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威脅!爸媽們卻總容易忽視。。。
齲齒是一種影響兒童健康的慢性疾病,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乳牙遲早會脫落,就算有問題也不會影響到恒牙。事實上,由于乳牙齲齒而對繼生恒牙造成嚴重影響的病例屢見不鮮。所以,為了孩子的燦爛笑容,家長應讓孩子從小養成健康的口腔衛生習慣,同時在適當的時機為牙齒進行必要的保護,從而預防齲齒的發生。
根據2005年本市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12歲年齡組兒童恒牙患齲率為31.5%,全國12歲年齡組兒童恒牙患齲率為28.9%。小學的階段正是兒童處于乳恒牙交替的時期,乳牙逐漸被恒牙取代,隨著恒牙的萌出,恒牙齲齒逐漸增多,兒童恒牙患齲的特點是窩溝齲遠遠多于光滑面齲,兩者的比例約為9:1,其中又以第一恒磨牙(六齡齒)的窩溝齲最常見。
發育篇
6個月長牙預防“奶瓶齲”
平均來說,寶寶大約6個月開始長牙,最早開始長的是下排的2顆小門牙,然后是上排的4顆牙齒,接著是下排的2顆側門牙,2歲半到3歲左右全部乳牙出齊,也就是上下各10顆,總共20顆乳牙。而在此期間,一些家長習慣讓孩子含著奶瓶進入睡眠,還有一些媽媽在孩子半夜醒來時喂食母乳進行安撫。這樣讓寶寶含著奶液入睡的不良習慣,很容易使寶寶患上“奶瓶齲”。“奶瓶齲”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寶寶上前牙齒會一點點爛掉,而下面的牙齒卻很好。
當寶寶入睡時,唾液的分泌相對減少,此時若有奶液存留于口腔內,細菌會利用奶液在牙面上繁殖,同時分泌酸性代謝產物,這種酸性物質能溶解牙齒表面的礦化物,造成牙齒脫礦,最后形成齲齒。由于乳牙的鈣化程度低,因此患齲后病情進展迅速、破壞面積廣,并且治療效果差。
口腔醫生提醒家長,雖然乳牙早晚要換掉,不能終生使用,但是換牙不是短期內完成的,大多數孩子換掉最后一顆乳牙要在11歲至12歲。如果乳牙患了齲齒不去治療,不僅孩子的咀嚼功能會受到影響,還可能造成牙根反復發炎,進而影響恒牙的發育與萌出,牙根的炎癥還會誘發面部的感染,引起面部腫脹。而且如果乳牙過早脫落,局部的齒槽骨發育可能不足,再加上兩側相鄰的牙齒向空缺處移位,當恒牙萌出時就會受阻或因正常牙位空隙不足導致恒牙位置異常。若是乳牙患病后造成殘缺不全、變色、變黑等,將會影響孩子的發音和美觀,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對于需要半夜喂奶的哺乳期寶寶,家長可以采用稀釋奶液的方法,并且奶中少加或不加糖,喝奶后應進行口腔清潔,來避免寶寶經常含著奶液入睡,平時家長也應逐漸用碗或杯子替代奶瓶讓寶寶喝水或奶。
清潔篇
3歲之前不要使用含氟牙膏
很多家長都會問:到底什么時候開始給寶寶刷牙?寶寶需不需要使用牙膏?口腔醫生表示,想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口腔的清潔工作非常重要。
吃東西之后要保持口腔的清潔就需要刷牙,正確的刷牙方法與刷牙時間非常重要。嬰兒雖然沒有長牙,但是家長也應該每天為孩子擦洗口腔。方法是:家長洗干凈手之后,把食指纏上紗布,蘸白開水為孩子擦洗口腔,每天早晚各一次。隨著孩子乳牙的萌出,那么可以選用帶毛刷的橡皮指套型乳牙刷為孩子刷牙,等到乳牙全部長出來之后,可以過渡到用幼兒牙刷為孩子刷牙,在刷牙時一定要采用“豎刷法”,即刷上牙時向下刷,刷下牙時向上刷,牙齒的每個面都要刷到,特別是最靠后的磨牙,在同一部位要反復刷數次,每次2-3分鐘。
不過家長要注意,使用牙刷時,力道一定要適度,因為再軟的刷毛,若是用力過度,也會讓寶寶的牙肉不舒服,所以在施力方面要特別留意。另外,在孩子3歲之前不要使用含氟牙膏,避免孩子發生誤吞的情況。如果使用牙膏,可以使用兒童專用牙膏,每次給寶寶擠牙膏以一個黃豆粒大小為宜,刷牙后要充分漱口。
換牙篇
“六齡齒”齲壞留終身遺憾
