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是連接身體的“中流砥柱”,它承載了上半身所有的體重,久坐、肥胖、缺乏運動等都給我們的腰椎造成巨大的負擔。腰痛年輕化的現象日益嚴重,有些人可謂是“二三十歲的人,五六十歲的腰”。保護及治療腰椎疾病的首要原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合理地使用腰部,減少腰部過勞、受傷的機會。小編整理了10個日常保護腰椎的小竅門,希望對腰有問題的人會有幫助。
1、咳嗽時雙手叉腰
打噴嚏或者咳嗽的時候,腰部會突然地收緊,此時特別容易使腰部受傷,所以常常有打個噴嚏閃了腰的情況。咳嗽時雙手叉腰可穩住腰椎,防止腰椎損傷。
2、勿單手提重物
盡量減輕手袋的重量,過重的手袋會增加腰椎壓力,從而增大腰痛的風險。不要單手提重物,雙肩背包可以使腰椎均勻受力,比單肩挎包更好。
3、久站后蹲下一會兒久站或者長距離行走后腰部酸脹、發麻,蹲下休息一會兒(30秒左右)后,腰痛可緩解。
4、避免彎腰搬東西
搬任何東西,不要彎腰(背與大腿呈90度),正確的方法是先活動一下腰部,然后蹲下來,將東西抱在懷里,再慢慢站起身。注意用力不要過猛。搬舉物品,重物不過腰、輕物不過肩。
5、小步快走,踮腳走走路時盡量小步快走,收腹挺胸。每天快走半小時,男性每分鐘要走100米以上,女性走80米以上。在快走基礎上增加踮腳走,交替進行,效果更好。輕度腰痛1個月可見效,較嚴重的堅持半年也能明顯改善,切忌時斷時續。
6、站立時交替彎曲雙腿在平時站立時雙腿盡量分開與肩同寬,膝關節微微彎曲,雙腿交替,稍微放松,身體重心下移,可有效保護腰椎。
7、巧用小板凳,站立時:長時間站立(如洗碗、熨衣服)會引起腰肌緊張,可在腳前面放一個小板凳,將左右腳輪流擱在上面,也能放松腰部。
久坐時:辦公室工作的白領,一坐就是幾小時,腰背部肌肉很疲勞,可以試試在腳下擱一個小板凳,讓膝關節超過胯關節,可減輕腰椎的壓力。
8、巧用枕頭
仰臥時:可在小腿下墊一個小枕頭(不要太厚),抬高下肢,既有利于血液回流到心臟,也會放松腰部,一舉兩得。
側臥時:右側在下(減輕心臟負擔),在兩腿膝關節中間墊一個薄薄的小枕頭,可以使腰椎完全放松。
9、改裝生活用品花點心思對生活用品做一下改裝——比如把拖把柄加長,將案板加高、電腦稍微墊高等,讓它們更符合人體工學,也可以減少腰痛。
10、選擇合適的椅子和靠墊
選擇一把最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椅子:椅背堅硬,并在腰部的位置向前凸出。或者這樣使您可以舒服地向后靠著,椅面要硬。
靠墊的選擇:靠墊不宜太厚。很多可愛的玩偶靠墊其實并不能夠保護腰椎。靠墊再好,若跟椅子不合,就一點幫助也沒有。好的靠墊應該是當臀部把椅子坐滿時,背部、靠墊、椅背三者緊緊貼在一起,背部跟臀部夾角呈90度~110度,使腰椎自然前凸。
小貼士
保護腰部,堅持運動鍛煉也是很重要的。正確的腰背部鍛煉可增強腰部肌肉、韌帶、關節囊等組織的力量和彈性,改善腰椎椎間關節的功能,增強腰椎的穩定性。而且適當的活動,還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疲勞、舒筋通脈、活血化淤,有助于緩解局部的疼痛和組織的粘連;同時還可以緩解肌肉緊張和痙攣,預防腰椎盤突出,防止腰部肌肉的廢用性萎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