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網(GOZX.NET):筆者曾在一所小學工作。遇到一個叫小丁的四年級學生,他的暴力傾向及其嚴重,幾乎每天都在和同學或老師發生沖突。小丁發起脾氣來很恐怖,會狂躁地大哭大鬧,會咬牙切齒地喊“我要殺死你,把你的頭擰下來,用刀剁碎……”老師們都拿小丁很無奈,很顯然,小丁遭受過很嚴重的打擊,那么該如何幫小丁走出心理沼澤呢? 筆者第一次看到小丁時,感覺他的精神已經瀕臨崩潰狀態,讓我很是震驚,如果這樣下去,小春今生大約只有兩個去處了,不是監獄就是精神病院。 為了不讓小丁這樣下去,筆者從其他老師那里知曉了小丁的一些情況。小丁父母離異,爸爸很少去看他,媽媽是很強勢的人,自己開一個小公司,很少管孩子。小丁出生后一直和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小丁姥爺很懦弱,姥姥也很強勢。 這些信息已足夠讓筆者猜測小丁出生以來遭遇了怎樣惡劣的教育生態環境,也讓筆者能判斷出小丁為什么會是現在的樣子。孩子從一出生就沒得到正常的父愛和母愛,長期處于那樣不堪的一種家庭生活中,到學校又經常被老師們用大道理批評教育一番,似乎過錯都是他的,把他的情緒通道全部堵上。這樣,孩子的精神怎么能正常呢? 筆者找小丁媽媽談了一次話,讓她知道她一直以來對孩子的嚴厲和孩子現狀之間的關系,要求她回家戒斷打罵孩子,不要用各種家規來限制孩子。接下來筆者不斷地和她溝通,經常給她打電話,在接觸的第一個月,平均每天打一次。筆者不斷強化孩子不可以打罵的信息,并就一些具體問題給她具體的指導,讓她知道確實有比打罵更好的方法。 這個過程令筆者非常為難和痛苦,耗費精力巨大,但筆者一直堅持著,并盡量想辦法做得自然。事實證明我的努力是有效的,小丁媽媽的態度開始轉變,開始控制自己打孩子的節奏。她本是個很強勢的人,但在跟筆者溝通中,漸漸學會了傾聽。 不挨打的小丁很快表現出可喜的變化,和同學及老師的沖突開始下降,越來越少。班主任時不時地表揚他一下,說他越來越懂事了。班里的同學其實都非常單純,一旦感覺小丁不再威脅他們,不少同學開始很自然地和小丁一起玩了。 當然,并不是小丁的全部心理問題都解決了,筆者沒有能力擦掉他全部的傷痛,創痕還在他心里,他偶爾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 未來小丁也許會成為一個文學家,也許會成為一個專業技術人員。無論成為什么,他至少成為了正常人,可以擁有正常的人生,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筆者作為教師想到一個學生時最感欣慰的。 |