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孩子不喜歡參與群體活動
類似的情況在幼兒園也發生過。活動時間到了,小朋友們三三兩兩一起玩,他卻獨自一人跑開了,自己開始亂涂亂畫,或者騎心愛的三輪車。
3 歲的孩子只喜歡獨自玩耍,不喜歡參與群體的活動,這正常嗎?
先別著急。孩子的活動特征其實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在不斷變化著,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一起來看看 3 歲孩子的階段特點吧。
一方面,3 歲孩子的運動特點如下表:
就以上描述來看:孩子能夠跑步、自己上下樓梯和騎三輪童車,大肌肉運動技能符合年齡段特征;喜歡畫畫,精細動作也在發展之中。所以,運動技能不必過于擔心。
另一方面,3 歲孩子在同伴交往時又是怎樣的特點呢?同伴交際時的活動分三類:非社交活動,平行游戲,聯合或合作游戲。
孩子在幼兒園獨自圖畫或者獨自騎車是「非社交活動」,包括無所事事、旁觀行為和單獨玩的游戲。它仍是3 - 4 歲孩子最經常玩的一種游戲形式。在幼兒園,這種游戲占據了兒童 1/3 的自由游戲時間。
孩子在玩球的小孩旁自己玩球是「平行游戲」,指兒童在同伴旁邊玩相似的玩具,但并不想影響別人的行為。這是向真正社交活動發展的中間站。
「聯合或合作游戲」才是真正意義的社交活動。
所以,3 歲孩子肯定會進行一定比例的非社交活動和平行游戲,爸爸媽媽們可以對照一下孩子的活動比重,就知道孩子是否正常了。
如果你的口頭禪是「快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通常沒用。孩子自己也想跟小朋友玩,但有可能不知道怎么開始。
所以需要大人直接參與,教給孩子具體的技巧,幫助孩子搭橋引線。
比如,如果孩子愿意,媽媽可以教孩子禮貌地詢問「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球嗎」;
當孩子參與進去以后,鼓勵孩子等到自己的回合,和小伙伴們輪流玩球。當孩子們玩起來以后,自己再默默地退出。
這樣既讓孩子參與了集體活動,還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讓孩子明白了輪流的概念。
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安靜,或者運動能力比較弱,加入活動后很容易退縮,怎么辦呢?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組織一些活動,并且安排孩子一些特別的角色。
比如,當孩子們在玩開火車的游戲,可以安排社交能力稍差的孩子當司機。
司機有人當了,怎么辦?那就讓他當賣票員。賣票也有人賣了,那就讓他報站名。
總之,給他創造一個比較特別的角色。
通過具體的語言指導和巧妙的活動設置,父母們能讓孩子在運動時更好地社交,能牽引著孩子自信地迎接挑戰。
參考書目:
勞拉·E. 伯克, & Laura E. Berk. (2014).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 ◆ ◆ ◆
科學早教,跟著愛貝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