寶寶6歲左右開始恒牙替換乳牙,這個過程一直要持續到12周歲左右才能全部替換完成。寶寶在換牙的時候會出現一些暫時性的錯牙合畸形,譬如輕度擁擠、門牙間有縫隙現象,家長們看到這些情況不必擔心,隨著頜骨和牙槽骨的生長以及其余恒牙的陸續萌出,這些錯牙合會逐漸消失或緩解,所以沒有必要進行矯治。若是孩子發生以下錯牙合現象就需要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矯治:嚴重的上頜骨或下頜骨骨骼畸形,如表現為前牙過分前突、嘴唇前突、兜齒等;不良習慣嚴重影響牙頜發育,如咬下唇習慣,吃手指習慣,口呼吸習慣,吐舌習慣;個別牙嚴重錯位,如扭轉牙等。
乳恒牙交替階段,在乳牙列后邊會萌出的個頭較大的牙齒,也就是常說的“六齡齒”,在醫學上稱為第一恒磨牙。“六齡齒”上下左右各一顆,共4顆。如果把口腔比喻為一座房子,那么“六齡齒”就是房子的4根支柱,不但對于保持上、下頜牙齒正常排列、維持正確的咬合關系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整個面型的正常發育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六齡齒”將伴隨人的一生,功能極其重要,屬于“勞苦功高”的牙齒,不僅是咬合面面積最大的牙齒,就像石磨,對研磨食物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且受到的咀嚼壓力也最大。
口腔醫生提醒,等到孩子喊牙疼,很有可能是“六齡齒”已經齲壞,并誘發了牙髓炎,甚至是根尖周炎。這樣一來,家長和孩子都要為治牙疼而付出沉重的代價:齲壞程度太深的話,有可能要拔出“六齡齒”。一旦“六齡齒”發生齲壞而又得不到及時治療,則可引起疼痛,影響兒童睡眠與食欲,還可影響兒童的咀嚼和消化功能,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若齲齒不及時治療,還會繼發牙髓炎、根尖周炎、頜骨骨髓炎等,嚴重的還會誘發風濕性關節炎、心臟病、心內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在今年本市適齡兒童免費窩溝封閉預防齲齒項目的篩查過程中發現,很多兒童“六齡齒”已經齲壞,不但無法接受政府提供的免費窩溝封閉服務,一些破壞嚴重的“六齡齒”甚至需要拔除,過早的喪失“六齡齒”對孩子的咀嚼能力、面部的正常發育及身體健康都將造成不良影響。項目辦工作人員在隨訪中發現,很多家長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出了恒牙,以為“六齡齒”是早晚要替換掉的乳牙,即使發現患了齲齒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給孩子的健康成長留下了終身遺憾。
預防篇
窩溝封閉保護“六齡齒”
剛剛萌出的“六齡齒”并不是十分結實,未經磨耗的咬合面凹凸不平,而且窩溝很深,很容易堆積食物殘渣,刷牙也往往不能清除,所以在這些溝裂部位特別容易發生齲壞—“窩溝齲”。口腔醫生建議,在窩溝發生齲壞前,可采取“窩溝封閉”進行預防,也就是將一種流動性的樹脂材料涂布灌注于“六齡齒”的窩溝內,并使其硬化,形成保護層,這樣,食物殘屑、細菌微生物及其有害的代謝產物就不會進入到窩溝內,從而達到防止齲齒發生的目的,且窩溝封閉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推薦的預防兒童窩溝齲的有效方法。
窩溝封閉的方法很簡單,通過清潔牙齒、酸蝕、沖洗干燥、涂布封閉劑和固化幾個步驟即可完成。窩溝封閉所使用的樹脂材料叫做“窩溝封閉劑”,對人體無毒無害,不會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而且實施窩溝封閉時,不需要磨除牙體組織,所以不會引起兒童疼痛,非常安全。
由于“六齡齒”萌出較早,此時乳牙還沒有開始脫落,很容易被家長誤認為是乳牙而不予重視,又因為其生長在牙列的末端,很多家長注意不到孩子的這幾顆牙齒,同時由于其本身的結構特點,容易發生齲壞。
預防孩子齲齒,家長需要從小培養孩子養成少吃甜食、早晚刷牙、定期檢查的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尤其是當孩子感到牙齒不適或疼痛時,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看牙醫,以免貽誤病情。當孩子處于乳恒牙交替階段時,要加倍關注孩子的口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