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州立大學進行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有關(guān)夜班工人為何罹患某些類型癌癥的風險增加的新線索。 該研究在線發(fā)表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雜志上,該實驗招募了按模擬的夜班或白班時間表進行的健康志愿者。研究發(fā)現(xiàn),夜班會破壞某些癌癥相關(guān)基因活動的自然24小時節(jié)律,使夜班工人更容易受到DNA損傷的損害,同時又導致機體的DNA修復機制被誤定為處理這種損害。
為了測試這一點,他們進行了一次模擬的輪班工作實驗,有14名參與者在WSU Health Spokane的睡眠實驗室里呆了7天。他們中的一半完成了為期三天的模擬夜班計劃,而另一半則是為期三天的模擬夜班計劃。在完成模擬班次后,所有參與者都將按照恒定的常規(guī)規(guī)程進行操作,該規(guī)程用于研究人類內(nèi)部產(chǎn)生的生物學節(jié)律,而不受任何外部影響。作為實驗方案的一部分,他們在恒定的光照和室溫下以半躺著的姿勢保持清醒24小時,并每小時給予相同的零食。每三個小時抽取一次血液樣本。
共同通訊的作者Jason McDermott說:“總的來說,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夜班時間表推遲了癌癥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時間,從而降低了人體最需要的DNA修復過程的有效性。” 資訊出處:Research offers insights on how night shift work increases cancer risk原始出處:Bala S.C. Koritala et al, Night shift schedule causes circadian dysregulation of DNA repair genes and elevated DNA damage in humans,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2021). DOI: 10.1111/jpi.1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