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留言送福利
一百個孩子里,可能有三五個總玩游戲,學習成績始終還不錯。其它大部分一旦沉迷于游戲,就收不了心,腦子里面只有玩玩玩。
現在這個時代,不學習的孩子,能有什么『可持續的好出路』呢?
—— 之楠老師
新版網游防沉迷新規實行了一個月,孩子錯過未成年網段撒潑打滾,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的應用商店評分從4點多掉到1.6,61歲花甲老太太凌晨三點用趙云排位拿五殺、租號買號等等。
這些反彈現象和期待完全憑借強制措施來禁止孩子玩網游的家長想象得有點不一樣。
#16歲男孩長期熬夜玩游戲致突發性耳聾#的話題這幾天也持續霸占熱搜,為什么網游防沉迷新規推出了,未成年還能打得如此火熱?
家長原本覺得孩子16歲了,管得也沒那么緊了,想不到因熬夜打游戲影響了聽力。如若治療不及時,還有可能變為永久性感音神經性耳聾。
諸如此類,不僅讓騰訊陷入沉思,也令不少家長陷入了深思。
就像在新規沒有出來前,家長說管不住孩子打游戲,新規出來了,似乎還是管不住孩子打游戲。
01
網游為何如此“有魅力”呢?
網游的魅力連成年人都無法抗拒。
“每天回家就打游戲打到半夜1點多,什么家務都不干,連燒開水都不愿意。”
“我在家也是獨生女,現在都快變成他的保姆了。不能再忍受了,離婚吧!”
還沒有離婚冷靜期時候的年輕姑娘和小伙,結婚才1年多,就因為男方沉迷游戲,在民政局各奔東西。
據一些游戲公司人士介紹,一些游戲公司聘用了大量專家專門研究玩家消費心理和心理弱點,用來設計提升游戲。這些數字控制部門居于公司的核心地位,待遇也比較高。
面對出于逐利而運營的網絡游戲,個體用戶一旦進入到游戲的王國,就有可能面臨著自己根本不可能意識到、掌控不了的局面。
游戲大多頗帶刺激、攀比等因素,未成年人心智都還未成熟,受影響更大 —— 學業被耽誤,精神萎靡消沉,加大近視發病率等等。
02
沉迷游戲最可怕之處在哪里?
親子關系失和,甚至危及生命
2020年7月,廣東廣州一名10歲的男孩在同學的推薦下接觸了手機游戲。
想要豪華“皮膚”的攀比心作祟,他在一年內就盜刷了貧困戶父母辛苦積攢的3萬元血汗錢,并自己修改了父親的銀行卡密碼,刪除了付款記錄及短信。
沉迷手機游戲的10歲男孩
對于本身就經濟拮據的家庭來說,因為孩子沉迷游戲而致無盡貧困的例子不在少數。
更有孩子因為父母勸誡不要玩游戲,六親不認大打出手。
某縣城一迷戀游戲的學生父親張先生,有一次發現兒子半夜不睡覺偷玩游戲,與兒子爆發爭吵,在爭吵中兒子竟一拳打斷了父親的鼻梁骨。提起此事,張先生至今仍眼圈犯紅。
讓人痛惜的是,還有孩子視游戲勝于生命,自控力弱,最終釀成了悲劇。
嚴重影響身體機能
近期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長期沉迷網游的孩子,其大腦結構竟然跟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人大腦結構相像。
專家認為,一個人在玩網絡游戲的時候,處于被動接收信息狀態,想象力、思考力和融會貫通的能力得不到訓練,長此以往,會極大損害智力發展。
網友更是大補一刀:小時玩游戲,長大下苦力!
一旦進入游戲,孩子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被各種升級機制、眼花繚亂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模式吸引,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
這也是未成年人網游防沉迷規則不斷出新招,條件限制也越來越苛刻的原因。
2020年5月15日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規對游戲時長的限制為: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禁玩,法定節假日每日限玩3小時,其它時間每日限玩1.5小時。
而從2021年9月1日開始,孩子們只能在每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天“暢游”一小時。
即使孩子不能用自己的賬號登錄,有的還是能通過軟磨硬泡讓家長松開枷鎖,幫助他們認證。
不知道上面這位家長的孩子就是所說的在學習方面天賦異稟的百分之一二嗎?
03
依靠防沉迷措施“硬堵”就夠了嗎?
強制措施對于一些孩子有作用,但如果太過一刀切反而讓孩子產生更強的逆反心理。
●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與其因噎廢食不如正確引導
90后小時候可沒手游玩,想玩電腦家里也沒有。父母管得最多的可能就是看電視。但孩子們還是變著法兒串門看電視,偷偷找到有電視機的房間門鑰匙,結果爸媽回來摸了下電視機還是發現了。
00后、10后的小腦袋瓜子一樣轉得很快,官方設置只能玩一小時,但我可以租號呀,也可以讓爺爺奶奶給我刷認證。
奧運會冠軍“乒壇女皇”鄧亞萍的兒子林瀚銘以前也非常喜歡玩游戲,尤其是英雄聯盟,段位超過大部分人,于是就產生了打電競的想法。鄧亞萍不僅沒有反對,反而非常支持兒子的想法,因此,專門去了兩家俱樂部考察。
“他聽到電子競技每天訓練12小時就放棄了,因為這訓練量比打兵乓球還要大。”
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游戲領域未成年人保護白皮書》此前就指出,在管束方法上,選擇使用溝通協商的軟性手段,是未成年人最為接受認可的有效管束手段。
如果家長能夠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有節制地接觸游戲,并不會產生什么負面影響。倘若其中有孩子在游戲上很有天賦,也能盡早發現。
● 吸引孩子的事物有很多,幫孩子培養自制力、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讓其健康成長
防沉迷新規出來后,有一位B站up主酸了一下:
你現在應該是工作的年齡啊,為什么要抽煙喝酒打麻將斗地主玩手機?
你現在應該好好工作,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對于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來說,非要他們學習,恐怕是不怎么可能的。沒有網絡游戲,也會有單機、短視頻、網絡小說...根本原因還是很多家長置身事外。
新措施跟上了,要防止孩子游戲沉癮,家庭和父母其實是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線。
在家少當著孩子面玩手機;主動帶孩子參加其它活動比如常去圖書館、書店尋找感興趣的書籍,而不是一味得怪罪于游戲,忽略了作為父母的管教責任。
“雙減”后,學科類培訓班沒有了。防沉迷新規上線,孩子遠離電子游戲,為家長和孩子爭取了更多的相處時光。小伙伴們也有了更多面對面交流玩耍的機會。
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讓他們了解世界上更多有趣的、值得探索的東西。
讀書有益、運動有益、旅行有益,讓孩子從小見識這個世界的多元,授之以漁,遠比單純以游戲為樂的收獲高出千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