能造成殘疾。
破解金鑰
早期治療可延緩病情發展
對于骨性關節炎的治療,王春生指出,早期治療能有效延緩病情的發展。他說,關節炎初期,可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如藥療、針灸、藥透、熏蒸、封閉治療等。藥療主要是口服促進軟骨恢復的藥物。“如果關節已出現持續疼痛、活動明顯受限、伴有關節畸形等,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可明顯提高生活質量。”王春生說。目前,人工關節置換術已經用于治療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指間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及踝關節等各部位的疾患,目前以人工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的應用最為普遍。人工關節置換術后,大多數患者的疼痛可以減輕甚至完全解除,關節的功能及變形亦可明顯改善。
另外,王春生還提醒人們注意對膝關節的保護。他指出,一是避免久站、久坐、過量登山、爬樓梯等;二是經常游泳、散步、騎自行車對關節有好處;三是天氣寒冷時,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四是多進行關節部位的物理按摩;五是選擇軟底鞋、有彈性的鞋;六是如有關節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
來源: 汴梁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