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提問:
本金200w是否可以不工作了?
不考慮住房問題,200w, 5~10%的收益一個月也至少1w,這樣以純投資收益作經濟來源而不工作了靠譜嗎?
文/ 米蘇就是8爺 @簡七
一、從經濟角度看:短期來看可行性很高,長期來看可行性很低
先給這個問題更多的一些假設,讓其更加合理和具體:
至少保持你的生活水平
這種狀態是可持續的
假設你正是二三十歲,年華正好的時候
咱也不比特別有錢的人(土豪太多,求輕拍)。平心而論,現在一年10-20萬的日常支出也也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保持一個中等的生活水平。
這種狀態可以稱之為財務獨立,依靠被動的投資收益已經能完全維持自己1——2年的正常生活了。所以,短期來看如此持續上幾年生活,你的生活品質和原始本金并不會有什么大的損失。
但是,更長遠地來看實現財務自由卻很難。我對于財務自由的最低要求是,不僅僅是保持較好的日常生活水平,而且總資產的增長仍然能跑贏實際通脹,且有較好的應對意外事件的抗風險能力(是否有足夠保障)。
考慮實際通脹后,你的情況就不那么樂觀了。
有心的朋友去了解一下我國的廣義貨幣發行量,再結合貨幣的乘數效應,過去的30年我們的實際通脹率至少7-10%,甚至更高。
按照你5-10%的投資收益假設,你即使不吃不喝也不一定跑得贏實際通脹,如此一來你的200萬本金就很難長期地保持不減少。再加上通脹讓你的支出也不斷增長,只靠利息就能維持生活水平的狀態也就無法持久了。
最簡單的,九幾年的萬元戶和現在的幾萬元購買能力相差多遠就懂了。
二、你的問題真的是錢?
現在,我們來換一個問題。
如果現在有一份特別輕松的工作,年薪10-20萬,你會不會接受?
這個收入并不會低于大多數人目前的工資水平的。所以,如果你有200萬,我會覺得你想做點什么,或者說讓自己的生活狀態有一個質的飛躍的話,最缺的資源不再是錢。
看到有不少回答的盆(噴)友在爭論200萬到底算不算多。的確,我和很多朋友討論理財規劃的時候,了解你的資產、收入、支出等具體財務狀況非常重要。
但意義更大、我會花更多時間與之討論的,卻是確定你希望達到的生活狀態,并再進一步細化為SMART的目標。
就如上面的分析,短期來看這樣的行為模式的確是可行的,也就是你其實可以解放更多的時間精力來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你的生理和安全需求理論上已經被滿足了,而更高層的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則需要更多其他方面的努力才能實現。
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樣一個方法:
現在在一張白紙,不考慮金錢的因素,不斷寫下你想做的事。隨心所欲地寫完后再一個一個劃掉,直到剩下5件以內你最想做的事。
這些事中,靠一年10-20萬的收入,有幾件事能夠開始去行動的?我相信總有那么幾件事可以開始行動。
甚至如果你所期望的生活僅和金錢有關,比如是好車豪宅大把奢侈品的紙醉金迷生活,200萬的本金也是一個不錯的第一桶金了,你可以有更具體的下一步行動計劃。
所以,先拋開金錢的束縛和思維定式,去思考你對于生活的期望,是更為重要的。之后,才是更具體地思考包括金錢在內的所有資源能否匹配你的目標。我甚至覺得,不一定要達到200萬,你就可以干比你想象更多地事。
而涉及到到評估具體的財務資源是否充足時,樓主可以來考慮為自己做一下簡單的理財規劃。我們需要的是模糊的正確方向,而不是錯誤的精確數字。財務規劃的意義也在于此。
用一些簡單的學習資料和自動測算表格,一個小時以內就可以自己完成規劃。
理財規劃全攻略:追趕財富君的腳步
【理財規劃必備】家庭財務報表
某程序媛朋友就曾為自己做過規劃,現在也正在按照規劃的方向一步一步穩扎穩打地實現自己250萬的目標。
《番外:規劃DIY 25歲生日禮物:送自己一個250萬的夢想》
三、其實,你是不想上班……
一般來說,提出這樣的問題的朋友的潛臺詞往往是:現在我干的是什么苦逼破工作,錢少事多,同事領導都特么傻死了。于是乎,問題還是你不滿意當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你理想的生活工作是什么樣的?很多人會說,我沒有太高大上的志向啊,我就希望有點小錢有點閑,最好還能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比如,很多人說的開個咖啡店小餐館什么的)。
實際情況是,以上理想狀態中,有點小錢往往不那么難實現,而之后做什么卻很少人清楚。
某片區拆遷后多出一堆靠收租就夠花一輩子的家庭,某個朋友就有幸成為了這樣一份子。他說身邊很多人從此天天麻將度日。但他依舊工作,因為“真的無法接受完全無所事事的生活狀態”。所以,關于不喜歡的工作,錢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真正能有比較平衡的生活狀態,堅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其實很難,甚至難到讓很多人縱有千萬不快還是安于朝九晚五的碌碌生活。
另外,再給對自由工作者抱有幻想的朋友潑一盆冷水,可以看看這篇文字來判斷下你是否適合那樣所謂自由的生活。
《聽說你不想上班,想成為自由職業者?》
積累一技之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積極樂觀的心態,了解喜歡領域的發展趨勢……通過這些努力,才會更好地解決工作方面的問題,而不是僅僅是計算錢夠不夠花。
最后,生活從來都不在別處。當你真的想清楚你所喜歡的生活的具體模樣時,再去扒拉扒拉你的錢夠不夠,時間夠不夠,有沒有認識的朋友能幫助你……沒有自然而然就成就的好,但有順其而然就做成的事。
與其糾結,勇敢一點,just do somet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