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暑假即將結束,孩子們即使不舍快樂時光也要整理心情重新返校。不過,對于那些在家守著孩子辛苦了一整個夏天的爸媽來說,他們解脫的日子即將到來。
今日上午,“娘娘”孫儷就在微博中轉發一組最近超火的圖片表達內心喜悅的心情。許多家長看完照片后也紛紛留言表示,“我們也很懂你!”
經歷了一個月多的愉快玩耍,開學在即,孩子們“狀況百出”:起不了床、忘帶作業、上學前找不到校服……“開學綜合征”癥狀初顯。那么如何讓熊孩子盡快適應上學節奏呢?
狀態的調整首先要從作息起居上入手。很多孩子都把假期當成睡懶覺、瘋玩的“大好時機”,經常很晚才睡,白天睡不夠,晚上睡不著,人體生物鐘被完全打亂了。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盡可能地遵照學校日常作息安排,這樣就不存在過渡期的問題,開學后就能完全進入狀態。
合理飲食也是有助于學生“收心”的一項法寶。假期進餐不規律、零食無節制、飲料隨意喝,極易導致身體免疫機能下降。開學后高強度、快節奏的校園生活會使腸胃出現問題,產生不適。因此,在開學初期在保證攝足營養的前提下,最好多吃一些粗纖維食物,多吃粗糧、蔬菜、水果,注意多喝水補充水分,進行體內垃圾的排毒,增強抵抗力,清清爽爽地進入學習狀態。
在調整作息時間和飲食的基礎上,開學前每天進行一到兩小時的戶外體育活動對于收心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不僅能夠消耗體力、鍛煉身體,而且有助于改善學生頭昏腦脹、昏昏欲睡的混沌狀態,提高學生的精氣神,對調整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面貌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實對孩子來說,開學初最難“收”的不是學習,而是身心狀態。但“收心”不等于要把自己關在家里,不出去玩耍,這樣做只會更加厭煩開學生活,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另外,和同學好友一起學習、購買學習用品等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興趣。
開學綜合癥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別說小孩,就是成年人身上也有類似的毛病,譬如長假一過,精神困頓,四肢酸痛,工作時始終打不起精神。
開學前的精神懶散、沉迷網絡、瘋看電視、生活規律的錯亂,與開學后高效快節奏的課堂、井井有條的生活規律、高度緊張的學習,兩者比較自然反差甚大,孩子的心一時收不回也是在情理之中。
父母應和孩子一起探究對開學恐懼、抗拒的真正原因,表達對孩子真誠的關心和呵護,最好多采取商量的辦法,讓孩子理解并自覺地回歸學習。如果家長引導不當,一味責備、謾罵,會使孩子產生新學期的恐懼、焦躁、厭煩等消極情緒。要以一種平等、尊重、傾聽的態度和孩子交流,這樣孩子更容易說出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可以幫助孩子盡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寶寶入園季兩次課程讓寶寶入園不再哭
每周微課是中國首個專業的媽媽微課學習平臺,每周邀請一位知名的育兒專家,通過語音的形式,為媽媽們培養孩子提供專業的培訓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