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條上將增加一項“職業年金”,該項的繳納情況將與職工退休后的收入息息相關。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規定單位繳納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納本人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這兩部分共同構成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職業年金,以補充養老保險。明確自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實施職業年金制度。
養老保險大家都知道,但職業年金是啥?個人要繳多少錢?工作單位變動,職業年金咋辦?退休后如何領取?帶著這些問題,小編帶您一探究竟!
職業年金小檔案
姓名: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
身份: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生日:2015年3月27日
適用范圍:適用的單位和工作人員范圍與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范圍一致。
身體構造:(一)單位繳費;(二)個人繳費;(三)職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四)國家規定的其他收入。
職業年金兩功效
補充養老: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從本質上看,職業年金是職工工資的延期支付,這種延期支付的目的,是為職工未來的退休養老做準備,以避免基本養老保險不足導致生活水平下降。從這個意義上講,職業年金將對提高養老金替代率、緩解財政壓力發揮重要作用,也將有利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平穩過渡。
人事管理: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促進人才流動。
職業年金雙特色
強制性: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必須同時建立職業年金。
流動性:職業年金具有無條件轉移的原則,即:工作人員變動工作單位時,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工作人員升學、參軍、失業期間或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制度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運營。新就業單位已建立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制度的,原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隨同轉移。
管理:職業年金基金采用個人賬戶方式管理。個人繳費實行實賬積累。
領取: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領取職業年金
(一)工作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并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后,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契約領取待遇并享受相應的繼承權;可選擇按照本人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職業年金月待遇標準,發完為止。
(二)出國(境)定居人員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三)工作人員在職期間死亡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當你老了能拿多少退休金?
據《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顯示,改革將分“老人”“中人”“新人”實施不同參保辦法和待遇標準。
老人老辦法
“老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并調整相關待遇。
中人逐步過渡
“中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后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將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新人新制度
“新人”是指在該辦法實施之后,進入機關單位工作的工作人員,將直接按照辦法中公布的參保辦法按比例繳費,退休后按照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測算基本養老金待遇,并在此基礎上享受職業年金補助。
(中金在線綜合內蒙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