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當了家長,還要做家庭作業……”近日南海一所實驗學校初一的家長鄧女士在朋友圈上曬出一張試卷稱,這是學校給家長布置的家庭作業。
“家長也有家庭作業?不會是幫孩子做作業吧?”面對朋友的疑問,鄧女士解釋稱,該份試卷家長和學生各收到一份,學生和家長各做各的,內容各不相同,因此確實是學校老師“給家長布置的作業”。
記者從該份名為“初中學生(家長)法理素養知識普及測試試題”的卷子上見到,這份需要由家長答題的“家庭作業”一共有四頁,包括“判斷題”和“選擇題”兩種類型,滿分為100分,并注明測試時間為45分鐘,所考察的題目都是日常相關的生活常識,比如判斷題:“兩輪摩托車只允許后座位置搭載1人”。又比如選擇題:“中小學校園周邊多少米范圍內不得設立網吧。”
記者了解到,這份卷子并非是家長們唯一一份家庭作業。“學校還布置了家長在這個學期第17周之前要閱讀世界名著,寫1000字的讀后感交上去。”該家長稱,為了寫好讀后感,近期家長都在相互推薦好書。
家長
不敢怠慢 擔心分低影響印象
“好久沒做卷子了,感覺有點抓狂。”有家長笑稱,本以為工作以后就“逃離”了作業和考試,沒想到如今還做作業。“孩子班上的家長也有在群里求答案的,畢竟是開卷考試,可以查資料,倒也不難,只是家長們都不敢怠慢。”該名家長稱,孩子所在班級是重點班,家長對學生學習都非常重視,“如果沒拿個滿分,都怕影響老師對孩子和家長的印象,所以每條題都是仔細回答的,不懂的甚至直接打電話問律師朋友。”
“也有好久沒寫過東西的家長感到頭痛。有人甚至打趣說要請孩子代筆。”有家長表示。
對于給家長布置“家庭作業”的做法,大多數家長表示理解和支持。“之前在家里往往是孩子在做作業或者讀書,在旁邊督促的家長反而在玩手機或者看電視,難以養成學習的氛圍,其實家長做得是不夠的。”南海家長姚女士表示,以考試的方式給家長布置適當的家庭作業,也可以幫助家長自身“充電”。
不過也有家長擔心,學校如果布置的“家長作業”太多或者太難,家長會疲于應對。“畢竟平時工作已經夠忙了,回家還要做作業,想想都有點頭痛。”羅先生表示,給家長教育的辦法有很多種,不一定拘泥于書面作業的形式,可以多想一些其他的活動或者形式。
校方
目的是讓家長做表率 促進親子交流
為何校方要給家長布置家庭作業?該校黃校長昨日告訴記者,家長所做的這份試卷是區教育部門布置給全區學校家長的。“試卷做完后由各班的老師回收,雖然說沒有分數限制,也不會公布卷面的分數,但要抽樣10%送到上級教育部門,作為學校開展法理知識測評的一個指標。”黃校長稱,因此老師也建議家長要認真作答。
“而家長要寫讀后感是學校讀書節的活動。”黃校長稱,該校讀書節要求學生和家長同讀一本世界名著,目的是促進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現在很多家長一年也不一定會讀一本書,我們想通過布置讀后感,讓家長能夠靜下心來和孩子有一個閱讀的時間,也讓家長和孩子有共同的話題。”
“其實一年下來家長需要做的‘作業’也不會很多,負擔并不重。”校方負責人稱,給家長布置作業,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帶動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積極性。
“以前說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但常常家庭教育脫節了,如今學校更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畢竟如果連家長自身的知識都沒有學好,在家里無法做出表率的話,如何去教育孩子?”
這到底是給誰的家庭作業……
來源:網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